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美术教学浅见

2017-01-23赵燕

考试周刊 2016年103期

赵燕

摘 要: 美术老师要保护、指导学生的原创思维,自身要不断学习,给学生创造很多想象空间,课程设计要丰富,同时要注意农村学生美术资源不足这一情况。

关键词: 原创思维 创造欲 艺术细胞

农村初中往往因为班级少、教师忙而开不了美术课,也往往因为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或美术课不在升学考试之列使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不管何种原因,农村学生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城市学生相比而言,农村的学生接受美术课学习的机会少,从电脑、电视、电影、展览中接受美学教育的机会也少,野外艺术熏陶更是几乎没有。因此,农村学生一旦能被安排上美术课,他们更加珍惜那每周只有一节的来之不易的美术课时间。

我是一名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多年来,一直学非所教。直到2015年才有机会学有所教,尽管全校学生没有美术课本,但我还是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力求每节课求新求变。全校9个班,每班一周一节,我发现同学们都很珍惜这一周才有的一节课。在一年多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同学们的心情我颇有体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初一学生,他们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每当他们从课文中学到一点新东西,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记得上学期一节漫画课上,第一课时,我重点讲解有关漫画的基本特征及概念,同时欣赏一些典型漫画,漫画的搞笑幽默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与创造欲。第二课时,他们就表现出搞笑幽默的天分,如有一个学生画了这样一幅漫画1:蚂蚁与大象喜结良缘;2.第二天,蚂蚁提出离婚,理由是Kiss都要爬上半天;3:大象同意,理由是蚂蚁每次做饭连它塞个牙缝都不够。我知道他是根据蚂蚁和大象的故事改编的,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加上了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再如一个学生画了这样一幅漫画,1:一个学生问另一学生:“你的手机能上网吗?”回答:不能。2:再问:“能听音乐吗?”回答:不能。3:学生不耐烦地说:“你这破手机这也不能,那也不能,那能干啥?”回答:能把歹徒头上砸个大包!下课时,我把这些讲给同事听,他们笑得前仰后合,都佩服学生的幽默搞笑才能。

我们学校学生从小学就一直没有上过美术课,大家都没有美术基础,初中美术课本是循环教材,学校担心学生弄丢,一直没发课本。我一个人上全校美术课,考虑到学生都没有美术基础,三个年级只能都从起点教起。只要让学生感兴趣,拓宽美术视野,同时能够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修养就行。因此,我每周基本上的课都不一样,但是,这并不表示上课如走马观花,一些该讲的美术专业知识也要提一提,否则,如何提高审美水平?

农村学生很喜欢上美术课,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也由于和学生们接触的多、帮忙事务多而独享殊荣。学生的创作要求指导,学生的板报要求参谋,学生的书法要求指导,学生失败的痛苦要求分享。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要美术老师指导,墙壁要美术老师美化,橱窗里艺术天地要美术老师时时更新,因此美术老师成了学校名副其实的忙人。农村学生喜欢美术课,爱屋及乌,美术教师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喜欢的教师之一。每逢一周的开始,学生就会成群地围着美术教师问这问那:这一周我们班的那节美术课上不上呀?带什么工具呀?我上周的美术作业是优还是良呀?我画的麻雀像不像呀?我画的漫画搞笑不搞笑呀?等等,面对学生一个个充满纯真追求的笑脸,实在让美术教师心生惬意。当学生哪怕是只得到老师的一句表扬时,他们质朴的脸上也会浮现出长久的灿烂的笑容,上课更加带劲。

当前,教育战线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时期。邓小平同志早就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多次对来看望他的温家宝同志说,中国之所以培养不出尖端科技人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教育不重视艺术这门课程。钱老认为,艺术细胞高的人,他的想象力就丰富,这有助于科技研究。美国也曾有过不重视音体美课程的历史,但后来,通过研究发现,美国尖端人才没有俄罗斯多的原因就是美国科学家的艺术细胞普遍比俄罗斯科学家的艺术细胞低得多,所以现在美国就很重视艺术教育。有着这么多的经验与教训在前,我相信在不久,我们国家一定会把艺术的地位提高,那么对我们美术老师也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教好每个学生,上好每一节美术课,就成了美术教师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名农村的美术教师,应该懂得尊重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们,他们的头脑中没条条框框,不受什么规章和理论的约束,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对于学生们亲手创作的作品,美术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循循善诱,热情辅导,切忌给学生们泼冷水或武断的否定。对此,我有切身体会。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学生在漫画课上画了一幅反映老师和学生之间事情的漫画,主要内容是老师上课放了一个屁。作为同是老师的我,心里有点不舒服是肯定的。但是,我知道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他可能并没有故意要这样,可能觉得好玩,因此,我也没有批评他,而是侧面引导,让他认识到艺术需要高雅,而非低俗。学生幼小的心灵太脆弱,作为他的美术老师,这时哪怕给学生一点点污淖,恐怕以后就难以再轻易抹去了。

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高审美修养。教师只有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教师和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对学生们百般爱护下正确导向,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我们美术教师的责任,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是不可取的。尊重学生们的原创思维,认清学生们的潜在优势,把学生群体摆在主体地位才是搞好美术教学的必要途径。

以上是我的一点肤浅的看法。我相信在教与学中,通过不断充电、完善,我们农村的美术教学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三人行,必有吾师。在美术教学同行的启迪下,今后的美术教学一定会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