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雄安新区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

2017-01-24

中国发展观察 2017年8期
关键词:深圳经济特区新城新区

冯 奎

推动雄安新区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

冯 奎

建立雄安新区的消息发布之后,国内外瞩目,纷纷指出雄安新区的重大意义。宽泛一点来说,雄安新区是国家级新区,是新城新区中的一个。但雄安新区是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是要按照新理念打造的新型城市,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使命,因而又不是一般的新区。从新城新区、城市发展模式的角度来看,雄安新区需要借鉴与吸收已有模式创新的成果,同时又需要在发展模式方面实现重大的创新与突破,从而引领新城新区与中国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雄安新区发展模式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是赶超发展的意义。雄安新区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在发展的主线上一脉相承,这就是发展。雄安新区的发展,不是小发展,而是大发展。如何大发展,雄安新区面临巨大的挑战。单以深圳经济特区与雄安新区简单做个比较,现在的深圳经济特区的区域总量是雄安新区的90倍,人口是其10倍,从各方面影响力上来讲,一个已有37年的积累,另一个还是刚刚起步。当年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所面临的大环境、大市场等,雄安新区现在许多都不具备。但反过来说,雄安新区现在所拥有的外部、内部条件,也跟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有根本不同。因此雄安新区根本无法也没有必要再去沿袭过去的老路。当年有深圳模式、浦东模式,现在需要积累并创造出雄安模式。

二是对新城新区标杆带动的意义。中国的新城新区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谱系,包括19个国家级新区为龙头,包括7个经济特区、219个经开区、145个高新区、11个自贸区,以及其他数以万计承担一定功能的新城新区。新城新区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是城镇化的载体,是城市功能平台,是解决现有“城市病”的有效方案。但相当数量的新城新区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也还面临着许多问题,部分新城新区活力不再。规划建设好雄安新区,其中的新理念、新模式就能给其他新区以启示与借鉴。

三是对首都北京城市发展的意义。北京有3000年建城史、860多年的建都史。新中国建立以来的近70年,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蓬勃发展,但由于功能承载过多,已经不堪重负,患上一些典型的大城市病。过去的首都北京走向未来的首都北京,其标志性事件就是雄安新区与通州城市副中心成为北京“两翼”。雄安新区的发展模式创新,是北京首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依托城市推进改革开放的意义。过去40年来,中国最大的热词是改革开放。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深圳经济特区以及九十年代的浦东新区,强力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与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的不同之处是,建立雄安新区之时,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型社会,城市的改革发展是中国社会转型进步的主要引擎力量。在雄安新区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这对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更好地建设城市型社会意义深远。

五是国际城市治理示范的意义。大城市病是发达国家首都和大城市经历过的阵痛,今天也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首都大城市。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已经成为一个榜样者,在城市治理尤其是大城市病治理上面,能不能给这些国家提供一些借鉴模式?在建立雄安新区的过程中,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开放城市等一系列创新性城市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也必将在国际社会进一步展示中国治国理政与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品牌。

雄安新区发展模式创新的条件与基础

从新区创新阶段来讲,中国经济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京津冀区域的中关村等园区已经步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阶段。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周边环境,都有利于带动雄安新区较快进入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阶段,第三产业占比较高,科研研发投入比重高,高水平研究机构、教育机构汇集,新兴产业集群涌现,生产性服务国际化趋势明显。

从对新区创新规律的认识上来讲,在雄安新区建立之前,中国已经建立了 18个国家级新区,对于新设国家级新区创新发展的目标、路径、重点内容、保障条件等,现在都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比如,我们认识到:主动融入和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是新区创新发展的基本方向,高效管理机制是新区建设的重要保障,改革创新引领是新区建设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是新区高端化发展的根本途径,金融支持是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雄安新区是特殊的国家级新区,它既要遵循国家级新区的一般发展规律,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突破创新,这条路径已十分清晰。

从新区创新的资源条件上讲,

雄安新区最大的条件就是背靠京津冀,特别是它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这为它的初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条件保障。北京科技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近五分之一;全市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百所高等院校,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占全国一半左右;北京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三分之一;全市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管理机构超过千家、管理资本超过万亿。这些资源条件,都与雄安新区有直接的关联。一方面,一些科研院所要向雄安新区疏解,雄安新区的“开场球”是有保障的;另一方面,首都仍然保留有“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定位,未来,雄安新区可以与首都在科技创新的产业链、价值链上进行有效链接。

从新区创新的体制机制条件上讲,新区的设立是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事关全局。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以往的经验,也是雄安新区能够成功的根本保证。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雄安新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大有文章可做。一方面,京津冀地区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市场化机制在形成,市场化资源在聚集,市场化的力量在增强;另一方面,建立雄安新区被定位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政府协调组织资源的作用仍然是其他新区无法比拟的。

从创新可以借鉴的国内外模式上讲,深圳经济特区打开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带动了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催生了影响全国的改革开放热潮。上海浦东新区以国际化发展为特色,重启改革进程,带动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自贸区体制创新的经验正在全国其他地方验证与应用。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等已经创建了成功的模式,有的操作办法可以拿来使用,而更多的是思想、理念上面的借鉴与运用。从国外来讲,一些国家与地区在绿色、低碳、智慧城市发展方面,创造了许多案例、模式,是雄安新区学习的榜样,帮助雄安少走弯路。

推动雄安新区发展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所处历史阶段不同的是,雄安新区批准建立之时,中国新城新区大规模扩张的阶段已经过去。雄安新区的建立,不是预示着新一轮新城新区热、开发区热、房地产热,恰恰相反,雄安新区代表着新城新区依靠质量增长,实现创新发展的阶段真正到来。雄安新区是新时期的旗舰,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相比,雄安新区代表着创新理念引领的新城新区发展的新阶段,它的时代感更强、影响将更为深远。

——从生长模式上来说,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求具有世界视野、国际标准,更加强调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而不是简单地摸索前进,更不是任由新区野蛮生长;

——从城市发展目标上来说,

雄安新区是要建设一座绿色、生态、智慧、人文,有活力、有竞争力的城市,这些理念集成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城镇化、对城市探索的新成果,因而是城市发展的长远追求;

——从区域关系上说,是跳出北京市来规划建设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注重发展同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联系,体现出区域大格局的发展思路;

——从城镇体系上说,雄安新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共同成为北京的“两翼”,分解非首都核心功能。雄安新区立足河北,带动冀中南,要改善河北城镇体系,促进京津冀加速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从城市内部空间布局来说,雄安新区强调起步区、发展区、安新县、容城县、雄县的组团式布局,发展网络状联结,而不是一城独大或走摊大饼的老路;——从产业选择来说,雄安新区更强调高新技术、创新研发等功能的集成与培育,要走世界领先的科学城模式,而不是依靠低附加值的产业集聚来吸引人口集中;

——产城关系上来说,更强调以高端的城市功能带动产业功能,以产业功能支撑城市功能,追求高水平的产城协同发展、融合提升,而不是简单的以产兴城,或者以城待产;

——从城市面貌上来说,更强调依托白洋淀等自然条件,深挖当地的历史人文资源,建成蓝绿交织的生态系统,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田园城市美景;

——从交通组织上说,更加强调综合利用区内与周边的交通资源,构建快速便捷的绿色交通体系,避免大城市交通拥堵的现象;

——从城市的对外关系来说,雄安新区属于内陆,但是通过空间、产业、交通等的对外联系,雄安要打造开放的平台。建立城市的开放系统而不是锁住城门,为城市找到了活力的源泉;

——从投融资模式上来说,更强调可持续的多元资本尤其是社会资本的进入,而不是走先征地以获得土地出让再来开发的传统道路;

——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来说,雄安新区重视经济发展效率,但同时重视社会公平。包括户籍、住房等一系列制度改革在这里实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普惠共享;……

综上,雄安新区与其他的新区,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在改革发展上一脉相承,具有全国性意义与历史意义。但与此同时,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等,将要体现新城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展示了中国新城新区未来的方向。37年前有深圳经济特区,到25年前有上海浦东新区,近年来各地涌现出许多新城新区,它们在绿色、低碳、人文、智慧等城市建设,以及规划体制、行政管理、投融资体制机制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雄安新区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有巨大的后发后学优势,但更重要的还需要在创新集成、再创新上有新的、更重要的突破。从大的方面来讲,雄安新区展示了中国领导人治国理政的高超水平,在城市的层面上来讲,雄安新区将会是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智慧的一次集中检验、整体跨越。

作者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秘书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深圳经济特区新城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深圳:无人机灯光秀精美绝伦
陈云在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的思想变化探析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雄安新区的期许
长江新城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获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