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

2017-01-22何文章王仲民宋培培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7期
关键词:校地科技成果研究院

何文章 王仲民 宋培培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津南研究院,天津 3 0 0 2 2 2)

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模式探索

何文章 王仲民 宋培培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津南研究院,天津 3 0 0 2 2 2)

校地共建研究院是提高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连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主要桥梁与纽带,也是实现“政产学研用”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创建模式、功能定位、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分析了目前校地共建研究院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建议,为我国构建完善的校地共建研究院发展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校地共建;功能定位;管理机制;运行机制

1 引言

众所周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在当代社会中,高校在服务社会、教育大众和产生知识方面扮演非常重要角色,但高校的社会服务绩效长期处于较低水平,高校的科研成果难以通过产业化而造福社会[1]。从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历程来看,只有地方与高校共同努力与配合、合作发展,才能使高等教育和社会共同发展[2]。为解决该问题,国内很多地区在充分借鉴国外著名共性技术研发机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很多校地共建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和技术发展研究院等研究开发机构,如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共建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政府共建的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与东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华中科技大学东莞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中山大学与东莞市政府共建的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与天津河西区政府共建的南京理工大学北方研究院、河北省沙河市人民政府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的河北省沙河玻璃技术研究院等百家校地共建研究院[3-5],这些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模式各具特色,对于推动区域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和地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地共建研究院不仅是地方产业发展与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需要,而且可较好地推动高校科研方向与地方产业的紧密联系,促进地方产业的快速发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从校地共建研究院功能定位以及目标实现情况视角来看,校地共建研究院在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不断探索阶段[6]。本文在调研了国内多家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运营模式基础上,探讨了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创建模式、功能定位、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等,同时分析了制约校地共建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些发展思路与建议。本研究对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探索校地共建研究院在管理体制机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及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创建模式

根据校地共建研究院的依托单位与建设主体,当前我国已建或正在建设的校地共建研究院模式多样、参差不齐,大体上可以分为高校主导型和地方政府主导型两种模式[7]。高校主导型校地共建研究院的主要依托单位是高校,高校凭借其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创新团队、科研创新平台以及高层次人才多、科技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多等诸多优势,紧密联合地方政府组建校地共建研究院,促进了地方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研究院的主要依托单位为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及制订的产业发展规划,充分依托共建研究院的平台聚集与吸收科技研发资源,并进行招商引资,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服务。但无论高校主导型还是地方政府主导型校地共建研究院,其主旨都是通过整合政府与高校的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由政府引导并结合高校所具备的科技与人才优势,通过校地共建研究院这个科技创新平台,使校地双方达到双赢。

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多家校地共建研究院的组建与发展模式,可以提炼出国内校地共建研究院的一般组建模式为:地方政府财政每年定期向研究院拨付专项经费,专项经费一般预算主要用于三部分,一是用于研究院的基本环境建设和维护、产业化项目的基础服务工作以及研究院的日常必要开支;二是用于可转化项目的产业化培育;三是用于委托高校组建研发团队开展产业化技术开发、企业孵化、产业培育、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等。同时,地方政府还要提供研究院的办公及实验场地。校地双方共同派驻人员,但一般以高校派驻人员为主组建管理团队,负责研究院的日常运营,包括功能规划、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规划、日常管理以及科研创新团队和可转化项目引进等工作。

3 功能定位

校地共建研究院是以具有合同或协议契约为保障而形成的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一种组织机构[8]。校地共建研究院作为高校工程化研究基地和高校技术转移机构,应聚焦地方产业技术需求,提升地方产业创新能力和支撑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推进行业、产业、企业的“三业”联动,推进政产学研用的五个方面同行同向,全力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应把校地共建研究院打造成有一定影响的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基地。

校地共建研究院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区位优势,通过技术创新、高科技企业孵化和高端专业化人才培养,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要深入地方与企业,掌握企业对于创新技术的需求,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融入地方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在地方全面科技创新改革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把校地共建研究院打造成地方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基地。

校地共建研究院应鼓励校内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进入校地共建研究院,研究院应为研发团队创办企业、注册公司提供便利条件,在资金、场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在工商、税务、融资等各方面提供服务,以顺应高校广大教师创办公司的现实需求,把校地共建研究院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

校地共建研究院应贯彻国家《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9]精神,在构建众创空间、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等方面提供创新创业公共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物理空间和指导,把校地共建研究院打造成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校地共建研究院应凭借所依托高校的各种优势资源,服务地方科技决策咨询,综合高校各领域专家的集体力量,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传播和普及,切实为地方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把校地共建研究院打造成为地方政府的科技智库基地。

校地共建研究院要服务“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为地方企业走出去、与国外企业开展深入科技合作搭建桥梁和纽带,以国际合作带动地方政府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把国外高科技成果与地方企业对接,提高地方企业的科技含量,从而促进其转型升级,把校地共建研究院打造成国际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基地。

4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校地共建研究院不同于高校内部设置的研究机构,它的主要功能是做可产业化项目研究。因此,校地共建研究院必须采取与高校研究机构不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应坚持开放协同创新,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新的管理体制机制。

4.1 管理体制

校地共建研究院应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应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行企业化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理事会是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决策机构,理事会应定期召开并履行相应职能,决定研究院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资金管理等重大问题。理事会成员应由地方政府及高校双方相关领导组成,其中理事会主席应由高校或地方政府相关领导担任。院长为校地共建研究院的行政负责人,研究院领导班子应由院长和副院长组成,由校、地双方协商聘任。为实行校地共建研究院的相关功能,一般下设有综合办公室、项目管理部、财务部、成果转化部等若干职能部门。研究院还应设立项目论证、科技战略咨询、创新创业指导等专家委员会,其成员由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成员由院长聘任,研究院的重大决策必须经专家委员会论证通过之后报院长办公会审议后方可实施,重大事项报理事会审批。

4.2 运行机制

高校作为校地共建研究院的主要依托与建设单位,在其运行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地方政府一般应在面向重大科技创新研究方向,可产业化项目上把关,日常运行管理由研究院负责,这既保证了政府对于研究院的有效监控,又确保了研究院的相对自主权。为有效提高校地共建研究院各职能部门日常工作的积极性与联动性,研究院应实行例会制,应定期或必要时随时召开研究院院长办公会议。院长办公会讨论研究院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些重要事宜,并形成会议纪要,这对于完成研究院各项目标任务可起到重要保障。

在运行模式上,研究院应以“政府引导、高校主导、企业支撑、市场运营”为原则,侧重于对高校已有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在运行机制的设计上,研究院应以高校为依托,充分利用高校的各种资源以及借助其良好的学术声誉,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合作。校地共建研究院在运行过程中,地方政府为其提供了资金和场地支持并推动实施,高校的科技成果应结合企业需求而在校地共建研究院内进行充分转化。校地共建研究院实施市场化运营,研究院工作人员应全部实行聘用制和以项目为纽带的动态管理模式,要实行项目股份合作制等激励机制。产业培育资金项目的运行机制应是校地共建研究院整体运行机制的关键,该运行机制包括项目论证、立项、研发、样机、产业化和市场化整个过程。一般应由项目团队负责人注册公司并实施项目公司制管理。产业培育资金应实行合同化管理,由校地共建研究院与项目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并按协议规定拨付资金及监督资金使用情况。

5 存在的问题

5.1 体现各方利益的机制应需健全

通常,校地共建研究院一般选址并挂靠于地方政府下辖的一个地方机构,其建设和运行涉及到地方政府、地方机构和高校的多个利益群体,在运行过程中又有企业参与,产业培育资金投入和使用上存在诸多掣肘,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需求很难同时满足,如何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得到各方的全方位支持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2 应用技术研发不够专注

由于高校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的技术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校地共建研究院遴选出的个别研究项目过于偏重于基础研究,很难进行产业化及推广应用。而应用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过程资金需求大、周期长,而且需要持续承担非常高的经济风险,同时由于研究院研究人员也同时为高校教师,迫于所在高校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压力,他们往往还是追求承担纵向项目、科研经费和发表论文作为目标,从而导致了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5.3 自我造血机能还有待完善

校地共建研究院在我国目前正处于探索创建初期,其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投入。研究院作为一个独立法人机构并完全实行市场化运行的实体,在初创期盈利较少,自身的造血功能不强,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的投入来维持其正常运转。但作为依照市场化运营方式组建的校地共建研究院,不可能长期依靠地方政府输血,在后续的生存与发展中,如何不断完善研究院自身的自我造血机能、如何确保地方政府投入的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用,以实现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尚值得深入思考。

6 发展建议

6.1 创新运行机制

校地共建研究院应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研究院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涉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良好环境。校地共建研究院应强化绩效引导与绩效考核,制订合理的薪酬奖励制度与绩效考核机制,使研究院运营队伍更加稳定,以保持研究院的发展活力与可持续发展。

6.2 专注应用技术研发

众所周知,应用技术开发的成果更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科技竞争的制高点关键在于应用研究。校地共建研究院应充分整合高校与地方企业的技术资源,以引领产业发展与服务企业创新为根本,以地方产业应用技术研发为重点,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并通过企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来调整地方产业结构,从而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时也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应用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使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从事应用技术研发而取得的成果得到广泛认可,这样就更加调动了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6.3 完善自我造血机能

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其自身具有完善的造血功能,一方面研究院的研发经费应纳入地方政府每年财政支出的常规项目,由地方财政固定支出经费作为校地共建研究院的平台建设费用。此外,还应深入调研地方主导产业的现状,尤其是加大对于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研究院应联合社会力量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并要建有专门机构以及配备熟悉金融资本运行方式的相应人员,以促进研究院自身科技成果的快速孵化和转化。

6.4 引进与培养产业技术经纪人

校地共建研究院应加大引进与培养产业技术经纪人,从事研究院的项目管理、生产经营、产业发展管理、财务管理等各方面工作。要在现有校地共建研究院开展的培训服务基础上,要针对研究院下属的项目公司开展广泛的产业技术培训,同时更要在管理技术和技术经纪人方面培养与引入高水平人才,培育科研与产业有机融合的创新团队。

[1] 丁云龙,孙冬柏.“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打造产业技术研究院[J].中国高校科技,2012(3):20-23.

[2] 刘林青,甘锦锋. 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初步思考[J]. 中国科技产业,2014,2:38-41.

[3] 李玉玲,曾繁荣,卿燕等.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典型发展模式分析[J].科技和产业, 2016,16(3):19-23.

[4] 何莲. 建设新型工业技术研究院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业,2016, 6:10-12.

[5] 黄玉兴,金勤献.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模式[J].高科技与产业化, 2011,8:20-22.

[6] 王健.当前国内产业技术研究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6):167-168.

[7] 林志坚.政府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运作模式的创新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 2013(21):37-40.

[8] 王守文,徐顽强,颜鹏.产业技术研究院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31(17):120-125.

[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 OL]. http://www.gov.cn/zhengce/ content/2015-03/11/content_9519. htm,2015-03-11.

Explore 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School-government Cooperative Building Research lnstitute

HE Wenzhang, WANG Zhongmin SONG Peipei
(Jinnan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350, China)

For school-government cooperative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arrier to impro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the main bridge and link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government, production, learning, research, and us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model, function orien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it studi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stitut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It provide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government cooperative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in China.

School-government cooperative building; Function orien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校地共建研究院管理机制研究”(1 6 Z L Z X Z F 0 0 1 8 0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建设”(1 4 T X Z Y J C 0 0 4 4 1)。

何文章(1 9 6 1-),男,黑龙江绥化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科技产业处处长兼津南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管理、系统的预测与决策。王仲民(1 9 7 4-), 男,天津人,博士,教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津南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管理。宋培培(1 9 8 1-),男,山东人,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校地科技成果研究院
基于校地共建的地方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探析——以六盘水师范学院经纬图书馆为例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