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2017-01-24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226521)
猪链球菌病的防治
唐炳红
(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南通226521)
猪链球菌病是猪常发的一种细菌病,类型众多,其中以败血型链球菌、脑炎型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溶血型链球菌四种最为常见。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流行规律,疫苗和药物预防效果较差。猪链球菌病可因感染细菌的类型不同、病程长短不同,临床表现差别较大。预防本病时除了选择敏感度好的抗生素外,还应根据发病具体特点选择对应的药物剂型和给药方法,以使疗效发挥最大化;对本病的防治需要从管理和消毒两方面入手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猪;链球菌;预防;诊治
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繁多,因镜下观察时可见数个或数十个菌体呈链状排列,故称链球菌。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的链球菌都有致病性,能致病的链球菌通常有分泌溶血性毒素、红斑毒素、内毒素、透明质酸酶等的特征,对感染动物有强烈的致病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猪链球菌的发病情况,下面我着重从以下几点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 本病简介
猪链球菌病由于菌群类型众多,每一种所引发的临诊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猪链球菌病实质上是一类疾病的总称。养猪生产中引发猪发病的链球菌有多种,但以败血型链球菌、脑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溶血型链球菌最常见。本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美洲、北欧、俄罗斯、南亚、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本病的报道,我国最早的资料记载是建国初期在上海地区发现散发病例。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每年的7-10月份发病率稍高,对我国的养猪业危害较大。
2 猪场常见链球菌概述
养猪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链球菌类型有败血型链球菌、脑炎型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溶血型链球菌四种类型,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2.1 败血型链球菌概述
败血型链球菌潜伏期一般不超过一周,也有一周以上的慢性长期感染病例。根据病程可将其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最急性型多由链球菌在血液和组织中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力较强的毒素,进而导致全身组织器官衰竭。发病前无任何症状,通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1℃以上,吃料停止,不愿活动,常在1d之内死亡。
急性型发病有个过程,前期体温在40~41℃,随后逐渐升高至42~43℃,稽留不退。病猪精神沉郁,卧地后不愿起立,食欲废绝,喜饮凉水。长时间的高热可使猪眼结膜红肿,有明显泪斑。呼吸频率高于往常,有些猪伴发咳嗽。随着病程延长,病猪鼻盘出现干燥,鼻液带脓。由于高热引发呼吸循环障碍,疾病中后期皮肤可出现紫斑和出血点,有些猪便秘和腹泻交替,如未及时治疗,大部分猪最终衰竭而死。
慢性型一般由耐过急性期的猪转变而来。病猪表现体温恢复正常,整体症状减轻。由于关节部位是败血型链球菌的喜侵蚀部位,病猪多发关节炎,关节周围肿胀,行走不便,无法长时间站立,卧地后长时间不愿站起,直接影响采食和活动,有些猪甚至演变为瘫痪和褥疮,最终衰竭而死。除了关节外,心内膜和淋巴结膜也是常被侵蚀部位,造成心脏和免疫系统方面的疾病。
2.2 脑炎型链球菌概述
引起脑炎的链球菌多为C群菌,以哺乳阶段仔猪和保育猪感染为主,育肥猪也可发生。链球菌感染后会随血流到达脑部,引起脑膜发炎,由于大脑是运动神经中枢,脑膜发炎后病猪迅速表现出神经症状。临床表现站立不稳,走路无方向,或倒走,或原地转圈,全身颤抖。当有较大声音刺激或接触其身体时,由于惊吓而发出尖叫,抽搐加剧。发病急的猪还会表现侧身倒地,四肢呈游泳状,不自主磨牙和口吐白沫等病症,神经症状出现后多在2 d之内死亡。
2.3 化脓性链球菌概述
化脓性链球菌顾名思义是可以引发感染部位出现化脓性病变的一类链球菌菌群。常发部位为淋巴结、皮肤疮口、黏膜、关节等,本类菌群在感染后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并被吞噬细胞吞噬,中性粒细胞对病原的识别能力强,一旦发现迅速发生免疫反应,在吞噬大量的病原后自身也逐渐死亡并转化为脓细胞,表现化脓样病变。下颌淋巴结、颈淋巴结是最敏感的淋巴结,体表用手也能触及,初期淋巴结只是出现小脓肿,随着疾病加剧,淋巴结逐渐增大,体表眼观隆起,触摸有疼痛反应。病猪临床表现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肿胀的淋巴结可对周围组织神经形成局部压迫,病猪表现吞咽困难、咀嚼疼痛、呼吸不畅。当脓肿成熟后可自行破溃,而后症状开始减轻,排脓后的淋巴结、关节、黏膜等可重新生成新生肉芽,约2周左右便会自行康复。
2.4 溶血型链球菌
溶血型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不同,一旦感染,可以在局部快速增殖并分泌溶血素、透明质酸酶,这些分泌物可以帮助溶解胞间连丝和结缔组织,利于其局部迁移扩散。菌体可以进入血流分布全身,造成其他组织器官的感染。有些细菌还能引发蜂窝织炎,造成猪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如不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就会出现机体衰竭,易继发其他疾病。
3 本病的剖检病变
败血型链球菌感染死亡的猪一般在颈部、腹部和四肢部位出现紫红色的出血点。急性死亡猪的鼻孔、口腔、尿道口、耳孔等部位会流出凝固不良的血液。剖检胸腔内部充满炎性渗出液,时间久的病例渗出液的水分会逐渐被吸收,留下一层纤维蛋白包裹肺部。脾脏、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斑和坏死灶。胃肠黏膜在毒素作用下也会出血,全身淋巴结水肿,心肌变软,心外膜和心包膜常发生粘连。脑炎型链球菌感染的猪可见脑脊液增多,脑膜充血发炎,脑膜下水肿,脑切面灰白质界面清晰,弥散着出血点。关节炎病猪可见关节囊液浑浊,关节面变粗糙,囊膜出血有纤维素性渗出,关节腔中含有黄白色块状内容物,有时关节周围肌肉也发生化脓和坏死。
4 本病的防治
链球菌属于细菌病的范畴,很多抗生素都对其敏感,目前市场上有链球菌疫苗,但由于血清型众多,难以形成广泛预防,疫苗市场化率并不高。我国养猪场普遍有药物预防疾病的说法,但是本病除了每年夏季发病率稍高以外,全年都会发生,无明显季节性,考虑到用药成本和药物的毒副作用,本病无法实现长时间的药物预防,只能在发现后及时用药治疗。用药治疗需要根据感染的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种类、药物剂型和给药方法。
如果是败血症型链球菌,则选择口服肠道吸收率高的药物或者注射给药,这样可以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达到MIC值,迅速对菌血症细菌进行抑杀;如果感染菌型主要作用在关节,则最好在关节部位局部穿刺注射给药,这样可使关节囊及其周围部位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利于快速杀死细菌,缩短治疗周期;如果感染化脓型链球菌,需要对化脓部位进行破脓处理,深部组织的化脓灶可以穿刺放脓,脓液放出后再使用0.1%的高锰酸钾水和灭菌生理盐水冲洗疮口,新生肉芽组织会及时长出;脑炎型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比较复杂,治疗效果也不如其他类型菌理想,原因是大脑部位存在先天的“血脑屏障”,这个屏障可以保护大脑不被血液中的异源物质侵入,对大脑起到保护作用,但同时也阻挡了很多药物的进入,使得链球菌无法被杀死,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可以透过“血脑屏障”,但由于多年长时间的使用,很多菌产生了耐药性;另外原因是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大脑是神经中枢部位,一旦受损难以恢复,特别是出现神经症状后,能治愈的可能性非常低。
治疗本病时,可选择抗革兰氏阳性菌强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林可胺类、磺胺类等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β-内酰胺类中的硫酸头孢喹肟注射液、盐酸头孢噻呋注射剂和复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等对本病的治疗效果很好,但价格较贵,可用于母猪、仔猪的治疗;林可胺类中的林可霉素可用于育肥猪治疗;以磺胺嘧啶注射液为代表的磺胺类药可用于脑炎型链球菌感染的治疗;如果考虑到混合感染,则可以选择抗菌谱较宽的四环素类,对继发感染可起到一定预防效果。
5 结语
猪链球菌病在养殖生产中十分常见,由于血清型不同、病程不同,最终造成的症状也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本病死亡率不高,但可造成病猪逐渐衰竭,及时发现是有治疗时间的,但还是建议对有严重神经症状的脑炎型和关节炎型猪做淘汰处理,因为这些病猪的组织器官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生产性能很难恢复。生产中还是应该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定期的消毒工作,勤查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可有效防止本病的扩散。■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