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纠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017-01-24张治银
■ 张治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误解、纠偏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张治银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等方面的丰富知识,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基础。然而,一些人在用马克思主义指引工作的同时,却认为马克思主义空洞无物、过时了、无用了。产生这些误解的根源在于理论脱离实践和思维方式的缺陷。纠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偏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对人民有真感情,理论研究要有深度,形式要为人们喜闻乐见,突出问题意识;更需要当代青年发挥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到人民群众中去传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青年信仰 误解 纠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积极布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采取一系列新举措,巩固了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这种思想上的统一表现在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自觉运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然而,在主旋律之下,我们也时常听到一些质疑和批评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从受众的角度研究人们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分析产生误解的原因及对策,这是当今学术界极为薄弱的环节。破解这个难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本规律,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坚实基础
受优秀传统文化中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实际工作生活的总结沉淀和耳濡目染以及党的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工作者的努力,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马克思主义展现出强烈的信念。这突出表现在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三个方面。
第一,坚信唯物论。唯物论在人民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一是注重物质生产。生产是交换、分配、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经过党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宣传,也是出于维持基本生存的需要,人民群众始终将生产劳动摆在第一位。这既满足了个人和家庭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又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还在生产劳动中改造着自身,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巨大胜利。二是不信鬼神。千百年来,总有种种妖魔鬼怪和神话故事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然而,即便是信奉各路神仙,人民群众并没有将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神仙身上,而是以实际行动去改善个人和家庭生活。即便在种种迷信思想鼎盛时期,也未能带来绝大多数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对神仙鬼怪的畏惧和信仰。也正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信鬼神,连境外的势力也不得不感叹:中国人没有“信仰”。这不能不说是无神论教育的极大成功。三是注重思想对现实的反作用。人民群众注重在家庭成员和单位同事等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实现行动上的一致,这也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绝好说明。唯物论的总结提炼和宣传普及,有力地改变着并将持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第二,坚信辩证法。人民群众在工作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方面,它使人们能够系统全面地评价人和事,不是孤立片面地看待人和事,而是联系整体和全局;不是僵化地看待一个时段,而是动态地看待整个时段;不是将人和事物的发展看作一条直线,而是将人和事物的发展过程看作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正是由于绝大多数群众能够综合全面、辩证系统地看待问题,在许多重大历史关头,人民群众坚持了正确的立场,主导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它使人们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在处理人和事物的关系时,往往能抓住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面,从而把握规律,解决问题。各行各业的群众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克服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创造了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种种方法。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发明,就是人民群众辩证法智慧的集中体现。这些思想不仅促进了个人、家庭和单位的发展,而且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第三,坚信唯物史观。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认识。一方面,能够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并能够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敬畏人民群众的力量。“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俗语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迄今为止,除了人民的敌人没有谁敢蔑视群众、与群众为敌。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人为善、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社会安定,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能够从经济基础出发去评判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高度认可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政党制度,社会主义、共产党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思想深入人心。当遇到不公正待遇或利益受到伤害时,群众也会感慨社会主义哪里去了、共产党哪里去了。不是从口号出发,而是从实际行动出发去评判社会制度、政党制度等上层建筑,这正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
二、部分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第一,空洞论。马克思主义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但经过提炼之后,必然以抽象词句展现出来。这就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难以为部分普通群众理解和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生长于西方,其著作以西方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呈现出来。即使经过了翻译家的转换,仍然难以脱掉西方思维和表达方式的影响。再加上经典著作卷帙浩繁,学者阅读已是十分费力,何况普通群众。普通群众无法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即使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工作生活,也意识不到是马克思主义在起作用,自然容易视马克思主义为空洞抽象的概念。另一方面,经过抽象提炼的马克思主义回到人民群众中去,需要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熟悉的形式来进行说明。然而,理论工作者往往因长期封闭于书斋,不了解普通群众喜欢的语言和形式,无法用群众的语言和群众的形式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从事大众化工作的人虽懂群众的语言和群众的喜好,却因对经典著作缺乏深入的研究,难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华。对普通群众而言,认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就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经验总结,认识不到马克思主义就在自己的生产生活之中,马克思主义自然就成了空洞无物的代名词。
第二,过时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能联系中外的历史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但由于联系得不够深入、不够全面,一些人往往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割裂开来了。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解决西方资本主义早期问题的学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一百多年过去了,资本主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过时了。不错,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初的许多观点是针对如何克服早期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的。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将视野局限在资本主义早期,而是将其放大到整个人类发展的全过程,提出了解放全人类的系列观点。列宁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付诸实践,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因此而呈现出新的气象。马克思主义绝不是只仅针对资本主义早期问题的学说,也绝不是只针对西方问题的学说,而是涵盖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西方到东方、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的严密而开放的思想体系。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即阶级斗争学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仅仅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革命战争结束了,阶级斗争也不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马克思主义自然就过时了。他们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不仅要打破一个旧世界,还要建设一个新世界;阶级斗争仅仅是实现人类解放进程中的一小步。三是认为苏联解体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苏联一度曾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强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部分群众将苏联当作马克思主义的象征,认为苏联的解体即是马克思主义的消亡。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看不到马克思主义蕴藏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中,由此而丧失了理论自信。
第三,无用论。持此观点的人主要有三类。一是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单位和个人发展中的作用。陈先达说:“没有实际技能,人们不能从事相应的专业性工作,也没有谋生就业的本领;而不学哲学,人们就会失去精神支柱,缺乏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1]生活中一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能给自己带来收入,不能给自己工作带来实质性改变,还不如发展个人的职业技能来得实在。尤其是一些理工科技术类行业的人更容易视马克思主义为“耍嘴巴皮子”的无用学说。尽管他们工作的出发点、方法都是依照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但他们并不认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功劳。这实际是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看不到马克思主义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真正价值所在。二是将党员干部当作马克思主义的化身。这部分群众忽略了党员干部也是凡胎肉身、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这一基本事实,认为党员干部总是纯而又纯的,每个党员干部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化身。当部分党员干部大肆捞取个人私利、背离为人民服务的立场而还没暴露之前,一边在台上高谈阔论马克思主义,一边在暗地里捞取钱财,事发后便由此给群众一种错觉:马克思主义是少数人捞取私利的幌子,党员干部都不信马克思主义了,凭什么还要我们相信?他们实际上混淆了党员干部与马克思主义、少数腐败分子与全体共产党员之间的关系。三是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类人对马克思主义毫无了解,对其他种种思潮也一无所知,总以为书上网上记载或别人口中转述的都是真理。当一部分思想偏激或别有用心的人鼓吹马克思主义无用时,他们就很顺理成章地被裹挟了进去,成了“无用论”的应声虫。
三、误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源
马克思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单纯靠外部的说教和口号式灌输,并不能让人民群众接纳从其生产生活中抽象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要寻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根源,就需要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现状出发去研究。
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工作者脱离实践,实践工作者缺少理论,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难。一是理论工作者远离群众生活。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往往将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研究和历史研究当作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全部,崇尚在书本、书斋里研究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实践充耳不闻,甚至对商业、行政等实践工作嗤之以鼻,认为研究中国现实问题不是在做研究做学问。由于实践的匮乏,他们的研究能解决历史和逻辑的问题,却解决不了人民群众现实和未来生活的问题。二是实践工作者缺少理论研究。受社会分工和实际工作的束缚,实践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熟悉程度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缺乏理论支撑,他们的工作往往停留在经验层面,难以系统解决群众工作生活和思想上的各种问题。三是部分党员干部背弃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3]要求党员干部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然而,有部分党员干部先于群众致富,自己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却将人民群众远远抛在后面;部分党员干部先于群众富起来之后,沉溺于安逸享乐,漠视群众需求;部分党员干部损害群众利益以自肥,遭致人民群众的嫉恨;部分党员干部背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让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
思维方式缺陷。普通群众看问题往往比较直观,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和偏见。一是混淆内容与载体。书刊、影视、课堂等只是马克思主义的承载物。受水平的局限,一些作者照搬照抄中央文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词句,未能真正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普通群众不了解这些词句的背景,读不懂无现实针对性的话语,就将这些用马克思主义词句堆砌起来的载体当作马克思主义本身。以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为例,学生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要么是佶屈聱牙的抽象教条,要么是缺少理论深度的说教,学生由此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排斥,实际上是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等同起来了。二是混淆现象与本质。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并不在于会背诵多少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和知识点,而在于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种种问题。然而,很多人片面地以为读了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点,就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实际是将马克思主义表现形式——词句、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等同起来了。三是混淆继承、借鉴与创新。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中国古代就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以传统文化的形式传承下来。一些人看不到新文化运动之后传统文化已不能再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并日渐式微,却主张文化复古,排斥马克思主义。一些人看不到西方思想未能解决西方的种种问题,一味主张照搬种种西方思想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实质是割裂了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借鉴国外经验与立足中国实际的关系。种种思维方式上的缺陷,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种种困境。
四、纠偏之策与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既然是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将理论灌输给群众的过程,而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谋利益的过程。只有真正用实际行动为群众谋利益,让群众得到实惠,才可能真正展示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才可能让群众发自内心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对待群众要有真感情。从人的认知规律看,情感源于认知,源于接触,源于付出。一是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深入群众生活。党员干部本来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分子,不过又是人民群众中先行觉悟的分子。人民群众将党员干部推举出来,不是为了让党员干部去享受个人的生活,而是为了让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前进。因此,党员干部需要从书斋里走出来,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到人民群众的车间和田间去。真正深入群众,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二是学习群众的工作方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每天都产生着无数的发明创造,尤其是青年群众有着无限的创造活力。党员干部虚心学习群众的种种创举,既能产生对群众的尊重,增进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这一论断的认识,反过来又能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赖。三是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党员干部关心群众生活,真正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干部是自己的贴心人;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产生感情,对党员干部信奉的马克思主义自然会学习践行。这能让党员干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也能让党员干部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更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服务人民群众,增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高境界。
理论研究要有深度。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一要解决好为什么人从事理论研究的问题。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为了从人民群众那里获得工资、职称和荣誉,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要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就需要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二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信仰是由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动组成的逻辑严密的综合体。从信仰确立的规律看,从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入手,学习马克思主义知识,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必要途径。但是,我们也不能止步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层面,如果只是止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无法回应现实问题,也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三要深刻把握中国实际。理论如果不关注实际,理论的生命力就停止了。毛泽东讲研究中共党史要用“古今中外法”[6],研究中国实际也无非是这四个方面。将马克思主义放置于古今中外四个维度去考察定位,用马克思主义去分析中国实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既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了解群众的现状是基本前提。一是群众喜欢什么样的语言。一般而言,群众喜欢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短句。面向普通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不能简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长句和难句强塞给群众,而应结合群众的语言习惯进行表达方式上的转换。二是群众喜欢什么样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不同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传统的内容进行改造,在戏曲艺术、民间艺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植入马克思主义,使群众艺术更加经典、传播更广泛,这是宣传思想艺术领域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三是群众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当今时代,网上交友、休闲、娱乐、学习、查阅资料已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群众的重要生活方式。青年在“全网式”生活中实现了个性化发展[7]。创造丰富的大众化作品,在移动互联网中呈现出来,是促进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形式和生活方式承载马克思主义,是消除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突出问题意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就当下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重点向群众讲清楚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与载体区分开。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蕴藏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一定是生龙活虎、意趣盎然的。一些书籍、宣传文章、影视作品枯燥无味,这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枯燥无味。不能因为作者未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或是读者领会不了这些哲理,就将马克思主义与其承载形式和传播者划上等号。二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表象与本质区分开。毛泽东指出:“其实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九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八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七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六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五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只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马克思主义。”[8]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区分人们拥有马克思主义成分多少的依据是实事求是。因此,会背诵马克思主义词句的人未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由马克思主义引文和词句堆砌起来的文章未必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三是解决好理论创新的前提和立场问题。注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继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我们研究中国就要拿中国做中心,要坐在中国的身上研究世界的东西。”“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去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9]从中国现实出发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从中国需要出发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真正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调动青年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青年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接近1/3。习近平指出:“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10]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抓住青年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一是要澄清青年思想上的困惑。黄志坚说:“青年则是处在从依附性向独立性的过渡阶段,是一个学习、准备以至成为一个社会的人的过渡,或者叫社会化阶段。”[11]在这个过渡阶段里,时代和环境都发生着急剧变化,这必然带来青年思想上的种种困惑。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要教育引导青年如何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载体、表象与实质等问题,扫清青年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障碍。二是要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前研究生教育普遍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课程,围绕经典著作开展了诵读、写研究文章等系列活动,但这种研读活动还需要扩展到广大学生、广大青年群众中去,为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知识基础和青年基础。三是加强调查研究。社会要建立激励机制,要鼓励当代青年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到实践中去检验所学的理论,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四是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以来,青年一直是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锋。当代青年也应当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勇于担当起这种责任,用所学的理论去启迪千千万万的群众。
综上所述,纠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偏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需要有理论的深度,又需要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作载体;既需要有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为基础,又需要解决群众认识中的种种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代际传承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大程度上是马克思主义在青年群众中的普及与传播,既需要广大青年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又需要广大青年到群众中去普及马克思主义。当代青年需要肩负起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使命。
[1]陈先达:《哲学是普惠的学问》,载《人民日报》,2017年6月12日。
[2][4][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502、11页。
[3]《中国共产党党章》,北京: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
[6][9]《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0、407页。
[7]黄楚新 商雅雯:《论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青年生活方式的嬗变》,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
[8]《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31页。
[10]《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载《人民日报》,2017年5月4日。
[11]黄志坚:《青年学》,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2017-10-15
张治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研究”(课题编号:2015YZD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任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