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服务创新创业主体的研究
——基于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实践
2017-01-22丹等邵武杰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辽宁沈阳110168
邓 丹等邵武杰(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8)
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服务创新创业主体的研究
——基于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实践
邓 丹等邵武杰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辽宁沈阳 110168)
通过对我国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服务方向及内容的梳理,结合新一轮创新创业的特点和对科技情报服务的需求,分析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对创新创业支持的方向,并结合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面向创新创业主体的业务活动开展,探讨我国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在创新体制机制转型发展、科技智库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盘活科技情报信息资源、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知识化应用服务创建品牌产品提供等方向的未来发展路径。
公益类科技机构;科技情报机构;创新创业;服务大众;服务转型;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是我国信息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骨干力量,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情报支撑、为企业发展提供情报服务、向社会提供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机构。在创新创业浪潮下,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如何发挥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在助推科技创新、全民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服务模式,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对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 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服务方向及内容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第一批科技情报机构成立至今,已经形成了以国家部委和省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市三级为主的科技情报系统,隶属于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开展不同层次的科技情报服务[1]。目前,大多数综合性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均为公益性科研机构性质,主要服务方向及内容逐渐演变成以下3个方面:一是为政府和决策部门提供战略情报研究服务和决策、管理辅助服务,包括围绕科技决策的情报研究、战略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科技项目管理、科技统计、科技信息网建设、科技宣传等。二是进行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建设,为社会提供公益性科技情报服务,特别是要为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创新提供文献情报和科技查新服务等。三是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包括面向企业和市场的咨询服务、产业竞争情报研究[2]。政府和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决策和实施者,一直以来都是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提供情报服务的主要对象。然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进一步拓宽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科技情报服务范围,为创新创业提供高水平情报产品服务,也将成为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未来发展的业务之一。
2 新一轮创新创业对科技情报服务的需求
在新形势下,创新创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覆盖及其技术的日趋成熟,促进了商业模式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催生了线上与线下共创众创的局面,以传统方式进入市场的难度增大。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创业门槛与成本,为创业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和资金上的支撑,推动新的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3]。因此,创新创业主体需要更加及时、准确地掌握产业及技术的发展情况和竞争态势,了解技术、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潜力,科学、客观地判断和评估科技成果以及创新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另外,创新创业主体还需要熟悉政府创新创业的政策信息、相关政策解读以及实施效果,降低风险,提高创业成功几率。
然而目前,我国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主动为创新创业服务的意识普遍缺乏,各项工作开展还是围绕政府部门科技工作需求展开。面向创新创业开展的工作服务,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瞻性和预测性不够深入;科技情报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运用不多,研究成果的质量、水平以及反应速度仍需提高;对以农民工为代表、量大面广的草根创业者,缺乏通俗易懂、科学实用的情报信息产品服务。
3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服务创新创业主体的业务实践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批科技情报机构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辽宁省的科技情报研究中心、科技文献中心、科技信息检索与咨询中心,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资源最多、实力最强的科技情报机构。近年来,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在科技情报业务拓展,创新情报研究方法、完善情报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3.1 改变传统科技资源服务模式,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咨询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各类信息爆炸式增长,大量的信息在给创新创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信息和数据的泛滥。面对海量信息,创新创业主体只有对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整理,才能从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与省内各市情报机构、产业基地联合开展“辽宁省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为省内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咨询服务,促进政、产、学、研有机结合和成果转化,实现了科技情报从传统文献信息提供向知识化应用服务的转变。与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沈阳农业大学陈温褔院士的研究团队组建了“钢铁轧制技术联合情报研究室”“水稻育种技术联合情报研究室”,为科技、人才和企业市场对接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除了传统的文献传递外,该平台主要针对辽宁省产业发展情况提供地方特色产业分析报告、战略新兴产业报告、数控机床专题报告等产业发展态势分析、全球企业产品信息、专利信息等,为创新创业主体了解行业形势、市场规模、发展潜力,为其找准切入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目前,“辽宁省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访问量累计达107万余人次,原文传递量达百万余篇。
3.2 拓宽科技情报研究领域,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产业竞争情报服务
根据市场环境、市场主体、技术产品等信息,从战略角度出发选择可入领域和区域是创新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不断加强和拓展服务于自主创新和市场营销的竞争情报研究,构建了辽宁省竞争情报服务平台,通过文献、专利、企业、行业、政策、专家等8大数据库为创新创业提供竞争情报信息。情报服务平台围绕辽宁省“十三五”重点发展的9大领域,形成“信息类、数据类、报告类、服务类”4大资源产品,提供行业研究、企业咨询、决策咨询、专利服务、科技查新、科技评估、科技翻译等9种情报定制类服务,实现科技调研报告、专利分析报告、产业研究报告等多种情报产品公开和共享使用,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产业竞争情报服务。
3.3 开展线上线下联动,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对接服务
提高创新创业主体对技术支撑及公共服务应用及获取能力,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对接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了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体中个人居多,分布散落的局面,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按照线上线下同时发展,以线下对接活动宣传推广线上功能,以线上功能带动全省技术转移的思路建设辽宁省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搭建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从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政策、科研条件、科技合作交流、众筹、众创、创新人才等方面,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机构信息、政策宣讲和解读、基础研发服务、科技企业孵化器信息、全省科技专家信息及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相关信息等。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类金融、税务、法律、专利等中介机构提供宣传展示自身服务能力的渠道,同时也为科技成果拥有者和具备一定科研实力的单位、个人以及研究团队提供科技成果、科研实力展示,促进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有效对接。辽宁省网上技术交易市场平台专家信息数据库已存录专家1.2万余人,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录入企业信息5000家,发布各类成果及需求信息3000余条,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对接平台。截至目前,共有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等会员5711家,先后发布专家信息11171条,科技成果2374项,技术需求620多项。
3.4 扩大科技情报服务网络覆盖面,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信息推送服务
探索构建及时有效、智能化的科技情报服务推送系统,为创新创业主体提供科技创新资讯,扩大科技情报服务网络覆盖面,提高科技情报知识普及率。针对科技情报服务在创新创业尤其是草根创业者或者初次创业者群体中普及率较低的状况,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开展新型文献服务推广应用模式,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即“辽宁省科技文献服务平台”,为不同用户提供手机微信推送的文献需求服务。建立了辽宁省科技系统微信公众账号“科技辽宁”,加大科技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服务类系列公益性培训,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提升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4 加强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为创新创业主体服务的对策建议
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服务创新创业的业务实践,笔者认为面对信息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改变,我国公益类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应该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不断拓展新的业务范围,扩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科技情报服务转向面向科技创新的综合情报服务。
4.1 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情报机构为创新创业服务发展
深化公益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科技情报机构向全社会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能,促进科技情报机构服务机制从政府发力转变为市场主导,建立面向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大众,为经济科技服务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国家、省、市三级科技情报机构间联动发展机制形成,实现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通过建设科技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创建科技情报工作的开放、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提高科技资源的整体利用效果。
4.2 加强科技智库建设,提高科技咨询服务能力
创新软科学研究模式与方法,加强在事实型数据基础上利用专用方法和工具,借助专家智慧开展科技情报与战略研究,提高智力支撑服务能力。针对科技热点问题,加强数据实时动态分析和趋势预测,提高科技统计深度分析与预测水平,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信息咨询服务。结合市场需求开展对情报的监测跟踪、综合分析,提供高效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以满足企业对科技情报日益增长的需求。
4.3 加强线上线下联动服务,进一步盘活科技情报信息资源
科技情报研究机构在提供线上服务的同时,还应进一步提高主动服务意识,针对用户反馈信息和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加强后续跟踪服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加大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宣传与推介,加强情报研究方法的社会公益性培训,让更多企业及人员知道利用科技情报研究机构的文献信息资源及情报研究方法,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4.4 以人才为本,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充分尊重智力劳动价值,遵循“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原则,加大工效挂钩分配力度,激发人员工作积极性;高度重视科技情报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青年研究人员)以及情报研究团队建设,大力支持科技情报人员学习深造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加快培养适应创新创业需求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及业务拔尖人才。
4.5 创建品牌产品,从信息收集整理向知识化应用服务转变
实施品牌战略,强化科技情报人员品牌意识,通过提升情报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创建具有较高影响力情报研究产品;利用为政府部门(主要是科技管理部门)多年服务所形成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科技档案和科技查新等方面的事实型数据资源,形成具有情报机构特色的数据库;积极开展科技信息资源深度挖掘和综合性分析,针对不同需求提供信息加工的多元化服务,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实现向知识化应用服务转变。
[1] 宋振峰,郑彦宁.科技情报行业定位和核心业务探讨[J].情报学报,2007,26(6):918-922.
[2] 郑彦宁,宋振峰.我国科技情报行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情报学报,2007,26(5):790-795.
[3] 郑敏.众创时代下科技情报工作服务创新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6,23(1):137-140.
[4] 杨思思,姜丹,许风杰.浅谈科技情报(信息)类事业单位改革与科技情报管理体制创新[J].现代情报, 2013(2):121-124.
[5] 程莉,吴广印,王鑫.科技情报机构的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兰德公司与国内情报院所的对比分析[J].情报杂志, 2014(5): 13-18.
[6] 熊树明.试论创新环境下的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J].现代情报,2007(7):164-165,168.
[7] 黄力.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转型途径[J].情报杂志,2016(3):28-31.
[8] 赵凡,冷伏海.情报服务实践中的战略情报理论研究探讨[J].情报学报,2007(2):163-171.
[9] 苏植权.基于创新需求的科技情报服务构建与整合[J].科技管理研究,2007(8):22-26.
[10] 吴小文,文雯,龙海飞,等.大众创业背景下的科技情报服务研究:以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服务创客的实践为例[J].图书情报导刊,2016(1):98-100.
Research on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Service of Public Welfa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genci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DENG Dan, SHAO Wuji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168)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rvice orientation and cont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public welfare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ound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requir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analyzes the direc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upport of public welfa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combined with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for innovative business activities carried ou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ath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of public welfare in China, such as transforming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and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online and offline linka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providing knowledge application services and creating brand products.
public welfa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telligence agenc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erve the public, service transformatio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
A
10.3772/j.issn.1674-1544.2017.02.015
邓丹(1982—),女,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产业科技发展战略;邵武杰*(1969—),男,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发展宏观战略、科技发展政策等。
2016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