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促学生健康成长
2017-01-23朱艳
朱艳
摘 要: 对学生进行管理,需要艺术,让学生成长,需要管理者讲究手段。初中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从初中学生的身心特征上施以管理,达到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 润物无声 健康成长 策略思考 学生管理
在负责学科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领导还安排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学生的日常行为,相关班队的活动,班级的文化建设等,真正都比较负责任地管理好,着实需要动一番脑筋。对学生做到润物无声可以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润物无声地促学生成长需树立自身形象
初中学生都是13~15岁,说幼稚比小学生要好得多,说成熟与高中学生相比差一大截。对初中学生的管理,需要采用比较特殊的方法。首要的是以自身的良好形象为学生树立为学、为人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虽然是对相关干部的说法,但也完全适用于班主任。初中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班主任在平时的班务管理中,尤其在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形成上,班主任的形象良好,学生会主动地进行模仿,而无须再过多地发号施令。譬如我们要求学生书写工整,班主任在相关文字的呈现上就要给学生以工整的感觉。虽然不可能就比较完全地促使全体学生都工工整整地书写,但绝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再如学生中会经常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现象,在课堂上有些萎靡不振,我们千万不能以为那是学生在开小差。相反,要主动嘘寒问暖,如果情况不是非常紧张,别忘记课堂一结束,将其送往附近的诊所或者医院看医生,那么产生感激之情的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完全可能是一群学生。更主要的是不仅学生认为老师的行为值得点赞,而且众多学生会学着老师的样子对身边所有需要关怀的学生施以关怀。事实正是这样,所教学生中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有不少弱势群体,相当多的学生伸出热情而又温暖的手,使得诸多需要关怀的学生得到热情的关怀,一股股关怀他人的风气飘荡于班级乃至整个校园,处处充满正能量,使班级管理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二、润物无声地促学生成长需施以人文关怀
一个班级四五十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各不一样。据调查,我教的学生中有一些学生在单亲家庭中生活着,父母亲离异。不少学生的父母亲都在外地打工,他们随祖辈一起生活。这些学生显得比较孤僻,行为往往显得比较激进、冲动,经常会发生一些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现象,不少学生就是经常性地大事不多,小事不少。对这些学生,如果经常性的责怪或者是某种程度上的责骂,达不到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曾经遇到一名留守学生,因为经常得不到父母亲言语上的疼爱,爷爷奶奶对其管束相当严格,该生感到十分委屈,经常性将自己的委屈在伙伴们身上发泄。不是和伙伴们争吵,就是在班级上做些似乎无伤大雅的“恶作剧”,教师多拿他没办法。我对该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果真对其就是毫无办法?当然是否定的回答,我以为走进该生的心灵显得比较重要。我决定与其建立起比较理想的对话框。首先和其促膝谈心,多谈及该生的苦衷,多谈及父母亲外出打工的苦衷,多谈及祖父母对其严格要求的良苦用心。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多器重该生,给他以更多的关爱,使得该生能够在诸多场合获取老师所给予的温暖。在初中学习阶段,该生虽然远离父母,但由于班主任充当再生父母的角色,学生得到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关爱,在学习上奋起直追,在为人上严格要求,再加上其智能不错,之后考进重点高中。
三、润物无声地促学生成长需和谐的班级气氛
几十个学生组合成一个集体,个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学生之间经常发生这样那样的摩擦,致使班集体经常不得安宁,是司空见惯的。班主任都以为,好歹只有三年的时间,如果以学习负担甚至就是过重的学习负担压住学生,当学生被压得喘不过气时,不会犯上作乱。即使有个别学生,不理他,他也不可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班级管理实践比较有意义地告诉我们,秉承如此班务管理的理念是不正确的,也是行不通的。要想获取高效的班级管理,必须努力和谐班级气氛。其实班级学生之间所发生的些许矛盾,都没有任何根本性的利害冲突,完全就是些鸡毛蒜皮,但任其发展,会导致矛盾的激化甚至恶化。班级学生之间的矛盾,多产生于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病人气多,穷人理多,弱势群体往往是班集体不能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这些学生简单粗暴地压制,是永远也压不了的,而且越压越糟。鉴于此,润物无声地促学生成长还是需要从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入手。每接手一个班级,我都进行比较详细的摸底,找到学习困难的学生,找到生活困难的学生,找到具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分析,排出一般心理障碍的学生,排出具有较为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在摸底分析的基础上,结好学生之间的互帮对子,明确相互之间进行学习生活帮助的责任和和谐相处的具体要求。这样一对对学生就开始和睦相处,整个班级学生就在如此的和谐气氛中互帮互学着。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孩子们的名字叫“今天”[J].江苏教育研究,2000.4.
[2]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朱永新.享受与幸福[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