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业”还是“创富”:互联网带来机会还是损失?

2017-01-22万建峰

浙江化工 2017年12期
关键词:马车夫失业汽车

万建峰

“失业”还是“创富”:互联网带来机会还是损失?

万建峰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 浙江杭州 310018)

阐述了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特别对于互联网对市场、行业的深刻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着重阐述了这个时代颠覆性影响的特征,以及我们必须清醒面对和应对的方式。

互联网;跨界;产业升级;颠覆式创新;共享经济

传统产业+传统做法,在新技术的大潮下,结果肯定是倒闭和失业,其实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就像汽车普及的过程中,马车和马车夫为了抵制汽车,也举行过声势浩大的罢工,甚至当年还有人预言,用户永远不会选择汽车,因为汽车带来一个可怕的副作用,那就是车祸!汽车在发明以后的普及过程中,也遭遇到了来自用户、政府、交通行业(比如马车和马车夫)的限制和强烈抵制。

历史不能重演,但惊人的相似。百年之后的共享汽车在快速扩张过程中,Uber(优步)和滴滴快车分别在美国和中国都遭到了出租车司机的抵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冒着违法的风险,当然,Uber在受到传统抵制和深陷官司,这样的情形不断在丹佛、芝加哥、华盛顿等各地上演;在伦敦和巴黎,愤怒的出租车司机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抗议Uber抢了他们生意,而优步对策是立刻宣布当地Uber打车免费。结果打不到车的居民只好纷纷下载Uber打车软件,罢工居然变成了Uber的免费推广,Uber就是在这样的抵制状态下,依然疯狂扩张。

因为变革往往不来自行业内部,也不来自于消费者,所以我们不能仅限于迎合用户的需求,而是要超越用户的需求,挖掘出他们内心最深层的需要。但是,新技术确实也带来了传统行业的困境,那么互联网到底带来的是机会还是破坏?

1 现在:技术持续发展带来的机会都是颠覆性的,关于汽车,有以下的预测

你的第一辆自驾汽车:2020年左右,你那时就不想拥有自己的汽车了,因为那个时候,你的手机会帮你安排一辆车,它会出现在您所在的位置,并自动送你到目的地,结果是自己不需要开,不需要停放车辆,您只需支付路程费,你可以一边坐车一边办公或者娱乐。

你不用考驾照:那个时候,没人考驾照,也不需拥有自己的车,也就不用车库和年检维修。

你不用买汽车保险了:智能自动驾驶,将改进到1000万km一次事故,每年将拯救100多万人的生命,目前全世界每年死于车祸的人120万,每10万km就有一次事故。保险公司将有大麻烦,因为无事故,保险费将便宜到现在的1%,他们的汽车保险经营模式将消失。

你不必买昂贵的城市住宅了:因为车辆总数变少,只需要现在5%~10%的汽车;现在的停车空间可改造成公园和住宅,城市空间会极大改变;同时,工作和学习的就近原则发生改变,因为那个时候,太阳能普及,交通成本极大降低(请问,石油公司那个时候会干嘛呢?路上仅存的几个加油站,是不是很像现在的路边无人问津的邮局投信筒呢?),因为如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有效地工作或即使你上下班路上也同样很具有生产力,人们就会搬出城市,住到郊区、农村去,甚至不用到指定地点上班,它将改变每座城市,房地产价值会发生变化,试着想想,有没有可能那个时候市中心的房子反而无人问津呢?一旦太阳能和电动车将成为主流,城市将更清洁和更少嘈杂,且更便宜。

大多数传统的汽车公司试图改进及建造更好的车(恰如当年汽车出来之前,大部分马车公司考虑的是改进马车和找到更好的马车夫),可能会导致破产;而高科技公司如特斯拉、苹果、谷歌则以革命性方法,把电脑建在车轮上成为交通工具,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妨再进一步想一下,这个过程会推进多少行业的深入发展,比如说化工行业、材料行业、通信行业、能源行业和环保行业,会产生多少新的产业机会和工作岗位。

2 将来:如何适应科技发展,并找到自己的机会

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个人应该如何应对并找到自己的机会呢?说到底,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人失业也会有人创富,那么到底是机会多,还是损失多呢?

再讲一个身边的餐饮案例,我们来看看“饿了么”如何满足潜在需求并创造工作机会:如果你一个人在家,工作或者娱乐正忙;抑或夏天太热、冬天太冷,你懒得自己做饭,也不愿意出门吃饭:5年前:你要么在家里胡乱吃一点,比如吃一包方便面,或者压根就不吃,权当减肥。现在:你会打开手机app饿了么,通过附近的送餐服务来找到你想吃的东西,一般情况30 min之内,送餐员就会带着你需要的餐点,就会敲响你的大门。

这个过程,说明通过手机app的送餐服务,满足了用户大量的潜在需求,而这种潜在需求,在过去的商业环境下,往往被压抑了,说到底,不是因为用户不想吃,而是因为用户能吃到她想吃的东西的过程太繁琐,或者说,找到这个食物的门槛太高了,以致于在传统的商业环境下,用户不得不放弃了。

其次,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这些潜在的需求为精准的匹配和满足以后,带来了多少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饿了么”有许多送餐的年轻人,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群体,创造着自己的职业价值。

“饿了么”的服务现已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用户量超过4000万,加盟餐厅近50万家,日交易额突破1亿元,日订单量突破330万单。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体现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是带来了数以百万的就业岗位,不论是求职者还是餐饮从业者本身,都成为了餐饮新业态发展的受益者。

“饿了么”作为平台型企业,不仅自身直接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还带来了大量的间接就业机会。

北京的萝卜白菜餐厅的即时配送团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12年,老板曹阳和朋友开了这家餐厅,为了完成外卖配送任务,他招聘了5名配送员。不久后,外卖订单增长很快,让这个小团队忙得不可开交,于是曹阳把配送人员增加到10余人。

接着又有一个矛盾出来了,在高峰期,自己的配送人员不够用,但在低谷期,自己养的配送人员都闲着,能不能不用自己养人,让任何时间段有时间也愿意帮店里送餐的人去送餐并参与分利呢?

答案很快有了:2015年11月,饿了么即时配送推出“蜂鸟众包”,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满足各种细小的即时配送需求。“共享经济”的概念由“饿了么”率先引入外卖领域。短短四个月,全国数十万人就加入到众包配送的行列中,随着整个社会对于共享经济认识不断深入,这样的即时配送就业岗位还在不断增加。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给了年轻人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科技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人在丢了工作,为什么?正如汽车的发明会让马车和马车夫丢了工作,马车夫一定会说,汽车不是个好东西;但汽车又带来了众多的岗位,比如驾驶员、修理工,更不要说大量的汽车产业制造工人和背后的技术研发人员;汽车的发明,为人类带来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这个产业目前还是我们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正因为汽车的普及(请注意,重点不是汽车的发明,而是福特把汽车的使用降低到普通中产阶级家庭都可以购买),才进一步让美国的房地产真正进入了新的发展高度。

这就说明,互联网等新科技带来的,不仅仅是落后产业的消失,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变形到转型的过程中,挖掘了用户的潜在需求带来的原行业的增量,更重要的是,还会带来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 未来:应该如何迎接人工智能并更好地融入全球发展

30年前,如果你自己不会做鞋子,不会给宝宝打毛衣,不能做几道可口的饭菜,那可能在旁人眼里你基本上算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那些有手艺和资源的人,算是那个时代和社会有能力的人,比如驾驶员、木匠、技工,特别好的比如采购员、销售员、记者、税务、银行、电力、石油、电信员工等等。现在,会不会做鞋子、打毛衣,会不会做菜、搞卫生,已经不是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标准了,因为所有的这些事情,社会分工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以致于在城市里面,如果你还在自己做鞋子穿、自己织毛衣,可能是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

现在中国社会,特别是学校,如果一个人数学差点,外语不太好,就是再能干,基本上也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学生,最好还有驾驶执照,还有一堆资格证书;不过未来这些标准会不会也发生变化,甚至会遭到舍弃呢?未来评判一个学生的标准会不会没有成绩、没有CET、没有雅思和托福呢?未来可能5~10年,你的算术能力、你的外语能力,会不会就像几十年前的做鞋能力,已经不重要了呢?

李开复说过:“未来10年,翻译、记者、助理、保安、司机、销售、客服、会计、交易员、保姆,这些职业中的90%从业者会被机器人取代”,甚至今天的热门职业软件工程师,也会被机器的模块化编程取代。

技术的迭代,让我们大学书本里的知识变得一文不值,那些书本知识拿到今天可能连工作都很难找到。

计算机曾经是一门学科,也是技能岗位,而现在是日常生活:70岁的大叔大妈都知道上淘宝买便宜货,用微信语音和视频与外地儿孙对话不要钱;小学生都能熟练地打字,写写网络文学;有几亿人春节用手机抢红包,最多的新闻和消息来源于微信朋友圈,坐在一起不说话手机打王者……

驾驶技能曾经是一个岗位,一个专业,现在是一种能力,一种职业,未来只是一种机器的功能;

外语能力曾经是一个岗位,一个职业,现在是一种能力,未来只是机器的一个功能;

机器语言的翻译能力会取代同声传译和速记,人脸识别会取代保安,机器写作会让记者另谋职业。

美国作者平克在《全新思维》中写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右脑时代”。在知识力减弱的趋势下,未来精英是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这些新精英阶层的共性,是线性思维跳到创造性思维,6大能力模型出现: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

曾经有人从欧洲回来后问了我两个问题:

(1)老外的数学为啥那么差?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

(2)他们数学那么差,为什么他们的技术在整体上还领先我们东方,比如计算机行业,为什么还是他们设计的AlphaGo打败了我们人类的围棋世界冠军?

我是这样回答的:在冷兵器时代,一个花了20年练就了“金钟罩,铁布衫”功夫的人,就是一个行走江湖的高手,但如果他恰好遇到了火器时代,那么一把200元的步枪就可能要了他的命。

我们现在拼命学习并互相攀比的 “学习成绩”,有没有可能立马成为过去和历史的标准?我们更加应该想一想,不远的将来,什么才是重要的能力:到底是“学习成绩(功夫)”还是“利用工具的能力(会用一把步枪)”?

4 结语

综上所述,既不能做“马车夫”,更不要沉迷于练“金钟罩,铁布衫”,快速拥抱变化,你不仅不会失业,还会成为一个创富者,这个里面谁的机会最多?那就是现在不断成长的年轻人。

1006-4184(2017)12-0052-03

猜你喜欢

马车夫失业汽车
失业保险金领取使用指南
失业预警
汽车的“出卖”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少妇帮夫改骄矜
徐悲鸿向马夫赠“马”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骄傲的马车夫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