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启示
2017-01-24钟胜洲
钟胜洲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南京 210003)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启示
钟胜洲
(国防大学 政治学院,南京 210003)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是重要的基础性构成,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之间标志性分界线。在马克思批判旧哲学、开拓新哲学的过程中,实践观在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真理评判、宗教批判和人的本质复归等方面的理论框架体系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也是科学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因其对客观世界实践性的、辩证的认识而具有彻底的客观辩证精神,因其立足在能动的、发展的实践基础上探寻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而具有真正的实事求是精神,因其立足于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推动真理的发展而具有与时俱进精神,因其将实践看作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批判“坐而论道”的德国古典“词句式”哲学而具有实干精神;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发挥了巨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与中国实践逻辑有机结合起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探索上,立足世情国情,紧盯时代发展前沿,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之成为适应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理论遵循。同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从实践出发,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理论,使之成为最具生命力和不断发展完善的先进理论。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是重要的基础性构成,在其理论构建和完善,乃至理论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强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也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科学性、明确的阶级性和鲜明的时代性的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生生不息的文明之火随着人类历史进程不断被延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实践观诞生的重要标志,文章以实践问题为中心,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过去一切旧哲学的界限,批判了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树立了关于认识论的实践基础理论,从实践的角度批判了费尔巴哈对宗教批判的不彻底性,阐明了人的本质,指明了哲学家的历史使命,树立了新的世界观,成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
一、简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角度出发,以人类具有能动性的实践活动为视角,分析现实世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度量人类认知的真理性,寻找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并在重大理论构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哲学基础。
从黑格尔哲学理论影响中脱离出来后,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成了唯物主义者。但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关于唯物主义的观点时,认为他只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是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499。在马克思看来,与人的意识相对应的不是“死”的、直观的客观现实,而是“活”的客观实在,是人的感性的活动。从人的对象性的感性活动观点出发,实践肯定了人在客观世界中的能动作用,肯定了“革命的”“实践批判”[2]499活动的意义。实践相对于现有的客观实体具有能动性、运动性。因此,把对象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不是立足于客观的“死”的事物上,或者一成不变的客观世界上,而是从实践这一具有能动性、整体性和运动性的客观现实出发,是立足于事物的综合的、运动发展的、多维度的辩证唯物论上。
(二)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的重要理论前提。
在如何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直观的、消极的认识论,是立足在“市民社会”基础上,而不是整个“人类社会”或者是“社会的人类”的层面上的认识论,这样的认识论缺乏能动性、整体性,是片面的认识。在评判认识真理性问题上,马克思强调“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500。马克思彻底撇开了旧有哲学从词句到词句的理论批判方式,从词句中解脱出来,到实践中去寻找评判理论真理性的标尺,并明确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认识的作用问题上,马克思认为那种以为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认识中只是单方面的发挥影响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忽略了环境的改变并非仅仅是纯自然行为,更多的是人类实践作用的结果,忽视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继承性的客观事实。因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者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500。因此,持这一观点者忽视了环境与人之间作用的相互性,无形中把改变环境者和实施教育者上升到主宰社会的高度,如果再将这一观点置之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则会滑向英雄史观的错误深渊。在关于宗教批判问题的认识上,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因为费尔巴哈批判宗教只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基础,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宗教的世俗来源,但他没有认识到的是,批判这样一个从世俗基础上分裂出来并上升到天国的宗教世界,必须从它的世俗基础的矛盾入手,即“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2]500,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对宗教的认识和批判,而不是像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那样在宗教的教义和形式上批判宗教的不合理性,因为,在马克思看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2]516。
(三)实践观确立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实践活动。
在马克思看来“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2]501。首先,使人得以存在的首要条件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生产实践成为人类拥有生存权的第一要义。其次,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来自于动物性的最一般本质被不断地改善和进化,在社会分工的助推下,人类社会生产关系构建起来,人类文明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进,与之相伴随的社会形态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不断更替。同时,在人类探索社会发展的科学实验的实践中,人类逐渐找到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掌握了更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更有效的社会管理模式,从而更高效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02。依赖于哲学家们不同解释世界的“词句”是改变不了现实的,只有依靠实践,世界才能进步。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在人类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批判错误理论和指导人类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既提供了基本的理论遵循,又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导。这也就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内在的理论品质。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体现了客观辩证精神。
在批判费尔巴哈“直观”的对对象、现实和感性的认识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应该从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的视角去考察现实。实践是能动的、有目的的、运动发展的活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态的客观存在。在阐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过程中,马克思克服了单一方向性的自然和社会对人的影响的片面性,清楚地阐释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改造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因此,从实践出发,构建起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打开了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新视野。构建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蕴涵着深刻的客观辩证精神,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继承者们对人类历史、当前社会现实和未来社会前景的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理论引领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展现了实事求是精神。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立足从实践出发去认识客观事物、认识世界,这既克服了唯心主义否定现实和感性生活本身的缺陷,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的、消极的认识世界的缺陷,确立了从能动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即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来探寻自然、社会、人等一切客观存在的本质,避免了从固化的、消极的一般现象去认识事物所带来的片面性、受动性和暂时性。例如,马克思在考察人的本质问题上就从实践的最基本特征出发,认清了人作为实践主体的本质。从横向来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立足点并不是单个的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而是整个时代的全人类的实践活动;从纵向来看,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类历史进入到市民社会的这一个阶段,而是整个“人类社会”或者是“社会的人类”发展的全过程。因此,他看清楚了在历史进程中人本质的形成是人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2]501。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凸显了与时俱进精神。
在马克思看来,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那些离开实践谈论思维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争吵,也只能是争吵。在实践中检验思维的此岸性,必须紧跟实践推进的步伐,将思维、理论运用于实践中,从实践结果观察运用的效果,才能基本判定思维、理论的真理性。但是,这也仅仅是实践检验真理最一般的形式。实践的发展是不断进行的,也许某一种思维、理论可以指导当下的实践,成为真理,但有可能在下一阶段就不符合发展了的实践的要求,成为谬误。因此,思维、理论的发展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基本品质,才能跟上实践的步伐,成为指导实践的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蕴含着实干精神。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的进化、对错误理论的批判、人的发展等全部社会生活都必须在现实的实践中才能完成,仅仅依靠虚幻的“词句”和理论是行不通的。例如,在对宗教的批判过程中,马克思立足于产生宗教的现实,强调“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2]500,要求在现实中挖掉宗教产生的现实基础,而非仅仅用那些“只能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2]516的“哲学批判”去批驳宗教的教义、宗教的形式等。马克思强调,哲学家光用各种词句去解释现有世界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落脚点应该放在改造世界上。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启示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之上,才具有了最一般的科学真理性,也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才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其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代都能闪耀出最夺目的真理光芒。历史很明确地告诉过我们,那些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道路、理论、制度,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从来都反对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视为“本本”和教条,而是把其视为立足于中国实践的现实基础之上并不断与中国实际相联系,且体现中国特色的指导理论,是一种同时具备了继承性、创新性的并且在实践上得到辩证统一的理论体系。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实践基础相结合,在一系列的革命实践中,走出了诸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具有中国革命实践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再继承与再发展,探寻出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点之所在、规律之所在和前景之所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立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建设实践和基本国情,摸清了国家当前的基本矛盾,明确了当前的主要任务,走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国家工业体系等一系列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从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出发,科学判断了世情国情,提出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先导,在全社会思想领域,重新把实践确立为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从中国实际出发,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带领着中国走上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现实,科学地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地将中国共产党的治党实践、执政实践、治国实践统一起来,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牵引下,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结了世界各国在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矛盾问题的强烈现实需要的推动下,概括出了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全局出发,在充分认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基本问题的基础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牵引,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伟大征程。习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3],正是基于中国依然没有改变的基本国情的实际做出的科学判断。在摸清了党的建设情况基础上,明确了我们党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中、在步入改革深水区的关键时期要经得起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当前,“一带一路”、反腐倡廉、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等实实在在的战略举措,都收到了显著成效。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一系列的路线、方针、政策,无疑都根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在不同时期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基础之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逻辑的前提下,以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不同时期的实际相结合,积淀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彰显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些实践成果不仅将成为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继往开来的基础和指导,也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6.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
钟胜洲.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启示[J].知与行,2017,(11):46-49.
2017-08-18
钟胜洲(1989-),男,福建龙岩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A81; B0-0
A
1000-8284(2017)11-0046-04
〔责任编辑:崔家善 陈奕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