APP下载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2017-01-24钟炜蒲岳杜泽超

价值工程 2017年1期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知识共享

钟炜 蒲岳 杜泽超

摘要: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应对竞争环境变化而做出的主动性战略管理变革,知识资源的获取和创新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本研究在简要梳理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和开放式创新知识共享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的三大特点,即主体多元化、模式多样化和过程网络化,进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效果和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为主要变量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反馈结构流图,推动知识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共同创造和商业化应用,为我国搭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提供一定借鉴。

Abstract: Open innovation is the initiative management strategic in response to the changes in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company to have the access to knowledge resource and make an innovat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robe into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diversity of subject, model diversification and network process, of the knowledge sharing under the community network of open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g domestic and foreign the community network of open innovation and the knowledge-sharing of open innovation. Then we build the system dynamic causality diagram and feedback structure flow chart which regard the knowledge of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 network platform, the knowledge-sharing of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 network platform and the attraction of open innovation community network platform as the main state variables so that we can promote the knowledge co-create and commercial application and buil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知识共享;系统动力学模型

Key words: open innovation;the community network;knowledge-sharing;system dynamics

中图分类号:C93;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239-05

0 引言

知识是最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资源,创造、获取、储存、分享以及整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是企业建立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动力[1]。在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下,企业的创新技术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知识研发,创新技术往往只应用于企业内部的产品开发[2]。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Wolf,2006)、经济全球化导致的竞争加剧(Gupta and Wilemon,1996)、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个性化和复杂性需求增强[3]知识转移速度提高、人力资本流动速度加快、风险投资介入范围扩大等[4]。在此背景下,2003年哈佛大学Chesbrough教授开辟性地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open innovation),认为企业在发展新技术时,通过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产生创新思想,利用外部和内部市场渠道为创新活动服务。企业利用外部的技术和构想来提升企业的营运,或将内部未使用的创新或技术放入市场,同时透过内外部市场实现商业化,以获得利润。有价值的创意可以从公司内外部同时获取,创意商业化路径可以从公司内部或外部同时进行[5]。开放式创新强调企业打破组织边界,深度挖掘企业外部主体中有价值的知识,扩大企业创新知识来源,获得异质性互补性创新资源,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成功率[6]。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应对竞争环境变化而做出的主动性战略管理变革。(Bianchi et al.(2011))在此模式下,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知识转移、共享与整合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价值源泉[7],企业的创新模式逐渐从简单线性模式向交互作用模式乃至网络模式的演化,企业创新范式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8]。

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迎来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通讯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云计算、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web2.0技术以及Wiki 等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推广,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搜索引擎和微博等产品渗透到企业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它们已经演变为推进知识传递、共享和整合的主要工具和手段[9]。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应运而生。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the community network of open innovation)是由美国学者Howe于2009年提出的一种新的企业创新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创新应该作为一个公共平台,积极发挥企业内部和外部不同群体的力量共同为企业创造价值。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the community network of open innovation)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新支撑服务虚拟平台,是新兴科技条件下开放式创新发展模式的升级,企业创新过程中为获取内外部资源所形成的信息共享与研发合作关系、信任和互利互惠关系,将参与开放式创新的各方成员连结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包含了各种知识要素和信息的传递回路,形成了众多线性和非线性的作用过程[10]。

目前,开放式创新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创新管理的热门研究领域[11],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构建和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共享运行机制等方面展开。Valentina Ndou(2010)进一步研究了中小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参与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验证了技术变革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可以有效推进企业创新发展的进程[12]。Stefan Hrastinski(2010)对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系统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外现有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运行的七大特点[13]。夏恩君、张明(2013)运用实证方法对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测度[14]。彭正龙(2011)将开放式创新模式细分为由外向内、由内向外以及耦合三种开放式创新模式,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别探讨三种模式下知识共享的动力因素[15]。王海花(2013)以扎根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归纳总结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从实证角度探讨环境变量、共享渠道、知识资源需求和知识资源池对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影响[16]。但现有研究尚未涉及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的动力因素。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和开放式创新知识共享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的特性,进而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系统动力模型,推动知识在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共同创造和商业化应用[17],为我国搭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提高国内企业开放式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建议。

1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的特性

知识共享是在共有制度如法律、道德规范、行为规则、习惯等框架下人与人之间的自愿交互和分享知识的过程[18],拥有多种实现方式,包括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渠道[19]、产学研合作联盟[20]、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21]以及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平台[22]等。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借助良好的在线沟通平台和完善的社区网络平台运行机制实现了社区网络成员之间的知识传递、共享与整合,具有不同于以上其他共享渠道的鲜明特点。

1.1 共享主体多元化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不同于普通的地域性的知识共享和单一知识的共享,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由于知识的广泛共享,以及冲突与融合的频繁发生,使知识走向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更有利于思想的碰撞和知识创新的产生。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具有全球开放性特征,企业可通过社区网络平台跨越组织和国家边界,获取创意、技术、产品和服务等资源,共享并整合全球相关领域专业权威知识资源。正是由于社区网络平台的全球开放性使得该平台下知识共享的参与主体具有多元化特性,不同的参与主体往往拥有不同属性的知识,顾客拥有真实的市场知识,竞争者拥有互补的技术知识,而高校院所拥有适用于技术突破的科学技术知识,不同参与主体所拥有的知识的“局部性”、“碎片化”与“过程性”形成了它们各自知识的“异质性”[23]。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强调多主体的参与以及外部互补性异质性知识资源对于创新过程的重要性,通过交互工具、远程管理工具、评估工具等应用系统,促成不同主体间的知识流动与共享,丰富自身的知识库并与现有知识进行整合,提升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或分摊知识创造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1.2 共享模式多样化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在实现知识需求与供给之间构建有效的对接机制,搭建有利于多方创新主体知识沟通交流平台,实现了知识共享实现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的目的在于透过互联网扩大讨论参与者,涵盖从企业、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各类个体等主体,并透过主体沟通机制、共享激励机制和安全保障机制等使参与主体聚焦讨论,进行知识的传递与共享,进而激发创新想法与构思。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既可以是知识传递方和知识接收方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知识转移与共享,也可以通过众多主体共同讨论,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创新构思,还可以知识接收方通过平台搜索功能,有针对有目标的在社区网络平台的知识库中寻找所需要的创新构思等。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可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如“热门响应留言列表”、“最多发起者文章列表”、“最多讨论文章排序”、“关键词排行”、“某领域专家排行榜”等。知识传递方与接收方可以通过数据资料建立各自的信誉等级,以便更便捷的进行知识共享与创新。

1.3 共享过程的网络化

新科技革命背景下,信息和通讯技术(ICT)迅猛发展并且逐渐被运用到众多领域,在开放式创新的背景下,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手段的社区网络平台成为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比较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并不会增加主体知识共享的意愿,但是欠佳的信息技术系统则会降低知识共享的意愿[24]。近年来,随着Web 2.0技术、Blog以及Wiki等技术的普遍应用和推广,已逐渐发展成为实现知识共享的主要工具和手段,这些技术延伸了知识共享的时间,扩展了知识共享的空间,为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创设一个顺畅的沟通渠道,为获得用于商业、研究和学术的高质量信息创造了新的愿景[25]。先进完备的信息和通讯技术突破了创新网络成员主体间的信息壁垒,拉近各成员主体间的距离,因而原本孤立的成员主体由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的渗入,导致信息传递、知识共享的机会增加,并由此改变了传统的交流与合作形式;多渠道、快捷便利的沟通交流降低了成员间的信息通信成本,减少了因信息延迟带来的损失,增加了跨组织学习的机会和能力。可见,信息与通讯技术增强了企业知识获取的能力,加快了知识处理和传输的速度,有效促进了跨组织沟通,增强了网络成员主体知识共享的能力。

2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系统动力模型构建

2.1 系统边界和变量设定、基本假设

2.1.1 系统边界和变量设定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的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的知识流入量和流出量,显然知识流量越大,知识共享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就越大。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在良好的共享技术和完善的共享机制的支撑下,有助于增强成员主体的知识获取能力,加快处理和传输知识信息的速度,提升知识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能力,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效果。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建设的完备度是体现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吸引成员主体参与到知识共享中的驱动力之一。因此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植根于研究对象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系统中,主要从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效果和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三大状态变量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出发,分析构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因果关系模型和反馈结构流程图。

就系统边界的界定,从人员结构来看,系统内的主体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中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个体或专家等,每类主体在不同的知识共享过程中,既可以是知识传递者又可以是知识接收者;从影响系统内知识共享效果影响因素来看,包括共享双方信任度、交流度、共享意愿、共享能力以及双方的交流度等;从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影响因素来看,主要包括社区网络平台美誉度、知名度、建设度。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系统的主要变量设定见表1。

2.1.2 基本假设

第一,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系统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开放创新知识共享过程。

第二,影响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各主体间知识共享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我们经过大量的文献搜集查阅,汇总并归纳出以下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的一切结论也基于以下各主要因素得出。

第三,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同样也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但是本研究假设所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在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进行共享,因此忽略其间的差异。

第四,共享过程中,传递方和接收方的知识总量之比(即共享知识的阈值)应在一定的合理区间内,如果比值太小,表明知识接收方的知识基础远低于知识接收方,导致双方难以沟通,无法共享;如果比值过大,表明知识接收方的知识总量接近知识传递方,知识传递方会考虑保护自身利益而不愿再提供知识,停止共享。

第五,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双方存在合作关系,共享主体各自具有所擅长的领域和专业知识,知识传递方在一定条件下也是知识接收方。知识传递方的知识存量高于接收方,存在知识势差;知识传递方为了获取协作价值、信誉等效益存在知识共享的动机,知识接收方则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吸收对方共享的有价值知识。

第六,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各主体知识共享的目的在于获取知识内化吸收进而进行企业创新。

2.2 因果关系图

在以上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运用Vensim PLE软件构建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如图1)。

该因果关系图主要包含的回路有:①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效果→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②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效果→社区网络平台主体创新增长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③社区网络平台知名度→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规模→社区网络平台知名度;④社区网络平台共享氛围→社区网络平台建设度→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效果→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社区网络平台共享氛围。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的多少是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的前提条件,并且社区网络平台的知识存量与社区网络平台规模和社区网络平台主体创新增长量呈正影响关系,而与社区网络平台主体创新流失量呈负影响关系。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对知识共享效果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并且知识共享的效果受到双方信息度、双方共享医院、双方共享能力和双方交流度的正向影响。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效果越佳社区网络平台的吸引力也就越强,社区网络平台美誉度、知名度和建设度也成为影响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可见,在整个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系统中社区网络平台的吸引力对于该种特殊模式下的知识共享一定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3 反馈结构流图

根据以上因果关系模型,构建出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反馈结构流图(如图2)。图中包含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和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等状态变量;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增长率、社区网络平台知识流失率、社区网络平台规模增长率和社区网络建设完善率等速率变量;主体共享意愿、主体交流频度、主体交流深度、主体交流方式多样化和信息技术先进度等辅助变量;共享成本、共享收益、主体知识创新能力、主体增长量、主体流失量、主体双方交流度、社区网络平台美誉度和社区网络平台知名度等常量。该系统反馈结构流图清晰表达了各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包含了知识共享活动以及知识共享驱动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为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奠定了基础。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包括各种专利、技术、经验、创意等知识形态的共享,既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在反馈结构流图中,状态变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存量受速率变量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增长率、社区网络平台知识流失率和社区网络平台规模增长率的直接影响,状态变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受速率变量社区网络建设完善率的直接影响,并且两个状态变量通过主要变量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效果而形成完整系统的联系,从影响因素各回路可以看出社区网络建设的完善度通过影响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进而对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是信息通讯技术发展下的知识共享的全新模式,其开放性和信息化程度水平很高,通过有效便捷的沟通和完善的平台管理制度能够极大的提高知识共享的广度和效度,但是国内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的发展尚未成熟,本研究在分析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知识共享系统中突出了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吸引力对于平台下的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影响,体现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激励制度、开放的共享氛围以及社区网络平台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对成员主体的知识共享行为起显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搭建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知识共享平台明确了重点和方向。

3.1 强化信息技术,保障共享效率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的知识共享主体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撑进行沟通交流并进行知识的转移和共享,因此,完善社区网络构建,加强技术支持和机制支持,对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下知识共享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良好的共享技术和机制有助于增强成员主体的知识获取能力,加快处理和传输知识信息的速度,提升知识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能力,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26]。而且,信息技术设施不仅为成员主体提供了畅通的沟通交流渠道,还可以对共享过程中的知识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将其转化为社区网络知识资产,便于以后其他成员主体的运用与创新。

3.2 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共享意愿

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激发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成员主体的参与动机,增强知识共享意愿,提高互动交流程度,扩大成员知识的开放度,提升知识共享效率。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平台主体的多样性,要求社区网络平台需要建立针对不同主体的全面完善的激励机制,满足多样的激励需求,使更多的成员主体能够自觉自愿的进行知识共享行为,促进知识资源从组织属性到网络属性的转变,顺利进行知识资源的整合和创新。

3.3 营造共享氛围,培育开放式创新共享文化

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以协同创新为目标,构建以开放为导向,以创新为根本,以合作为途径,以共享为前提的社区网络文化氛围十分必要。公平、开放的社区文化氛围是提升社区网络吸引力,推动社区网络可持续发展的动力[27]。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知识共享氛围的建立,能在成员主体间形成共同的交互系统,增强彼此间的信任程度,提高知识共享意愿,形成“共享、利他和创新”的知识共享价值观,克服由于虚拟环境和空间距离造成的隔阂和障碍,在成员主体间建立起信任、平等、开放和创新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ZACK M H. Managing codified knowledge[J].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9,40(4):45-58.

[2]Calantone R J,Stanko M A.Drivers of Outsourced Innova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7(24):230-241.

[3]陈劲,刘振.开放式创新模式下技术超学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管理工程学报,2011(04):1-7.

[4]夏恩君,张明,朱怀佳.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08):14-19.

[5]CHESBROUGH H W.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M].Harvard: Harvard Business Press,2003.

[6]陈劲,阳银娟.外部知识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01):156-160.

[7]Moran P, Ghoshal S. Value creation by fir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1996: 41-45.

[8]任胜钢,宋迎春,王龙伟,等.基于企业内外部网络视角的创新绩效多因素影响模型与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4):100-109.

[9]邱茜,张春悦,魏云刚,等.国外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120-125.

[10]夏恩君,朱怀佳,张明,张一.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的关键变量测度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43-50.

[11]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5):71-82.

[12]OPEN INNOVATION NETWORKS: THE ROLE OF INNOVATIVE MARKETPLACES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VALUE CRE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1,8(3):437-453.

[13]A Review of Technologies for Open Innov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Trends, Proceedings of the 43r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2010.

[14]夏恩君,张明,贾淑楠,张一.开放式创新社区网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3(10):1-7.

[15]彭正龙,蒋旭灿,王海花.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间知识共享动力因素建模[J].情报杂志,2011(08):163-168,195.

[16]王海花,蒋旭灿,谢富纪.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组织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06):83-90.

[17]张永成,郝冬冬.开放式创新网络中的知识共享策略[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12):74-77,86.

[18]Helmstadter;E..The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of knowledge sharing: Basic issues[A].//E.Hemstadter (Ed.), The economics of knowledge sharing: a new institutional approach[C].Cheltenham; Northampton, MA: Edward Elgar, 2003,11-38.

[19]王士红,彭纪生.学习型组织对于知识共享以及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02):63-67.

[20]魏奇锋,顾新.产学研知识联盟的知识共享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03):89-93.

[21]王培林,郭春侠.产业集群组织间知识共享的关系模式[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07):41-45,35.

[22]周军杰,左美云.线上线下互动、群体分化与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基于虚拟社区的实证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12(06):185-192.

[23]柳洲,陈士俊,王洁.论跨学科创新团队的异质性知识耦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6):188-191.

[24]HENDRIKS P.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the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1999,6(2):91-100.

[25]HOOFF B V D,RIDDER J A D. Knowledge sharing in context: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communication climate and CMC use on knowledge sharing[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4,8(6):117-130.

[26]雷雪,焦玉英,陆泉,等.基于社会认知论的WIKI社区知识共享行为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8(2):30-34.

[27]Blanchard A, Markus M. The Experienced/Sense of a Virtual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J]. Database for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 (1): 65-79.

猜你喜欢

开放式创新知识共享
信息自由与版权法的变革
企业风险投资(CVC)对于开放式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
我国中小企业结盟能力与开放式创新模式耦合机制研究
开放式创新下的专用性知识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