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说社会工作

2017-01-24

中国民政 2017年6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社工

“数”说社会工作

20个国家层面社会工作专项政策和标准

2011年10月中央18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2012年3月中央19部门发布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系统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奠定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制度基础,开启了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全面、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围绕社会工作者管理,以民政部名义出台了《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管理办法》《社会工作者职业道德指引》。围绕民政事业单位岗位开发,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第一次确立了社会工作在民政事业单位的主体岗位地位。围绕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对协同破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岗位聘用、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等瓶颈问题具有重要促进和引导激励作用。围绕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以民政部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降低了登记门槛、简化了登记程序,初步解决了制约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的登记难等问题。围绕社会工作服务推进,民政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灾害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在民政领域率先深化社会工作服务,联合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联合团中央、财政部等6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联合司法部等6部门出台了《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联合全国总工会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台《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联合国家禁毒办等12部门出台《关于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标准化建设,发布了《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指南》《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指南》《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四项国家行业标准,提升了社会工作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288768名持证社工

自2008年首次举办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以来,全国共有288768人取得证书,包括助理社会工作师219242人、社会工作师69526人。其中广东近6万人,江苏近4万人,浙江、北京超过2万人。

76万社工人才

全国有330余所高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生,80余所高职高专学校招收社会工作专科学生、105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教育,每年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3万多名。地方上平均每年培训社会工作人员18万人。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底,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数量已达76万人。

40多亿元年度资金投入

各地投入社会工作资金逐年增长,2016年高达42.68亿元,其中,上海、广东省社会工作投入突破10亿元,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山东、重庆、四川社会工作投入超过1亿元。

273446个社工岗位

截至目前,各地在城乡社区和相关事业单位开发设置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达273446个,其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超过2万个,辽宁、浙江、安徽、山东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超过1万个。

5880家民办社工机构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十几年前的几十家,增长到2016年底的5880家,其中广东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突破1000家,浙江、四川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数量突破600家。

13697个社会工作服务站点

截至2016年底,各地在城乡社区和相关事业单位共设置社会工作服务站(科室、中心)13697个。

591家社工协会

截至2016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成立34个省级、196个地市级和361个县级社会工作(者)行业协会(联合会)。

94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

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专项计划,从2013年至今共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投入9450万元,向“三区”选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5000余名,为“三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500名,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300余个,覆盖贫困地区上千个单位或社区,受益人群达数百万人,赢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专业人才社工
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角色理论下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及困境研究
青春社工
中国视光学相关专业人才互通职业评价体系建立构想与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研究*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高职机械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
医务社工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