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丁·盖尔归来》

2017-01-21黄利利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女性马丁人性

摘 要: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成功运用微观史学的方法写作的《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用小说的形式展示了16世纪法国农村的风貌、法律、家庭、宗教等历史事实,成功塑造的贝特朗这一女性形象,更是将当时法国农村的人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马丁·盖尔归来》;微观史学;女性;人性

美国著名女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作为微观史学的代表作,它通过马丁假冒案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自身无可替代的地位,都值得我们仔细品读,深入思考。

1 微观史学的应用

微观史就是研究人物、事件、领域等小范围的历史,作者运用微观史学的方法,通过对科拉斯 1561年撰写的《难忘的判决》和纪尧姆.勒叙厄尔同年出版的《离奇的故事》等资料的对比、补充、分析,写成了《马丁·盖尔归来》一书。这本书同勒华·拉杜里的 《蒙塔尤》和卡洛·金兹伯格的《奶酪与蛆虫》一起被并列为了微观史学的三大经典。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马丁·盖尔归来》讲述的是16世纪发生在法国农村阿尔蒂加的一桩假冒别人丈夫最终受到惩罚的真实案件,作者通过真马丁出身、结婚、出走、归来和假马丁出身、假冒、审判的描述,加之作者大胆合理的想象,展现了当时法国农村的信仰、习俗、法律、观念、经济等方面的微观历史知识,此外,作者还通过查阅法院的登记簿、公正合同以及同时期本地的其它资料,尽可能的还原事件的真实样貌。

作者通过对普通农民马丁·盖尔故事的描写,向传统史学发起了攻击,也向世人证明了历史不光是帝王将相的历史,成功地将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历史学研究领域,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融合在一起,作为历史学研究的新题材,实现了万物皆可为史的历史学研究的最佳状态,同时也促进了历史研究的更加细致化、全面化。

2 女性视角的塑造

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女主贝特朗·德罗尔斯的命运和情感变化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1.童婚的无奈与反抗

由于传宗接代以及货物和劳务交换的需要,年幼的贝特朗嫁给了十四岁的马丁·盖尔,两个年少的孩子在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尚不知爱情为何物的情况下却已经有了婚姻,这注定了他们的婚姻不会幸福。之后,马丁·盖尔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生育,当贝特朗的家人要她与马丁离婚时,她断然拒绝了,拒绝一方面可以保住自己的名节,摆脱父母逼她再嫁的危险;另一方面,我认为对贝特朗来说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她从那她根本不想履行的妻子的职务中解脱。由此可见,贝特朗是个十分聪明的女人,她懂得如何在社会认可的情况下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过的最好。

2.被夫抛弃独自养子的无可奈何

儿子几个月大的时候,丈夫不堪忍受家庭生活的烦恼离家出走,留下她和年幼的孩子,这一走多年杳无音信,当时的法律规定:“在丈夫不在场的情况下,不管多少岁月流逝,妻子都没有再婚的自由,除非她握有他死亡的某些证据”。在16世纪法国农村社会中,还是把女性当成男人的附庸,贝特朗是个聪明的女人,在无路可选的时候,她选择屈服,于是她默默接受上天给她安排的命运,独自带着儿子和丈夫的妹妹们一起生活,这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3.屈服于现实的无奈回归

然而,上天并没有一直眷顾这个不幸的女人,就在他们竭尽全力要在与皮埃尔的官司中胜诉的时候,真的马丁·盖尔回来了,这就像一个平地惊雷,打破了贝特朗和阿诺的美梦。当看到真马丁的那一刻,贝特朗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但很快她就反应过来,她抛弃了她爱的阿诺,转而乞求马丁的原谅,无论事态如何发展,她都为自己预留好了后路,果断而决绝,那一刻,我觉得这个女人仿佛是没有灵魂的,只要能保全自己,她不在乎失去什么,之后,她就那样眼睁睁地看着阿诺被处死。

娜塔莉·蒙泽·戴维斯对贝特朗这一形象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将她融入16世纪法国农村大环境的同时,又无形中赋予她机智和反抗。虽然贝特朗无法摆脱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但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却懂得抓住一切机会同那个悲哀的社会抗争,在这场诈骗案中,她敢于冒险,以自己的聪慧,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全身而退,虽然最终她不得已回归到了马丁的怀抱,但不可否认她是一个胜利者,是这一事件中唯一的赢家。

3 《马丁·盖尔归来》中的人性观

在社会大家庭中,人性历来是社会和谐、发展、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所展现的16世纪法国农村的人性也值得我们深思。

1.叔与“侄”:亲情没有财产重

马丁因为不堪家庭生活的烦恼,愤然抛妻弃子离家出走,音信全无,家人对他是想念的,以至于他的父母因为没等到他回来便去世了成为一种遗憾,当假马丁冒名出现时,他的家人异常激动的接纳了他,那时全家人真的是为一个失散多年的家人的回归感到喜悦,他的叔叔皮埃尔抱着他,感谢上帝他回来了,一个慈祥的长辈见到侄子的喜悦不言而喻,可是后来,当假马丁因为财产纠纷与皮埃尔发生矛盾时,皮埃尔因为心里不平衡开始怀疑侄子是假冒的,在没有任何可靠证据的前提下,他四处宣扬新马丁是个冒牌货,甚至花钱雇朋友杀掉他的侄子,后来皮埃尔和他的女婿还用钝器击打马丁,亲情在此时仿佛根本不存在,为了家族的财产纠纷,皮埃尔把他的亲侄子(假如回来的是真马丁的话)当作不共戴天、非杀之不能泄其愤的仇敌。

2.妻与“夫”:感情不敌人心冷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笔下的贝特朗和阿诺·迪蒂尔之间是存在很深的感情的,贝特朗三年多的时间里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以及她极力帮助假马丁在与皮埃尔的官司中胜诉就是很好的证明,可是,当真马丁回来,所有的谎言无法继续下去时,她残忍的将所有的罪孽都推到阿诺身上,甚至看着他在自家门前被执行绞刑,夫妻之间的感情顷刻间荡然无存。阿诺在遇见贝特朗之前,是一个公认的流氓,可是当这个他爱的女人狠心的抛弃他时,他不仅为她隐瞒她的过错,求她原谅他,而且为她跟真马丁说好话,阿诺选择了一个人承担所有的过错,书中并没有提到贝特朗因此受到了什么惩罚,可见阿诺没有拉着贝特朗一起下地狱,他选择做一个有担当的丈夫,并把自己的财产留给女儿,也算是一个优秀的父亲。

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中,大家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其他人甚至至亲的人,亲情的冷漠不禁令人扼腕叹息,法律所倡导的公正,宗教所追求的平等,在个人利益面前根本一文不值,这是人性的麻木,更是社会的悲哀啊!

4 结语

《马丁·盖尔归来》是一部优秀的作品,通过它能让我们对当时法国农村的法律、宗教、婚姻、人性等进一步了解的同时进行深深的反思,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亲情的冷漠、社会的黑暗等都对造成这一事件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现代社会的风俗、法律、宗教等各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黄利利(1991-),女,河南商丘人,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巴蜀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女性马丁人性
阿斯顿·马丁Valkyrie Spider
逼近人性
神笔马丁
维马丁的诗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