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10以内加法的整理和复习

2017-01-21安文成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卡片建构师生

安文成

教学内容:10以内加法整理和复习。见小学数学第一册第67~68页整理和复习。

[学生以四人小组形式围坐;每个小组两个信封,一个信封中装着写有45道10以内加法算式的硬纸卡片,另一个信封中装着写有45道10以内减法算式的硬纸卡片;每个小组一张画有9×9表格的大纸,表单元格的大小刚好与卡片大小相等或者略大。(以上学具由四年级学生制作提供。)教师准备同样的大规格卡片和相应的表格以及固定用磁性图钉。]

一节课分成两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老师引导学生摆出10以内加法表。用时间25分钟。

第二个单元,学生独立摆出10以内减法表。用时间15分钟。

每个单元分成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学生轮流任意从信封中摸出一张卡片,口算得数,判断,放回信封。

第二个步骤,想办法按照顺序将卡片摆放在表格中,看那个组摆得最好。

第三个步骤,说说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摆放的。

第四个步骤,组与组之间交流,评出摆放方法最好的组,展示在黑板上。

第一个单元的学生活动开始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开始教师没有急于引导,5分钟后,教师建议学生应该分工协作,一个同学整理一组得数相同的算式。教师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有时充当学生的参谋。教师鼓励引导和发起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学术交流。同时鼓励学生做的与众不同(有的是横式,有的是纵式,有的是阶梯式,有的是倒阶梯式),教师对于每一种方法都给予肯定,没有表现出对于某一种方法的特别看法。于是学生交流评价的时候,各执己见,十分热闹,最终形成了4种不同的正确的排列形式。

第二个单元的活动要完全让学生自主活动。学生一般能够很快完成任务。

简要评析:

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告诉我们,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要想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这句话的涵义,这句话的核心: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似乎被另外一些新名词淹没了,但是,还远远没有做到,落实到课堂的很少。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我认为,这节课很有特色,努力遵循了建构主意认知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设计方法和全新的教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对小学数学教学和改革有一定的价值。

1 重视学习情景(或者说环境)的创设

这节课体现了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层面、多方向的交流,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发展,它犹如一曲动人的交响乐,弹奏出师生多角度、多层面、相互启发与沟通的动人乐章,有利于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展。在自由、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构成学生现实的教育生活方式,使学生主动发展,达到主体性素质的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充满了对学生的爱和关怀,师生交往过程充满着自然的爱的流露,如生活一般自然,老师完全没有通常的那种师道尊严,师生交流自然真切,没有通常课堂中常见的做作和程式化,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健康人格形成创造条件。学生参与积极主动,没有通常课堂上的压抑与强迫,学生敢于在课堂上真正意义地请老师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创造一切机会让所有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愿望和对学科知识的情感。这些,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2 重视协作学习和课堂中的信息交流

会话和协作基本生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建立在充分的会话交流和协作上。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会话”可以使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同时,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甚至课堂的评价也是一种交流模式,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与师生共同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己、发展自己。

3 重视让学生自主建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了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首先,将学生置于一个比较真正的问题情景之中,活动对于一年级的校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或者任务。教师只向学生提供目标,让学生经历真正意义上的探索,没有提醒,没有干涉,只有鼓励,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从开始探索到评价结束,学生完全是自主的,学生形成的意义也是自主建构的,没有教师强加的。这样设计比传统的先出示表,再找规律的思路更科学合理,不仅体现在让学生自主建构意义,而且让学生经历了探索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教学内容和目的,同时创造了学生成功的体验机会,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猜你喜欢

卡片建构师生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一张卡片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