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探讨

2017-01-21赵爽林飞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主筋后浇带城建

赵爽+林飞

摘 要:随着城建事业的迅速发展,后浇带施工作为城建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施工技术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城建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提高城建工程的质量,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施工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后浇带施工的设置,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城建工程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

1 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 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 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 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 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L: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 “缝 ”很宽,帮称为“带” ),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 “缝” 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在设计后浇带的过程,要根据其不同作用而设计与施工。 解决高层建筑塔楼与裙房间的沉降差的后浇施工缝的后浇带的设计要按 “沉降后浇带” 有关计算法进行设计;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的自收缩开裂的后浇施工缝的设计应严格按 “收缩后浇带” 设计;防止建筑物的混凝土施工因温差而产生的拉伸裂缝而设置的后浇带的设计应明确按 “温度后浇带”进行;为解决建筑结构因温差而产生的混凝土收缩开裂问题的后浇施工缝的设计应明确按 “伸缩后浇带” 进行设计。

2 后浇带的构造设置

1、后浇带的设置部位

(1)后浇带应设在结构内力较小的部位,主要设在柱跨3等分的中间部位,或设在框架梁、板的1/3跨部位外,或设在裙房与主楼连接跨的靠裙楼一侧内,这样就不会影响主楼与裙房各自的主体施工。位置确定后,要要图纸上明确标定,不仅要有断面详图及构造要求,而且要有文字说明,对施工的技术要求,注意事项加以说明。

(2)后浇带应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分开全部墙、梁和楼板,使得两边都可以自由沉降和收缩。后浇带可选择在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曲折通过,以免全部钢筋都在同一部位搭接。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上下对齐,贯通地上、地下整个结构,因此在设计时要慎重考虑。后浇带设置间距应合理,矩形住宅楼后浇带间距一般设为30m-40m,其它形状可酌情设置。

2、后浇带的宽度

后浇带的宽度与墙、板的厚度密切相关,一般宽度以800mm~1000mm为宜。当墙板厚度小于200mm时,宽度取800mm,大于200mm时,宽度取不超过1000mm;地下室的底板,当厚度不超过1500mm时,宽度取1000mm,底板厚度大于1500mm时,宽度取1200mm。后浇收缩缝和后浇温度缝的理论宽度,只需10mm即能保证温度收缩变形。但为施工方便,避免应力集中,缝宽一般也不宜小于800mm。后浇沉降缝的宽度应使基础和上部结构能够承担在高层主体完成且沉降一部分后,第二次沉降所产生的内力,其宽度根据计算的差异沉降量来确定。

3 后浇带的施工技术的要点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建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基于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城建工程施工的质量。为确保人们居住及工作的安全性,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城建工程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作为城建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在城建施工中必须重视并掌握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

1、后浇带模板施工要点

严格遵循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外墙后浇带竖向位置进行防水预埋施工,在竖向临时封堵施工中可以选用快易收口网进行有效处理,支护施工可以直接选用钢筋网片及钢筋;在进行内墙体竖向施工缝施工时,可对防水问题不进行考虑,在模板施工方式选择中一般建筑工程施工都会选择绑扎铅丝网的方式进行施工。在地下室外墙施工过程中必须将铁件预埋在墙体外侧。外墙混凝土施工结束后,要将预制板和外墙进行焊接,将预制板的厚度控制在60毫米左右,选用竹胶板钢管在其内侧进行临时支撑。在没有浇注墙体后浇带的混凝土前必须进行外墙防水施工和回填土施工。同时也可以在后浇带外侧进行一定厚度的砖墙设置,一般情况下都会将其厚度控制在240毫米,砖墙所选用的施工材料主要是M5水泥砂浆,待其具有一定强度时,就可以起到外防水的作用。

2、后浇带钢筋施工要点

当地下室底板及梁钢筋直径在16以上时,其连接方式主要应用直螺纹施工,后浇带处不能出现接头现象,必须一次绑扎成形;不同规格的钢筋选用的连接方式也会不同,目前常用的连接方式还有焊接、搭接等。在钢筋断开施工过程中,主筋搭接长度必须比主筋直径多出45倍以上,同时遵循施工需求进行钢筋数量的添加。

3、后浇带混凝土施工要点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占有重要位置。必须严格依照设计要求在浇注混凝土后浇带施工前将浇筑的整个平面进行有效处理,主要是把覆盖在表面的杂物等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施工表面的干净整洁性。同时凿毛两侧需要施工的混凝土,为确保其湿润度,可以选用冲水的方式进行适量地洒水作业。在施工表面彻底清理干净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涂抹水泥净浆及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在涂抹工作完成后,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当凿毛与浇注施工顺序出现错误时,将直接影响到新老混凝土的粘结强度,甚至导致裂缝、渗水问题的产生。

在后浇带底板施工中,为降低外溢现象发生的机率,可以在后浇带两侧进行临时固定砖墙的增加设置,必须严格控制砖墙的高度,与底板相比要多出一点,同时进行防水砂浆的涂抹工作。为杜绝后浇带施工中有积水渗入,必须进行砂浆挡水带的设置,通常将其位置设置在后浇带两侧50厘米左右。

4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注意事项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前,必须确保其施工材料的质量,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不允许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施工现场,应分批对其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施工标准后在进行施工。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必须确保在缝中后浇带结构主筋是连接状态,不能出现断开现象。当施工过程中必须对主筋进行断开作业,则要确保主筋的搭接长度远远超出主筋直径,通常情况下将其控制在主筋直径45倍以上,同时错开其接头位置,在附加钢筋增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要求进行。

建筑工程后浇带作业结束后的12个小时内必须对其进行覆盖,同时重视后浇带施工的养护工作,加强保湿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科学、有效的后浇带作业。综合检测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及防渗情况,这些作业必须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彻底完成后进行。

5 结束语

总之,作为整个城建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确保建筑物立面及结构的完整性,还能促使建筑工程整体性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丛钱.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建筑工程,2010(98):143.

[2]曾鹏飞.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置与施工[J].科学导报,2011(87):229.

[3]郑永明;;结合工程实例浅析建筑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年08期

[4]袁泉.探讨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J].陕西建筑,2011(90):592.

[5]刘鹏飞;;试论高层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施工出现的问题及对策[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猜你喜欢

主筋后浇带城建
国企工匠——北京城建集团首届“城建工匠”事迹展示(三)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锚板式预埋地脚螺栓与结构主筋碰撞的处理对策
对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相关思考
河南城建学院简介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抬高顶梁体焊后抬高尺寸的控制
PHC管桩金属端头在土壤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