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中国武术思想之纲领
——从太极拳谈起
2017-01-23王德磊
王德磊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太极:中国武术思想之纲领
——从太极拳谈起
王德磊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 宁波 315100)
综合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专家访谈研究方法,从人们提及“太极”就会联想到太极拳,进而形成太极仅局限于太极拳这一认识现状出发,分析论证了太极思想并非仅仅体现在太极拳一个拳种之中,而是统摄整个武术体系的思想纲领的命题。
太极;阴阳;武术;太极拳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人们一提到太极,就会想及太极拳,将二者视为等同关系——前者只是后者的简称而已。然而,考察一下实际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太极原理并非只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太极拳也绝不是反映太极思想的唯一拳种。事实上,太极作为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实为统摄整个武术体系的思想纲领;而太极拳的出现,只是古人以太极思想论拳的一个典型例证(正所谓“太极是太极拳之理,太极拳为太极之器”),但并非唯一例证。武术用太极思想统摄自身技术体系,指导它的运动实践,是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本研究即拟从这一现象入手,对该论点进行分析论证,旨在厘清太极思想与武术和太极拳各自之间的关系,进而为人们积极地应用太极思想指导武术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1 “太极”释义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及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金木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可见,太极乃由无极而出,太极为天地未判之元气,是宇宙之本源。那么,何又为“无极”?“无极”一词最早见于《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太极。”《易经》中指出:宇宙的初始状态为混沌,用太极表示;混沌已经是“有”的状态,而在这“有”之前,即是一种“无”、“空”的状态,是名“无极”。由此可知,由无极而太极的过程,就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正如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
1.1 太极之本体义——气、无、理
传统对太极的解释,主要为三种,即气、无、理,其中汉儒郑玄把太极理解为气,“极中之道,醇和未分之气也”。唐代孔颖达继承了此观念,同时更明确地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韩康伯则把太极解释为“无”:“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南宋大儒朱熹则把太极解释为“理”:“太极,理也。动静,气也。[1]”
以上对“太极”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把太极视为宇宙的本源或本体的意味,清初易学大师胡煦在明确太极的本源与本体的地位基础之上提出“太极为万物之所由以生;太极不可以有、无论;太极有发用之能。”即太极不仅仅是宇宙意义上的天地万物之本源,而且是本体意义上的天地万物之本体。太极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后依然发挥着生化天地万物的本体作用。
1.2 太极之发用义——阴阳
太极作为一种“有”的状态,仍然呈现的是一个整体的轮廓。但中国传统哲学认识中,有一种经典的“两面观”认为,任何一个事物的整体,都是由阴和阳两个对立统一的方面构成,即所谓“太极生两仪”。这是辩证统一思维能够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根本条件,“太极是阴阳的统一体,用立体圆来体现。阴阳在圆统一体中相互对持,相互转化,相互弥补,相辅相成,构成了世上万事万物的总规律”[2];就太极拳来说,“太极拳名为太极者,盖取法于易经阴阳动静之理,盈虚消长之机”[3]。阴阳如何化生?《周子全书》卷一中言:“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可见,阴阳与其说化生,无如说在太极这一“有”出现的那一刻,此两个对立的方面,已经统一地存在于太极这一整体之中了,正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
阴阳既是构成太极这一整体的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太极思想得以被人们用来指导具体事物之生生变化的“桥梁”。因为,太极思想的运用,在于反映事物生生变化之规律,而“阴阳”,则是对这一规律的最高抽象和概括,是太极本体在天地万物中的直接体现,是太极本体大用的实际执行者。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日新月异的不断发展,本源在太极,而直接动力就是阴阳之能。如《素问》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宋代大哲张载将“太极”释为“一物而二体”,并指出“二体者,阴阳也”;周伟良教授则指出:“阴阳学说是中国哲学有关世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关联点, 它与太极、四象、五行、八卦一起, 共同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哲学框架”[4]。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太极与阴阳的关系,看作是体与用的关系;前者为体,后者则是前者与世间万物相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或称方法论。
阴阳之中,阳代表了一切与“动”具有相同属性的方面,如刚、硬、疾、开、攻等等;而阴,则代表了一切与“静”具有同一属性的方面,如柔、软、缓、合、守等等。与此同时,阴阳思想作为“对立统一”辩证思想的最高抽象,由它,又衍生出无数个具有相同属性的范畴,如刚柔、虚实、动静、缓疾、起落、开合、蓄发等等。这些具体范畴,一方面用来描述事物所存在的状态,即每一个独立的矛盾体,都是由两个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反又相成的部分构成;另一方面,又具有用来指导事物运作实行的方法学意义。如《周子全书》言:“故曰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立人之道曰仁曰义”,文中的“道”,就具有典型的方法的意思;而这道之方法运用,无论在天在地在人,都逃不出“阴阳”统摄下,既对立统一、相因相待,又互转互换、相反相成的运化关系的范畴。
综上:太极即体即一,一分为二为阴阳,亦即太极即阴阳;同时,阴阳即用即二,太极思想的具体运用,是通过阴阳——这一代表着中国古代辩证法最高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得以坐实的。
2 太极思想之于中国武术
2.1 太极思想之于太极拳
众所周知,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发展至成熟鼎盛时期,出现的一个“集大成”式的代表性拳种。太极拳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武术中占据如此重要之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从文化属性而言,相较其它拳种,它更为全面地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于自身从技术到理论到价值旨奥的建设之中,堪称中华传统文化的“全息影像”。
我们知道,不同于古代以宽泛驳杂内容构成的各种武技活动,拳种是近现代意义上武术的主体构成[5]。而任何一个能够得到业界公认的拳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拳理支撑。这理论或是从兵法学的角度,对该拳种独特攻防运用方法的直接概括和总结;或是借助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个思想观点论拳。而太极拳,既是对前者“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策略的运用,又是后者的一个典型“案例”。
太极拳之所以具有典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它是将中国传统哲学之“太极”思想,最为“天衣无缝”地运用到拳理阐发中的一个拳种。太极拳经典著作王宗岳之《太极拳论》,是每一个习武者都耳熟能详的武术著作。虽然该文仅寥寥千数字,但却把太极思想指导拳术练习以及攻防运用的方法,阐述的全面生动、精微得当。如开篇借鉴宋代大哲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的理论观点,提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和“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的太极拳创生及劲力运使之总纲领;根据“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的事物推演化生的思想方法,由无极而太极而阴阳,继而又派生出了象征着五行和八卦的“八门五步”(合称“十三势”)的太极拳技术架构。
②太极拳是理论体系最为完备的一个武术拳种。太极乃为儒、释、道三家所公认的中国哲学的至高范畴。它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而且,其本身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思想逻辑体系。因此,太极拳系统地借用太极思想论拳,在武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武术领域的太极拳之所以被称为‘最高境界的格斗术’(2011年7月29日CCTV-10的探索发现栏目播放‘最高境界的格斗术’太极拳),正因为该拳种的技击思想得到了太极哲学思想的全方位指导”[6],田金龙则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太极哲理的融入对以往拳学进行了一场革命性的重整,经此梳理,武技中的功法、技法和动作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由此引发了武技‘质’的变化。由于这一变化的诱因是太极哲理,故称这样的拳术是太极拳”[7]。虽然下面将要述及其他武术拳种都程度不同地借用了太极-阴阳思想,以指导本拳种的理论建构,但大多仍仅停留于宏观指导的层面上,且散碎无统计;而太极拳则可以说无论从宏观的思想指导,中观的方法运用,还是最微观的技术体系构建方面,都全面贯彻了太极思想的内涵。
③近代以来太极拳的崛起,为其具有典型意义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太极拳在明清开始流行[8],民国时期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式的大发展大繁荣态势;进入当代社会,则在各种社会作用的共同推动下,一跃而成为众武术拳种之魁首。当代“太极拳已经成为武术项目中参与人数最多,参与国家最多,有独立的赛事,各种形式的年会,学术会议最多,潜在学习人数最多等等的拳术。甚至国内外武术爱好者更是把太极拳与武术当作两个体育项目”[9]。太极拳的崛起,既与上述系统地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运用于自身体系的构建,从而更具有所谓的“文化性”有关,同时也得益于它符合了近代以来、特别是进入到现当代社会,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女性和体质较弱群体)的健身养生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世界范围内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达3亿人之多,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武术拳种都无法比拟的;而“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倚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乔晓光语),正是由于太极拳在当代语境中拥有最大数额的受众,反过来也促成了其在整个武术拳种大家族中典型地位的获得。
2.2 太极思想之于其他拳种
运用太极思想论拳,是否仅局限于太极拳一个拳种?在其他武术拳种中,是否也存在这一现象?下面我们多方纵横举例证明之。
——先秦时期,庄子较早地使用阴阳思想描述技击制胜之道:“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越女论剑》云:“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
——明俞大猷《剑经》中强调:“阴阳要转”,“更有阴阳诀,请君要熟记”,“转阴阳不可太早,临时一下乃不费力,明之明之”,“棍提起手阳,杀去及打去俱手阴,阴阳最要识透”;程宗猷《少林棍术阐宗·总论》中言:“出手为阳,收手为阴”;《峨眉枪法·攻守篇》中说:“攻为阳,守为阴。降枪倒手,阴中之阳;鸳鸯扎法,阳中之阴。阳中之阳,连扎带打,攻守均堪;阴中之阴,和枪倒手,龙不两着”,在“少林寺短打身法守拳谱”篇中指出:“人一身停立之间,须要配合阴阳,方知阴来阳破,阳来阴破之妙”,“故法有彼静我乱,彼乱我静,静中有乱,乱中有静,此取胜之妙用,学者当体认也”;在《耕余剩技》中则总结道:“枪法亦不过二手持以阴阳,一仰一覆运用而已”。
——清吴殳在《手臂录》中曰:“练封闭时,两手阴阳互转,则机活而法圆”;张孔昭撰、曹焕斗注《拳经拳法备要》中,多处提及阴阳变化在技击搏斗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妙用之法有生动的阐述,如在“周身秘诀十二项”篇“手第六”节讲到:“身之围护者手也,要轻松圆活,刚柔相济,上下前后左右相顾。左上则右下,右上则左下……,更变阴变阳之妙,长短伸缩之玄”[10],这与太极拳谚中讲到“手”之运用时的“避免双重之病。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杳,而左已去”,在运用阴阳虚实之妙上,是何其相似!
——关于由太极思想而衍生出的诸如“引进落空”、“避实就虚”、“顺人之势,借人之力”等武学思想,也绝非太极拳所独有。如在《拳经拳法备要》之“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篇“其九则”中讲到:“彼来入外门,则接之;入内门,则连而应之。其不可攻者,顺而变之;其不可变者,则佑而换之,皆机字之玄也。识破机字,方称上等法字”[10],在“审势”节中:“与人对敌时,总要攻其空处……,能攻空处,则敌人无所用其力,自能百发百中,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10], “借力”节中:“敌人进来之时,凶狠难挡。而我须两眼认清。或用躲、或用闪。借其势以跌之。所谓见势因之,跌更奇也”[10]。类似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烦举。
——《少林拳术秘诀》把武技分为上、中、下三乘,而其划分的尺度,也是刚柔相济——上乘者,“运柔而成刚,及其至也,不刚不柔,亦刚亦柔”;中乘者,“偏于刚多柔少之弊……,强使力气,刚柔无相济互用之效”;下乘者,“野蛮粗劣……,既昧于呼吸运使之精,复不解刚柔虚实之妙”。因而提出:求得刚柔相济,乃传统武术训练的根本要津[11]。这与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关于太极拳习练境界之“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是妙手”的相关阐述,是何其相仿。
——“八卦掌的掌法原理遵循《易经》之“八卦理论”,通过八卦与丈的演化和八卦卦象来制定步法、掌法、身法等,以八卦图作为技法理论,体现了阴阳相生、奇正相生、八卦相荡的变化特点”[12]。
——螳螂拳在梁学香的《可使有勇》中这样被记载:“昔者王朗老师,作为分身八肘,乱接、秘手,但论虚实刚柔,其妙无敌”。
——查拳强调动迅静定,行如风,站如钉,在迅速技击对手的同时,又能突然静止而定。华拳,势正招圆,形健劲遒,气脉连绵,阴阳分清,势势连贯等,动作强调进如风雨,退若山岳,按照攻防进退、动静疾徐等规律运动[13]。
——番子拳拳理道:“夫番者,更也,转也。拳之起动,其劲由阳而阴,阴阳更转。拳之往复,其法因机更向,因势转换。其变化多端,鬼神莫测者,盖由‘番’之所出也”[14]。
——形意拳宗师郭云深言形意拳之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法云:“明劲者,即拳之刚劲也;暗劲者,拳中之柔劲;化劲者,即炼神还虚,亦谓之洗髓之功夫。其中明劲为小学功夫,暗劲为大学之道,化劲为最高境界”[15],从阴阳思想审视,明劲即刚劲属阳,暗劲即柔劲属阴,而最高境界之化劲,则是刚柔并举、阴阳结合最为恰当之状态。
……
通过上述多家拳种对太极之“阴阳”思想运用的举证,足以看出,太极思想绝非太极拳一家拳法的运用,而是中国武术拳种所通用的一种攻防技击理念。而且,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体贴,往往越是理论成熟的拳种,对太极思想的运用,越是自觉和自然。笔者认为,这决非是一种巧合,而恰恰是各家拳种的实践者们,在进入到较高层次的实践阶段时,对“拳法阴阳”客观规律的一种“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式的集体洞察、识见和把握。此外,从理论上相互借鉴、融合的角度分析,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指导应用功效的“太极”思想,一旦被一家拳种采而用之,便很有可能通过口头言说和文本案头的方式,蔓延传播开来,被其他拳种所接纳和采用,从而使“太极”思想在众多拳种的理论表述上,逐渐地形成了“集体确认”的局面。
所以,正所谓“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藏柔方为坚”,这种在太极——阴阳思想统摄下,衍生出的“刚柔观”、“虚实观”等等诸如此类的对立统一范畴,是中国武术任何一个拳种体系所追求之理想境界,而非仅限于太极拳一个拳种领域之内。这正如何胜保等在《融摄与对话:〈周易〉哲学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影响发微》中所总结的:“中国传统武术也正是吸收了《周易》阴阳哲学观,使‘手眼身法步’的外在表现与‘精神气力功’的内在传意协调统一起来,实现了中华武术文化意识的思想理念与外在的形体结构相生相承,由此形成了中华武术文化特有的理论体系。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以《周易》阴阳哲理作为指导思想而形成的技法印证了古代东方哲学思想,以阴阳哲理来解释武术万变之法,使传统武学文化与古代哲学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深刻彰显了《周易》哲学思想的文化烙印”[14]。
3 “阴阳合德”:太极思想统摄中国武术的根本方法
周伟良教授在述及传统武术训练的“阴阳互济,天人合一”原则时指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有关世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关联点,它与太极、四象、五行、八卦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框架,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关于‘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思想纲领’”[11],并由此进一步提出:“对于传统武术而言,阴阳学说是一个根本性的思想支柱,明阴阳则是一种习武原则”[11]。
太极生阴阳,阴阳由此成为万事万物都具有对立统一、消长平衡矛盾关系的抽象表达。那么,阴阳是如何具体引导事物矛盾关系的转换的呢?换句话说,事物要想获得最有效的发挥,应该如何运用阴阳理论呢?众所周知,“道”乃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概念范畴。道者,“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事曰理,在拳曰劲”(孙禄堂《拳意述真》),从古至今,人们无不是将其作为宇宙大化运行的根本规律,并在“天人合一”思想关照下,延伸为一个人一生追求的至高境界。而对于如何达到此境界,先贤则给出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经典概括。可见,任何事物要想达至最高境界,即“得道”,就必须保持阴阳的平衡,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即达“合德”之境(《系辞·下》指出:“阴阳合德,刚柔有体”,“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以“阴阳合德”思想来看武术的构成体系。我们知道,武术有内、外家之分别——暂先不去管这种划分合不合理,至少这种说法在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内外家中,外家以少林拳为代表,风格主刚主快主直;内家以太极拳为代表,风格与外家正相反,主柔主慢主曲;二者相合恰是一对“阴阳”。武术的至高境界,既不是外家讥讽内家的“打太极拳状如摸鱼”、“不济实用”,也不是内家嘲笑外家的“得其(内家)一二,便足以胜少林”的“二律背反”式的相侮相克,而是内家与外家“兼练各家”、“互为补充”、“互为证会”的相生相成,是阴与阳的辩证统一。只有达到亦刚亦柔、亦快亦慢、亦直亦曲的武术境界(阴阳合德),才能称得上上乘。这与陈鑫所言“五阴五阳是妙手”是一个道理,只不过,陈氏认为只有太极拳中存在这一规律,则不得不说是一种视野上的偏弊。
此外,《周子全书》言:“故曰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立人之道曰仁曰义”,由此可以看出,太极实乃天、地、人三道之理。这也正是武术界提出“拳道即天道”、“以武证道”等武学思想的理论渊源。我们知道,武术由各家拳种构成,拳种的基本构成要素乃拳势,即每一个独立的动作招势。受太极之阴阳思想的影响,武术之每一个拳势,也都包含着具有辩证统一关系的两个方面,如攻防、刚柔、虚实、疾缓、迅定等等。显而易见,武术拳势这些动作属性的规定,并非是出于武术先贤的凭空创造,也并非是偶然为之的机缘巧合,而是运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对太极之阴阳合德观这一思想方法的借鉴和迁移利用。
武术又分单练和对练两种形式,亦即传统拳家所谓打拳分知己、知彼两层修炼功夫。单练时,每个动作都有虚实、动静、疾缓、开合的要求,均为符合动作攻防属性的规定;对练时,这种“攻防”属性规定下的各种动作要求,又扩大为两个人之间完成,对方进攻,己方防守;对方一动作表现为实,己方则应以虚势招架引化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可见,攻防既可以是个人演练的动作属性规定,也是对打之规定。而这些,都是从微观层面,对太极“阴阳合德”思想方法的生动呈现和完美诠释。
综上,太极即体即一,一分为二为阴阳,阴阳即用即二。太极思想的运用,是通过阴阳——这一代表着中国古代辩证法最高范畴的方法论体系,得以实现的。虽然太极拳是以太极思想论拳的典型代表,但太极思想绝不仅仅局限于指导太极拳一家拳理构建和技术运用,而是普遍地存在于武术各家拳种流派的理论言说和技术实践之中,它是一条统摄整个武术体系的思想纲领。“一阴一阳之谓道”理念下的“阴阳合德”,乃太极思想指导中国武术的根本方法;它作为一条具有方法论性质的技术运用原则,指导着武术拳种从理论到实践层面的具体构建,引领着武术本体从实践到理论的发展方向。
4 太极思想的当代价值
“太极思维”是一种重整体、讲分合、重变化、以阴阳对待统一的系统的辩证思维,其中蕴含了合和、立人极、诚等宝贵的哲学思想资源,不仅对中国哲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始终贯彻于当代的社会建设思维中,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太极和合”思维虽然承认矛盾与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但认为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事物的矛盾对立,而是事物之间的包容与妥协、共存与共容,这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太极和合”理念对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创建和谐世界具有文化凝聚力作用,同时具有化解社会矛盾和平衡社会关系的引领价值以及实现多元文化融合的创造发展价值。另外,太极思想中蕴含的哲学内涵也有利于矫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太极反映出来的“中庸”、“适欲性”、“和谐”、“百折不挠”等思想正好对成长于大众文化思潮下大学生的种种思想滑坡现象给予补益。
[1] 赵中国.本体与发用:胡煦太极本体论研究—兼论其论域中的理、心、气[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26-33.
[2] 乔玉成.象思维: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方法学之维[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5):3-11.
[3] 徐意坤,高峰.太极拳技击中的“物理”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4):380-384.
[4] 周伟良.简论传统武术的思维方式[J].社会科学论坛,2007(6):36-46.
[5] 刘文武.武术基本理论问题反思[J].体育科学,2015,35(3):20-29.
[6] 杨建营.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名称之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5):572-577.
[7] 田金龙.太极劲技理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0.
[8] 徐伟军,李英奎.太极拳理论与方法的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9):1-4.
[9] 谭作军.从武术功能演化看武术之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0,7(1):3-5.
[10] 马力.中国古代武学秘籍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0,55-56,56,60,62,58.
[11] 周伟良.传统武术训练理论论绎[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00.
[12] 周伟良.中国武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14.
[13] 刘鹏.武术与《孙子兵法》相通性的探究——以番子拳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4(2):44-46.
[14] 张荣时.少北武术拳术概论[J].中华武术,2004(12):52-56.
[15] 杜晓红,李强.对《周易》与太极拳内在联系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29(2):57-60.
Tai Chi: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Chinese Wush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ijiquan
WANG De-lei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Ningbo 315100, China)
Comprehensively using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historical analysis, expert interview, form the cognitive mode which is that people immediately think of Taijiquan as a mention of “Tai Chi”, and furthermore think that Tai Chi is limited to Taijiquan,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that the idea of Tai Chi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aijiquan, the fact is that it is the thought outline which controls the whole Wushu system.
Tai Chi; YinYang ;Wushu; Taijiquan
2017-01-08
王德磊(1983-),男,山东德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武术理论与方法.
1004-3624(2017)05-0107-05
G852.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