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口的重要性及中国的人口战略
2017-01-24夏庆宇
夏庆宇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国情国策研究
论人口的重要性及中国的人口战略
夏庆宇
(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433)
正如一个人生存的意义是维持自身的生存那样,一个民族存在的意义就是维持自身的繁衍与壮大。故而,中华民族应当谋求本民族的生存、繁衍、壮大,而实现人口的增长正是这些目标的重要载体。生存是一个民族处于第一位的目标;生存得更有质量,则是一个民族处于第二位的目标;不能把第二位的目标放在第一位的目标之前。由于人口的增长需要依托于一定的自然资源,因此,中国应当更好地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并争取更多地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因此,我国一方面应收紧关于接受外来移民的政策、打击非法入境现象、有上限地允许外国人口的涌入,如此才能防止中国的自然资源被外来民族的人口所消耗;另一方面还应当实行积极地对外移民的政策,从而使一部分中华儿女能够依托世界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活。一个民族要想扩大生存空间基本上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扩张领土,这是一种非和平的办法,也是一种拙劣的办法;另一种是对外移民,在和平的状态下利用本民族人口的力量,更大程度地融入全球,这种方法值得重视。
人口;战略;移民;难民;中华民族
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目标,是维持自己的生存;一个民族天然目标,是维持本民族人口的生存、繁衍。这一点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也就是说,维持自身的生存、繁衍,是任何一个人、一个民族处在第一位的目标;而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之上,追求生活得更好一些,则是处在第二位的目标。处于第二位的目标应服从于处于第一位的目标;如果为了处于第二位的目标而牺牲处于第一位的目标,则是舍本逐末,是不理智的。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论断:一个民族,应当为本民族的繁衍、壮大做出理智的谋划,并按照有关谋划积极开展工作。如果不这样做就容易迷失目标、迷失方向,就容易做自我戕害的事情。下面首先举例说明人口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再分析中国应采取何种人口战略。
一、人口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
当两个民族(或国家)发生竞争时,最强大的武器是什么呢?有人可能认为是核武器,但殊不知核武器很难将一个民族的人口全部消灭,只要还有人口而这些人口还能继续繁衍,那么一个遭遇了核打击的民族也有可能实现新的发展壮大。两个民族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口的竞争;人口多的民族比人口少的民族更加成功。人口的多少是判断一个民族强大与否的根本标志。当然,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观点:尽管中国、印度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是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本文对此种观点的回应是:政治上强大、经济上强大、军事上强大,并非是真正的强大。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或民族能保证自己永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强大下去,在世界历史上,霸权总是在转移——试看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也不得不把霸权地位让给美国,曾经与美国一决雌雄的苏联也已经烟消云散了。因此,真正永远强大的民族是那些能够维持自身的长久存在,即永续繁衍的民族,是那些占世界人口的比例比较高,且有可能持续使这一比例提高的民族。人口多的民族,即使遇到再大的外力冲击,也会以人口基础来实现恢复发展,这样的民族才是真正强大的民族。从上述意义上讲,两个民族中人口更多的民族,就是更为成功的民族,就是更有希望的民族。可以设想:一个民族的经济十分繁荣但是人口少,另一个民族十分贫困但人口多。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本文仍认为后一个民族才是更加成功的,这是因为后一个民族有更大的机会保持本民族继续繁衍下去;如果一个民族非常繁荣但是人口有限,那么这个繁荣的民族就很容易被其他民族的血脉“吞噬”殆尽,丧失自己的民族特性。下面举三个例子说明在历史上一些民族是如何利用人口的力量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
第一,美国黑人利用人口的力量,实现了从奴隶到主人的转变。众所周知,美洲本没有黑人。白人将黑人作为奴隶输送至美国,而后黑人曾长期遭到残酷的奴役。即使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后,黑人的社会地位也非常低。但是随着斗转星移、岁月变迁,一位黑人最终在200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这标志着黑人在美国的地位从奴隶最终(至少在形式上)转变为主人。那么是什么因素促使黑人实现了这种转变呢?大部分人会认为是黑人进行的持续斗争。但是黑人的斗争要想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最终要取决于其人口数量,只有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黑人的抗争才会引起白人的重视。根据美国2010年公布的数据,该国黑人的比例约为12.85%,而且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黑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一直在提高。正是因为有了形成一定规模的人口作基础,黑人在美国的地位才能够不断提高。相反,华裔人口在美国的比例极低,因此,即便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再高、再富有,他们为提高本族群在美国为权益而进行的抗争,也很难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第二,阿尔巴尼亚人利用人口优势控制了科索沃地区。在政治斗争中,人口的力量也会严重地影响国家的领土归属。历史已经证明:在多民族地区,一个民族如果人口多,那么一般来说其在争取这个地区的领土时会更加有优势。例如,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人口出生率一般会高于信仰基督教民族的人口出生率。巴尔干半岛上的科索沃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南斯拉夫纳入版图,南斯拉夫的主要民族是塞尔维亚族。但是科索沃地区除了有塞尔维亚族、黑山族人口外,还生活着一部分阿尔巴尼亚族人口。阿尔巴尼亚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该民族的人口出生率远远高于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族、黑山族的人口出生率。在这种情况下,“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口的比例从1971年的65%增长到了1981年的77%,到南斯拉夫解体之际阿尔巴尼亚族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了90%”[1]。由于科索沃地区的人口逐渐变成以阿尔巴尼亚族为主,阿尔巴尼亚族就利用人口优势逐渐排挤与驱逐当地的塞尔维亚族、黑山族人,因此这个地区就更加容易被阿尔巴尼亚族控制。最终阿尔巴尼亚族成功排斥了塞尔维亚政府对科索沃地区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独立性。
第三,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利用人口优势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国家曾经在19世纪末将整个世界瓜分完毕,这显示出资本主义国家一度非常强大,但是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并最终消失了。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相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口来说实在是太少了。由于人口少,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主要西欧殖民主义国家,不可能使本民族人口在殖民地总人口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它们也无法通过有限的人口长期维持对地域广大殖民地的统治,在亚非拉人民的群众性独立运动面前,殖民者集团显得非常渺小。可以做这样的设想:如果英国当时的人口增加一成,该国对殖民地的统治就会牢固一成。但遗憾的是,西欧殖民国家的人口基数太小,它们不可能使本国人口相对于殖民地的人口而言出现更迅速的增长。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尽管可能在科技、军事、经济方面很强大,但是如果人口少,那么它在国际体系中也很难维持霸主地位、优势地位。
二、忽视本国人口的增长、盲目接纳外来人口将带来严重后果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在谋求发展壮大,但需要认识到,其最终落脚点应当是实现本民族人口的发展壮大。如果本民族的人口规模发生萎缩,一切阴谋都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下面举三个例子来说明人口萎缩问题的严重性。
第一,资本主义国家在人口问题上迷失了方向是导致其主体民族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刺激人的贪欲为基础、为根本手段来实现经济发展的,因此就会导致社会中的人口过于关注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自己生活的质量、自己的享乐,就会导致人们对自己的“爱”胜过对孩子的“爱”。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抚育子女必然会降低父母自身的生活水平,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人生育意愿很低,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就会导致本民族的人口停滞不前,甚至发生萎缩、经济需求不旺、劳动力不足、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养老金等社会问题凸显,因此为了刺激经济需求、增加劳动力,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吸纳外来移民,例如德国就接纳了许多土耳其劳工。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本民族的人口比例越来越低,外来人口的比例则越来越高,这对于有关国家来说是可悲的。以美国为例,“在美国,少数族裔选民——非洲裔、拉美裔、亚裔的人数一直在稳步增加。大体而言,全国性选举民意调查显示,少数族裔选民占美国全体选民的比例,从2004年的23%上升到了2008年的26%。而回溯到1988年,当时少数族裔仅占全体选民的15%。这也就是说,在过去的20年里少数族裔的比例上升了11个百分点,或者说每年大约上升0.5个百分点”[2]。在外来人口涌入资本主义国家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那些看起来经济、军事、文化落后的国家似乎不用谋求发展,只要有人口,就可以通过人口的输出逐渐“占领”资本主义国家了。由此可以看出,人口是国与国之间竞争中一种强大的武器。此外还可以得出的经验教训是:如果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通过刺激人们的贪欲谋求经济发展,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提高本国的生活水平,但会导致人口出生率下降,最终对本民族造成严重伤害;只有实行社会主义、鼓励人们有爱心,人们才会降低对自己生活水平的偏执之爱、才会增加对儿童的爱,从而提高本民族的人口出生率,才会使本民族真正发展壮大。
第二,俄罗斯民族的人口规模与其领土规模极不相称,因此导致其处境尴尬。自金帐汉国被推翻之后,俄罗斯民族似乎继承了金帐汉国扩张领土的习惯,在历史上持续开疆扩土,最终从一个小小的公国变成了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长期以来相对于其领土规模而言,俄罗斯族的人口规模很小、生育率也并不高,这就导致在苏联时期,苏联政府统治了大量的非俄罗斯族的人口,甚至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都并不是俄罗斯族,而是格鲁吉亚族。为了维持苏联的稳定,经济最为发达的俄罗斯族不得不拿出大量的物力、精力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然而即便这样做了,少数民族与俄罗斯族之间并没有形成水乳交融的局面。最终在1991年前后各少数民族纷纷追求独立,这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从这段历史中可以看出,尽管俄罗斯族在扩张领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由于苏联国内存在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在这种政治现实之下苏联不得不采取平等对待,甚至优待少数民族的政策,这种政策导致在苏联时期俄罗斯族并未能实现。而后由于苏联的解体,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因此人口出生率进一步降低。由于俄罗斯人口规模较小,因此尽管他们拥有广袤的土地、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但是其国土上的自然资源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利用,甚至有些土地变得越来越荒芜,俄罗斯的国力也并未因领土的巨大而得到相应地增强。例如俄罗斯东部领土上的人口越来越少,“根据2002年的人口统计,整个俄罗斯远东联邦区的人口为670万,而其地域面积为618万平方公里(超过俄罗斯联邦的总面积的1/3)。这些数据就意味着当地的平均人口密度刚刚超过每平方公里1个人,这就使俄罗斯远东地区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地区之一。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人口一直在快速萎缩,自1992年以来当地人口数量已经下降了150万,即减少了近20%。目前,平均每天有274个人迁出这一地区”[3]。这种情况对于历史上那些开疆拓土的俄罗斯族统治者来说,实在是一种可悲的现象,因为尽管他们使俄罗斯拥有了大量的土地,俄罗斯族却并没能够实际用到其中的很多土地。由此可知,只有有了人口,土地和自然资源才能真正有意义;没有那么多人口,占据土地和自然资源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三,欧洲难民危机可以被视为欧洲国家遭遇的一次严重冲击,外来人口问题将在未来严重制约欧洲国家的发展。近两年出现的欧洲难民危机堪称欧洲面临的严重危机,这是因为历史已经表明:信仰一神教——所谓“一神教”也就是那些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真神,其他的神都是假神”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人口是很难改变自己的宗教信仰的。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犹太民族在欧洲经常(或者可以说历来)遭到欧洲国家的排斥,这是因为犹太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即犹太教,而欧洲国家基本上信仰基督教。由于犹太人很难放弃本民族的信仰、完全融入欧洲国家,因此欧洲国家就会把犹太人视为“另类”(当然,犹太人的特殊经济地位往往也是导致其遭到驱逐的原因)。由此可见,在近些年的欧洲难民危机中,从西亚、北非进入欧洲的难民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他们的教义告诉教徒“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因此伊斯兰教教徒进入欧洲国家后很难融入当地的主体民族、当地的主流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在未来欧洲国家就很有可能出现原住民与难民后裔之间的民族对立。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矛盾一旦形成,就将是长期难以解决的(需要指出,本文并不是认为一神教的教义存在缺点,而仅仅想指出在现实中一神教的信徒,会更加倾向于坚持、捍卫自己的宗教信仰)。
2016年以来,英国公民决定脱离欧盟,美国也颁布了“禁穆令”,这表明这两个国家已经对外来人口问题做出了反应——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在脱离欧盟后,就可以自主决定本国的移民政策、接受难民的政策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国、美国政府上述的决定,反映出这两个国家是比较明智的,它们面对即将到来的人口问题做了较为迅速的反应,而其他欧洲国家在未来很可能也会效仿这两个国家的做法。但是,届时再采取行动是否已经为时过晚,就很难说了。
三、中国应有意识地制定并实施人口战略
上述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告诉我们,中国理性的基本人口战略应当是:一方面要合理地增加本国人口、扩展本国人口能够享受自然资源的范围;另一方面要收紧接纳外来人口的政策,防止国内有限的自然资源被其他民族挤占、防止国内形成新的民族问题(即由外来移民引发的民族问题)。为了配合这一基本方向,中国政府应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政策措施。
第一,合理提升人口出生率、鼓励向外移民。有了人,才会有经济需求;有了需求,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因此要想维持一个国家的永续发展,就要有稳步增加的人口,就要防止本民族出现人口萎缩的现象。“人多力量大”也并非无稽之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也是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人反对中国人口实现增长的理由是中国的自然资源不足,在他们看来,中国的自然资源似乎不足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事实上,这种思维只是反映出一种思维的局限性,其局限性体现在:一是人是活的,不是死的。人可以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只有人才能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有许多自然资源并不是资源本身过于有限,而是人未能将有关自然资源开发、转化可以利用的形态。以水资源为例,中国南方的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相对短缺,那么通过人的努力、通过南水北调的方式就可以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分布,就可以使南方的那些原本北方人难以利用的闲置水资源,转变为北方人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又如,大家都知道北京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但是人们却很少想到北京每年有多少淡水通过北京的水系流到了海里。在元朝时,为了实现南粮北运,元政府在北京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将北京的水系打通并使北京的水系与海水联通,这样一来,船只就可以由水路进入北京、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但是这也会导致北京的大部分雨水最终都顺着北京城内外的河流排入渤海。现在北京的水系已经不需要用来运粮了,为什么还要与大海联通呢?为什么不能通过修建水库将北京的雨水资源收集起来供人民生活使用呢?由此推而广之,当年大禹治水将陆地上的水疏导到大海中去,是因为人们用不了那么多水;现在大陆上的人口已经比大禹治水的时代大幅增加了,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是不是应当想办法把更多的水资源留在陆地上供人使用,而不是任其排入大海呢?由此观之,人们可以采取很多手段来制造资源供自己使用。如果没有人,也就不会出现南水北调等工程,中国大地将陷入一片死寂;有了人,才会有大型工程,才会有中国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二是许多自然资源可以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来获得。例如,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粮食急需对外出口。如果中国的人口增加了,可以通过进口粮食来解决口粮问题,而中国的进口对那些出口国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这是一种双赢的事情。又如,非洲广袤的土地并未被充分用于开展农业生产,中国可以与非洲国家合作、建立农场,派出人手在非洲发展农业,之后将农产品或加工制成品运回国内。三是即便中国自然资源相对于中国的人口规模来说显得有所不足,但整个世界的自然资源并未出现相对于世界总人口来说整体性不足,因此中国可以通过对外移民的方式,使中华民族的人口能够使用世界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中国应当积极鼓励对外移民。鼓励对外移民,应当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应为中国公民向外移民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不要只看到对外移民就会带走一部分财富、人力资源,而应当看到对外移民是在扩大中华民族在全世界中的生存空间。
当前,西方国家将本国描述为美好的国度,因此这些国家会吸引外来移民涌入,这对有关国家来说未必是好事;当前,一些中国人认为中国的生活条件不如外国好,这种心理对于中国而言未尝是一件坏事,因为这种心理会导致一些人移民到国外,从而能够减轻中国自然资源所面临的压力,也可增强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影响力。
第二,中国应收紧外来移民政策、打击非法入境现象、有上限地允许外来人口入境。由于中国的人口多、人口相对于自然资源来说密度过大、自然资源的人口负担过重;而且为了防止中国增加新的外来民族,由此产生出新的民族矛盾,我国应严格限制外来移民,特别是要旗帜鲜明地打击非法入境现象,防止非法入境者成为毒品交易、暴力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的隐患。例如大量外来非法入境者已经在中国的某省市形成了庞大的定居点、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人口规模,对这一现象应立即采取断然的打击措施、立即解决;时间拖得越久解决起来就将越困难,如果不加以解决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构成长期的、严重的威胁。
前文已提到,美国的情况已经表明,该国的黑人人口的比例在不断提高,这为美国带来了挑战,令白人为难。回顾美国的历史就可以发现,截至目前,由白人主导的美国社会对黑人所采取的政策已经经历了由“不容忍”到“容忍”再到“不容忍”的转变。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美国对黑人实行种族隔离乃至奴役的政策。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爆发了黑人平权运动,在这场运动取得了一定的影响之后,为了保持美国社会的稳定,美国白人对黑人采取了容忍的政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美国不同种族之间表面上的和谐局面。以白人为主的美国社会对黑人采取这种态度是一种并不情愿的做法,是被迫对黑人而做出的让步,这种容忍的政策更多地带有表面上的象征意义,意在保持美国社会的稳定。这种容忍政策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构成情况上表现得非常明显: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中黑人高官的人数逐渐增加,这种趋势达到高潮的标志就是黑人成了美国总统。但是,并不是所有美国白人完全都真心认同这种政策。到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时,许多美国白人的耐心似乎已经耗尽了,他们已经不愿再对黑人等有色人种容忍下去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主体民族——即信仰基督教的白人已经面临着被美国的少数族裔边缘化的风险。有预测指出:到2020年美国大选时,少数族裔的人口将占美国选民总数的34%,而到了2050年美国54%的人口将是少数族裔,届时美国传统的主体人口——信仰基督教的白人将沦为“少数民族”[2]161。美国人口的这种发展趋势自然会使白人产生一种危机感。特朗普正是在许多美国白人保持着这种对有色人种“不愿、不能再容忍下去”心态的情况下而上台的。特朗普内阁中没有黑人,这标志着与此前的美国政府所执行的民族政策相比,从2017年起美国政府的民族政策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今后美国政府会更多地代表信仰基督教的白人压制少数族裔,美国的种族冲突会抬头,因此美国国内,因少数民族问题而发生的动荡会有所增加,这会影响到美国的稳定,也会迫使美国政府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在全球的地位。因此,美国的经验教训值得中国借鉴。
此外,近期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别有用心地要求中国接纳难民。应当看到,要想真正解决难民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停止有关地区冲突和地区战争,只有停止战争,才能使当地居民安居乐业,因此那些制造战争的国家有义务首先使战争停火。中国自然乐于见到难民在战争结束后重返自己的家园,也乐于见到难民在那些乐于接受难民的国家找到新的家园。为使难民能够安居乐业,中国政府和企业必然愿意到有关地区进行投资、办厂,为难民提供就业机会。就业乃是实现安居乐业提供基本条件——这便是中国承担有关国际义务的方式,中国没有义务也没有条件通过其他途径干预国际难民问题的解决。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民族,首先要有民族意识,每个国人都要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基础上,一个民族要习惯立足于本民族的利益来思考问题。应当思考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全球自然资源是一定的这种客观条件下,中华民族与外国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明确了自然资源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为依托的基础上,要积极制定战略并实施相应的战略。一个民族的资源战略应当是为了实现其人口战略而存在的,而不能让人口战略服从于资源战略。
总之,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上最强大的时候,也就是该民族的人口迅速扩张的时候。例如进入世界近代史以来西方国家在世界体系中占据了优势地位,相应地白人的生存空间从欧洲扩展到了美洲、澳洲乃至世界各地,白人的人口规模也相应出现了急剧扩张,从17世纪的不足世界总人口数量的20%上升到当前的超过世界总人口数量的一半以上。可以预言,中华民族的兴盛,必然也会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血脉的伟大复兴。
[1] 夏庆宇.东欧的民族与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49.
[2] [德]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社会民主主义的未来[M].夏庆宇,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14:159.
[3] [美]戴维·J·罗杰森.中国与俄罗斯:竞争与合作[M].夏庆宇,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4.
夏庆宇.论人口的重要性及中国的人口战略[J].知与行,2017,(11):20-24.
2017-1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东欧诸国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研究”(JHQ16025)
夏庆宇(1981-),男,辽宁鞍山人,讲师,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C924.2
A
1000-8284(2017)11-0020-05
〔责任编辑:崔家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