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人均GDP?
2017-01-24陶凤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2期
怎样看待人均GDP?
近日,在 “2016中国经济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就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未来走势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改革有望提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中国有望通过“L”型增长,至2022年使人均GDP达到1.26万美元,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人均GDP是一种总量的概念,是把一国经济总量GDP平均分摊到每个人头上的数字。这个数字代表了一个国家将国家财富均分给每个人,并不具备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国富”并不等同于“民富”。收入虽然包含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但显然是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按照201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1966元,占人均GDP约42%,人均GDP是国民财富创造能力体现,而人均收入是国民财富分配能力的体现。中国的人均收入与人均GDP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进入“十三五”,随着国家财富的快速积累,中国加速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将超越传统的人均GDP,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维度特别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平衡以及国民生活的幸福程度等。
中国的“富裕”在历史纵向的对比中更加明显,横向来看超越人均GDP,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依然任重道远。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老百姓的“钱袋子”在物价、税收等综合抵冲下越来越鼓才是发展的硬道理。
(摘自《北京商报》2016年12月8日 陶 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