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华“俄语社区”与“俄语经济圈”的历史与现状

2017-01-24王晓菊梁赞采夫曼申

知与行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圈俄语俄国

王晓菊,[俄]谢·瓦·梁赞采夫,[俄]罗·弗·曼申

刘雪野1,赵 静1 译

(1.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2.俄罗斯科学院 社会政治研究所,莫斯科 119991)

基金成果传播

在华“俄语社区”与“俄语经济圈”的历史与现状

王晓菊1,[俄]谢·瓦·梁赞采夫2,[俄]罗·弗·曼申2

刘雪野1,赵 静1译

(1.中国社会科学院 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006;2.俄罗斯科学院 社会政治研究所,莫斯科 119991)

在华“俄语社区”与“俄语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同帝俄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扩张、俄国十月革命及国内战争的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等历史事件息息相关。俄国移民来华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大量俄国移民涌入中国东北;第二阶段为《朴茨茅斯条约》签订之后,俄国势力缩小导致在华俄国移民迁至中国东北北部地区;第三阶段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难民涌至中国东北北部区域的不同城镇;第四阶段为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导致大批俄国移民迁离中国。客观而言,俄侨在华数量的增加不仅加速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开发,而且助推了哈尔滨和上海两大俄侨聚居地和文化中心的形成。迄今为止,哈尔滨仍保留着“俄罗斯城市”的面貌。哈尔滨的兴起同中东铁路的修建与运营紧密相联。“俄语社区”和“俄语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带动了中国东北地区以加工工业和零售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产生与繁荣。20世纪上半叶,俄侨在中国东北开展了大量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促进了中俄文化交流及文化出版业的繁荣。当代俄罗斯在华移民问题研究尚不充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移民已成为一种新现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钟摆式”经济移民成为移民的基本主体之一。后来,俄罗斯在华移民形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产生了新的“俄语经济圈”。“俄语经济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俄罗斯移民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俄语移民对中国社会的融入问题,尚需得到国家和法律层面的关注。

俄语社区;俄语经济圈;历史;现状

一、问题背景

俄罗斯人口的迁移及在华“俄语社区”和“俄语经济圈”的形成是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政治事件为前提的。首先,这是帝俄在中国东北推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这一区域在帝俄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东北沃野千里,矿藏丰富,又有天然海港,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帝俄侵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帝俄继续侵吞中国东北领土。伴随上述地缘政治进程,大量俄语居民涌入中国东北地区。

此外,作为强大推力的1917年十月革命造成大批俄国贵族、资本家、富农、行政官员、神职人员及知识分子移居中国。俄国国内战争期间,大量俄罗斯难民逃至中国境内。由此,中国东北成为俄语居民境外移民的重要地区。

在华俄侨问题的主要研究者是历史学家,而非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20世纪末21世纪初,俄罗斯出现了大量以中国境内俄国移民为主题的出版物及世界不同地区俄国移民的回忆录。中国学者汪之成在《上海俄侨史》(莫斯科:俄罗斯侨民出版社,2008年)一书中相当详细地研究了老俄侨移居中国的几次浪潮。俄罗斯的相关成果有专著《哈尔滨俄侨》(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5年)和О.Г. 冈察连科的《哈尔滨俄侨》(莫斯科:维彻出版社,2009年)。虽然这些专题研究很有价值,但绝大多数只包含历史档案材料、回忆录及中国和其他国家俄侨的访谈录。

20世纪60年代以后,哈尔滨俄侨迁往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并不同程度地适应和融入了当地生活。澳大利亚出版了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Г. 纳什的《塔拉索夫家族故事:从俄罗斯经由中国来到澳大利亚》(悉尼,2002年)。这部作品以哈尔滨俄侨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其移居、融入澳大利亚社会的过程及特点。在我们有关澳大利亚的俄语移民与俄语社区的学术成果中研究了俄国不同海外移民潮中俄罗斯侨民(其中包括哈尔滨俄侨)在澳大利亚的适应与融入问题。

二、俄国移民来华的几个阶段

俄国移民来华过程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推动因素,且移民潮的特点与社会人口结构各不相同。

第一阶段,即俄国移民大量涌入中国时期。从1898年起,中东铁路从大连、外贝加尔斯克、尼科利斯克(乌苏里斯克)同时向哈尔滨敷设。当时,在所有沿线城镇工作的人大部分来自俄国。1898年6月9日中东铁路建设管理局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迁至哈尔滨。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的一站由俄罗斯人兴建。伴随着中东铁路这条独特线路的修建,俄国居民大量涌入中国东北地区。在满洲里、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宽城子(长春)、奉天(沈阳)、旅顺(旅顺口)及其他地区,俄语居民的数量急剧增加。至1902年,有3万俄国公民居住在中国东北。

第二阶段,即俄国移民迁至中国东北北部时期。根据1905年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包括旅顺口、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租借权及南满铁路旅顺口至宽城子段让给日本,俄国的势力范围退向北部区域。这一时期大部分俄语居民集中在哈尔滨及其周边地区。

第三阶段,即俄国人再次涌入中国时期。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大量俄国难民涌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一部分人穿过西伯利亚,乘船从符拉迪沃斯托克至旅顺。此次移民浪潮中的俄侨居住在中国东北的不同城市,但主要定居在北部城镇。据粗略估计,俄国国内战争后约有20万俄国难民来到中国。

第四阶段,即俄侨逐渐迁离中国时期。1931年9月18日,日本开始侵占中国东北,并很快占领了东北。1932年3月,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帝。这一地区俄国居民的数量大幅减少。1935年3月,苏联政府将中东铁路以1.4亿日元的价格出售给伪满当局。同年4月至8月,苏联铁路工人离开哈尔滨及中东铁路沿线地区。1945年8月9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同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从1947年起,一些居住在中国东北的俄侨开始获得苏联国籍并返回祖国。例如,爵士音乐家奥·伦斯特列姆和诗人歌唱家亚·韦尔京斯基便是归国华俄的最著名代表人物。

还有许多俄国人迁至上海。20世纪30年代中期,上海取代哈尔滨成为俄侨在中国及东亚的文化中心。60年代以后,相当一部分俄国侨民迁至澳大利亚、美国、巴西、阿根廷,少数俄侨迁居其他国家。他们仍然被人们称为“哈尔滨俄侨”。

三、在华“俄语经济圈”的历史

大量俄语居民的涌入促进了“俄语经济圈”在中国各城市的出现。20世纪20年代初,哈尔滨成为在华俄侨最大的集聚中心。在华俄侨的另一个居住中心是上海。20世纪30年代末,居住在上海的俄侨约为2.5万人。他们是上海人数最多的外国人群体之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哈尔滨、上海与巴黎、贝尔格莱德和柏林一起成为世界上俄侨人数最多的中心。其中,哈尔滨是俄国境外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城市。尽管“老俄语社区”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但迄今为止哈尔滨还保留着“俄罗斯城市”的面貌。2013年,本文作者之一试图在哈尔滨寻找俄侨墓地,但并未成功。据当时遇见的几个中国人讲,俄侨墓地不知被迁往何处,墓地旧址现在是一个游乐园。目前,中国的一些旅行社仍用 “俄罗斯城市”哈尔滨的牌子吸引游客。

俄国侨民极大地改变了哈尔滨城市生活的社会经济与文化面貌。中东铁路(全长2 523千米)的建设与运营是“俄语经济圈”的主要领域。1900年5月,秋林公司在哈尔滨开设分公司。随后,该公司在大连、营口、长春、沈阳、吉林及中国东北其他城市开设了同名百货商店。1901年,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创办了一家大型建材厂。1903年,俄罗斯人新建了扎赉诺尔煤矿。在加工工业中,酿酒与面粉生产占重要地位。1907年前,俄罗斯人在铁路沿线城镇(满洲里、扎赉诺尔、海拉尔、哈尔滨、绥芬河、齐齐哈尔、宽城子、吉林等城市)创办了38家伏特加酒厂、10家啤酒厂;1908年建立了中国第一家甜菜糖厂——阿什河糖厂。

俄国侨民还开展了大量教育活动。一方面,他们为生长在中国的俄国孩子制定了文化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他们向当地中国居民普及俄语、传播俄罗斯文化。

到20世纪20年代,哈尔滨已成为中国东北的文化教育中心。1935年,哈尔滨及铁路沿线地区约有60家俄办私立学校。1920年中东铁路管理局建立了哈尔滨中俄工业技术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其办学目的在于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和服务人员。1928年底,中东铁路管理局被改组,哈尔滨工业大学交由中苏共管。1935年该校移交日本,遂改为日语教学。此时期,该校拒收俄国学生,而俄国工作人员除少数留校之外,其余全部被辞退。日本战败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恢复了苏联的教学体系。到新中国成立之际,该校已经培养了大批专家,他们中的很多人日后成为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俄国侨民创立了许多科研机构和团体,其中包括1909年创立的哈尔滨俄国东方学家协会,积极从事科研活动。不少移民研究中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哲学、文学和艺术,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著名汉学家。他们翻译了许多作品,向俄国侨民和俄国人民详尽地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中国人通过俄国侨民了解到俄国人的生活方式、工作及教育状况。在十月革命之后及国内战争期间来华的俄国移民当中,有很多人具有音乐、舞蹈、戏剧等方面的专业素养,其中一些人还曾是俄国皇家剧院的演员,他们在哈尔滨从事创作和艺术教育活动。一些广受欢迎的世界经典歌剧作品被搬上哈尔滨一些俄罗斯剧院的舞台。20世纪初,哈尔滨还是俄国移民在东亚的文化中心。文化交流对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出版活动是“俄语经济圈”的重要环节。1903年,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机关刊物《哈尔滨新闻》开始发行,1917年更名为《铁路员工报》;1906年还出版了中文报刊《远东报》;1909年哈尔滨俄国东方学家协会在中国东北创办东方学杂志《亚细亚时报》,该报刊登了大量有关中国经济、文化、历史和政治的文章。可以肯定地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在华俄侨出版事业的兴盛时期。

1858年《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后,俄国东正教传教士便获得了在中国境内居住、建造教堂和传教的特殊权利。中东铁路建设期间,在整个铁路沿线上开设了多所东正教堂。1917—1949年间,中国东北的东正教堂数量由几十座增加到上百座,东正教神职人员的数量也从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而东正教徒(基本上是俄国侨民)由几千人增至30万人以上。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俄国移民离开中国之时,仅哈尔滨一地就有22座大的东正教堂。但是,昔日壮观的东正教堂如今在哈尔滨仅存一处,被当作博物馆及纪念品商店以招徕游客。

应当承认,“俄语社区”和“俄语经济圈”为中国东北的开发、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当代人口迁移与在华“俄语经济圈”研究

由于中国统计资料的相对封闭,在学术文献中有关当代俄罗斯移民在华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很多。而事实上,俄罗斯来华移民的规模越来越大。俄罗斯公民向中国的经济移民乃是一种新现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俄罗斯出现了市场关系,钟摆式的经济性流动人口(或称“倒爷”)成为移民的基本主体之一。中国政府预见到俄罗斯来华流动人口的积极效益,为吸引更多俄罗斯游客和商人,向进入中国边境地区的俄罗斯人发放60元人民币,以此促进商贸和生产活动。得益于俄罗斯的经济移民,中国边境省份兴起了一些大城市,这些城市中的贸易中心、工厂、饭店及服务部门实际上完全面向俄语顾客和消费者,以对俄贸易为导向。

后来,其他类型的俄罗斯人纷纷来到中国,主要包括:商人和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医生、教师等)、季节性或长期居住的退休人员、婚姻移民及在中国高校留学的大学生。

如今,借助于经济移民的形式,中国出现了“俄语社区”的“复兴”,产生了新的“俄语经济圈”。很显然,“俄语经济圈”不仅在中国取得了新发展,同时也成为一些地区(尤其是与俄罗斯毗邻的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俄语经济圈”的发展刺激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促使一些部门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税收来源,亦具有其他一系列经济效益。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俄语移民通过商行、市场和公司等“俄语经济圈”的实体而适应融入中国的过程。一方面,“俄语经济圈”是俄语移民从经济社会方面适应中国社会的机构;另一方面,“俄语经济圈”促使新的经济移民和劳务移民为寻求自身发展而涌入中国。

俄语移民融入中国社会的情况是一个新颖的研究角度。尽管外国公民无法加入中国国籍,但很多俄罗斯公民持有在中国的临时或长期居留证,存在有生儿育女的跨国婚姻。这实际上说明,一些俄罗斯人已经很好地融入中国社会。然而,这种现象究竟有多大程度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此外,这类问题实际上在中国法制及国家关系层面尚未得到解决。尽管俄罗斯移民不断融入中国社会及俄中两国政治经济关系密切,但重要的是将提供就业许可证、居留证、退休保障等问题列入调节劳务移民与经济移民的国家间协定之中。

[1] Ван Сяоцзюй. Российская эмиграция и освоение Северо-Востока Китая (конец ХIХ - середина ХХ вв.) //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 на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х рубежах. Этнокультурные процессы в политическом контексте / Под ред. А.П. Забияко, А.А. Забияко. -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 - 2013. - С. 182-186.

[2] 乐峰.东正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03-204.

[3] 李兴耕,等.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1917—1945)[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342-343.

[4] Рязанцев С.В. Новая русская диаспора: услови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дентичность и ассимиляция // Науч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Серия 1. Экономика и право. - 2010. - № 5. - С. 83-88.

[5] Рязанцев С.В. Эмигранты из России: русская диаспора или русскоговорящие сообщества? // Социолог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 2016. - № 12. - С. 84-94.

[6] Рязанцев С.В. У Цюнлань. Эмиграция из России в Китай: тренды, формы,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русскоговорящих общин // Научное обозрение: Серия 1 Экономика и право. - 2016. - № 6. - С. 15-24.

[7] 石方,刘爽,高凌.哈尔滨俄侨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68.

[8] Ryazantsev S.V., The Modern Russian-Speaking Communities in the World: Formation, Assimilation and Adaptation in Host Societies[J]. Mediterran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2015,(6):155-163.

王晓菊,[俄]谢·瓦·梁赞采夫,[俄]罗·弗·曼申,等.在华“俄语社区”与“俄语经济圈”的历史与现状[J].知与行,2017,(11):122-125.

2017-08-26

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23-21003);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联合资助项目“俄罗斯在华移民新形式与‘俄语经济圈’的形成”(2016—2018)(中俄合作研究项目第15号)

王晓菊(1965-),女,黑龙江友谊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俄罗斯东欧史研究室主任,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副会长,历史学博士,教授,从事俄罗斯史研究;谢·瓦·梁赞采夫 (Сергей Рязанцев,1973-),男,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布拉戈达尔内市人,俄罗斯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所社会人口中心主任,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经济学博士,教授,从事人口与移民问题研究。

K14

A

1000-8284(2017)11-0122-04

〔责任编辑:徐雪野〕

猜你喜欢

经济圈俄语俄国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俄语歌曲在俄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
中国“俄语年”俄语知识竞赛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