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历程

2017-01-24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刘天华胡琴二胡

李 锴

(包头市群众艺术馆,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浅谈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历程

李 锴

(包头市群众艺术馆,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二胡在中国音乐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最初的奚琴不断演变、发展,并逐渐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音乐艺术,本文从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历程出发,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总结反思。

二胡;演奏艺术;发展历程;反思

引言

二胡由胡琴发展而来,它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是我国主要的拉弦乐器之一,其在独奏、民族器乐合奏、歌舞和声乐伴奏以及地方戏曲、说唱音乐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二胡作为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它不论是在形制上,还是在演奏技法上都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革新、演变、发展着,而二胡演奏艺术这种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也正是其饱含艺术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一、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和缓慢发展时期

二胡并不是中原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乐器,它是唐朝时期,各民族在融合交流的过程中,从北方游牧民族奚人那里传播演进而来的。据记载二胡最初的形制与唐末时期的奚琴类似,即都有琴筒、琴杆、琴头,且都是两根弦,但不同的是,二胡是用琴弓拉弦而发声,而奚琴则是利用竹片弹拨而发声。

到了宋代,一方面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使人们尤其是统治阶级对于音乐的需求日益强烈,另一方面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使得南北方乐器实现了沟通与融合。这一时期二胡出现了一个“近亲”——稽琴。稽琴不再使用竹片弹拨,而是利用马尾作为弓毛进行拉奏,同时也出现了换把和移指等复杂的演奏技巧。这样的演奏形式已经同二胡非常接近了,对于这一历史的记载,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马尾胡琴畔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而这对于我们推测胡琴利用马尾拉弦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进入元朝,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以及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社会背景为胡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二胡突破了在宫廷宴饮中独奏、合奏的艺术价值,而被广泛地应用到军队演奏活动当中,同时胡琴也逐渐成为不同种类的拉弦乐器的统称。

(二)民间自演时期

进入到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的极大繁荣,为胡琴的发展带来了生机,由于胡琴的声音与人声非常相似,因此它在伴奏中可以有效地弥补演唱者在音调、技巧上的缺陷,如《燕兰小谱》就明确指出“旦色之无歌喉者,每借以藏拙焉”,因此在戏曲演奏中经常能看到胡琴的身影。在明朝时期,胡琴的发展逐渐细化,并分出类别,如在明绘画《麟堂秋宴》中,几位官宦模样的宾客正全神贯注地欣赏着一童子演奏胡琴,此琴卷首、龙头、二弦,用马尾弓拉奏,琴杆上已有固定弦长的千斤。从这幅画中我们一方面可以发现,当时的胡琴与现代二胡在制式和演奏手法上已经非常贴近,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欣赏胡琴演奏已经成为统治阶级休闲娱乐的重要项目。但是好景不长,胡琴在进入清朝乾隆和嘉庆统治时期遭到了封建皇权重创,统治阶级认为二胡的两根弦触犯了老(乾隆)子(嘉庆)共治的忌讳,便下令在演奏中不得使用胡琴,一时间胡琴的发展陷入了绝境。但是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都不会由于统治阶级的无端打压而消亡。晚清时期,社会混战,封建皇权被严重削弱,胡琴由于制作简便、成本低廉、便于携带、表现力强等优势重新在民间兴起,并成为一些街头艺人的糊口工具。虽然这一时期胡琴的发展仍然受演出范围的限制,但是在民间自演的推动下,胡琴乐器仍然缓慢发展着,并且为下一阶段改革萌芽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萌芽时期

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虽然脱离了封建皇权的统治,但是并没有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军阀混战、日本全面入侵,使得中华大地一片狼藉,而这一时期的胡琴演奏也缓慢发展,并产生了改革的萌芽。这一阶段的二胡改革有两个标志性的人物,一个是华彦钧,即盲人演奏家阿炳;另一个就是二胡改革的先驱刘天华,正是这两个人对二胡艺术所做出的贡献,使得二胡从民间的、以伴奏为主的乐器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可登大雅之堂的独奏乐器。

阿炳是一位饱经苦难的民间艺人,他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只能乞讨度日,而二胡就是他乞讨中的主要工具,在乞讨中一方面他的演奏技巧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他还通过走街串巷,了解民间疾苦,收集民歌艺术,并将其融入到了二胡演奏之中,其中旷世之作《二泉映月》正是这一时期的写照,而这首极具代表性的乐曲无论是在情感抒发,还是在演奏风格上,都为后世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刘天华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受民间音乐熏陶。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到江阴参加“江阴反满青年团”,执掌军号。1912年随兄刘半农去上海,加入万国音乐队,开始接触西洋作曲理论,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在学习演奏中,刘天华继承并发扬了二胡的演奏风格及特点,同时借鉴了小提琴的颤弓技巧以及创作方式,最后确定了多把位的演奏手法,而这种改革使得二胡从乐曲到演奏上都增添了艺术的深刻性,从此二胡从民间伴奏乐器时代走进了独奏时代,因此后人常用“自有天华,乃登上品”来评价刘天华为二胡演奏艺术做出的贡献。

(四)改革发展时期

建国初期,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推动力,这一时期的二胡乐曲创作和演奏技法主要是在继承刘天华改革基础上的一次新的发展。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二胡创作出现了《喜送公粮》《乡村售货员》《赛马》等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速度和手法上有所进步,但是其创作类型和内容比较单一,多以歌颂新社会、赞美党等政治色彩浓厚的作品为主。进入到“文革”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二胡演奏艺术也呈现出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直到“文革”结束,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二胡演奏艺术才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在经济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方针,在文艺界也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二胡艺术进入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创作时期。这期间,一方面二胡演奏家们不再拘泥于歌颂式的演奏风格,将二胡演奏内容进行拓展,将演奏技法进行创新,并出现了《战马奔腾》这种颠覆性的演奏作品;另一方面演奏家们还不断尝试,将二胡艺术与其他乐器演奏技法相结合,极大地拓宽了二胡演奏的艺术内涵。

(五)繁荣创新时期

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二胡演奏艺术经过了前一个时期的蓬勃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但是不断创新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从演奏技法上看,二胡逐渐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并成为中国音乐艺术的代名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国际上的文化艺术交流也逐渐增多,西方的音乐也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这一方面丰富了我们艺术选择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二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例如在音乐融合中,二胡演奏家们将小提琴作品进行移植,并演奏了《流浪者之歌》《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查尔达斯》等高难度作品,而这样的演奏不仅是乐谱上的转换,更是从四弦到二弦的转换,事实证明,二胡在技术上完全能够胜任四弦乐器的演奏内容,甚至比四弦乐器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而演出的成功不仅使外国人认识到了二胡的艺术魅力,也从技法上推动了二胡演奏的进一步发展。从演奏形式上看,二胡艺术为迎合年轻人的需要,借鉴了流行音乐的某些特点,并从“坐着拉”发展成为“站着拉”,如女子十二乐坊等乐队就将二胡演奏利用现代手段进行包装,使二胡在保留基本音乐特点的前提下,变得更加时尚,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二胡、了解二胡、学习二胡。

二、反思与总结

二胡演奏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当今社会这样经济高度繁荣、艺术多元发展的情况下,二胡的演奏队伍空前壮大,二胡的分类也日渐细化,如我们常见的二胡演奏就有舞台二胡、教学二胡、比赛二胡、商业二胡等,这些二胡从风格上,有的崇尚学院派,有的是为了讴歌赞美,还有的追求陶冶情操,自娱自乐,而无论是哪种二胡演奏,对于二胡的发展都是一种动力。

但是,随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逐渐加快,在社会变迁、文化生态变异的大环境中,二胡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困境。刘天华先生改革二胡的初衷是为了在秉持二胡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不同乐器之间的调和,但是在西方乐器的“强势进攻”下,二胡的发展日益西化,并逐渐在小提琴、钢琴、交响乐中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另外,二胡艺术的专业化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这种标准化、竞技化的演绎道路虽然对二胡的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但是,这也使二胡演奏艺术的创新陷入了困境。

纵观二胡的发展演变,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千余年的积累,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昭示出这件民乐瑰宝所具备的无穷魅力和巨大潜力,因此二胡演奏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师法传统而又不墨守陈规,借鉴西方而又不全盘西化,而只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坚守根本的和谐统一,才能传承创新、常盛常青。

[1]胡丹.论新形势下的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J].音乐时空,2014(23):108.

[2]董雯雯.浅谈二胡艺术的发展[J].艺术教育,2015(4):170.

[3]周凌燕.由二胡艺术改革与创新所带来的启示[J].乐器,2015(9):26-27.

[4]毕远鹏.浅谈近现代二胡演奏艺术的发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44-245.

J632.21

A

猜你喜欢

刘天华胡琴二胡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穿越皓月的胡琴声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思乡(二胡短曲)
官中胡琴与角儿胡琴
中国近代报刊中刘天华音乐史料钩沉
一把二胡
国乐改进
胡琴心:我用整个生命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