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国工匠和“双创”背景下手工编织课的开设

2017-01-21彭英姿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双创

摘 要: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90后、00后的大学生对作为工匠精神载体之一的手工编织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了解不多,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笔者认为,在高校中大力提倡开设手工编织课十分必要。

关键词:工匠精神;双创;手工编织课

手工编织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伴随着工业生产的蓬勃发展,手工价值被日益放大,同时人们追求自然质朴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穿戴手工编织的衣物,他们对手工编织品也更加感兴趣。而90后、00后的大学生对手工编织这一传统的文化艺术了解不多,实际操作能力不强。笔者认为,在中央大力提倡大国工匠精神和大众创业、万众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开设手工编织课十分必要。

1 是高校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的途径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将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新职能提出来,与早已得到公认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并列。古老的编织艺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漫长历程,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文化背景下,经历着由传统文化至现代文化的传承、交融和演化,呈现出文化互动时代的繁荣景象。在中国,编织被称为“经天纬地”,常用一个抽象的盘长结来象征“天长地久”,承载着人们对生命生生不息的渴望。柔韧、温暖的手工编织艺术与人类有着近乎天然的亲和力,并以其独特的质感、丰富的肌理和多样的形态,在室内空间环境中与人的生活情结紧密的结合起来,满足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

2 是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的载体之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经过对德国、日本等工匠精神盛行国家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古今工匠精神的收集整理,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这五个方面。在中国古代,不乏工匠精神,但随着工业化进城的快速推进,人们的手得以解脱,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工业产品。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但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现代人很难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而手工编织正是工匠精神的最好体现。每一件作品的构思、立意、造型、配色、选材等都需要精心选择。编织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精雕细琢,追求完美,追求极致;要动作规范,认真细致,耐得寂寞。要平气凝神,专心致志,心静体动,甚至要达到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界。

3 是健身的“良药”

实践表明,手工编织的独特作用是机器编织所替代不了的,它的养生、保健、强健身心的功效非凡。(1)编织成果使人喜悦。当完成如意的编织作品后,或自我穿戴美化,或装饰实用,或赠献心爱的钟情人,心中无比惬意。这无疑对身心健康裨益多多。(2)手工编织要求编织者全神贯注于编织活动中,这样才能使艺术创作与编织技巧高度统一,从而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来。这就是凝神、排除杂念的过程,同时还是思想过滤静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编织既是一剂安慰剂和镇静剂,又是一剂祛“心病”的良药。(3)能改善用脑机制。由于人们习惯使用右手,左侧大脑半球因锻炼较多,血管强健发达;右侧大脑半球因缺乏锻炼,变得脆弱。手工编织需要两手同时协调活动,这就使平时很少活动的右脑半球有了较多的锻炼机会,日久,右脑半球的血管逐渐强健起来,血管的弹性、韧性同时有所增强,这样既开发了右脑半球又改善了用脑机制,有利于预防脑溢血、脑血栓、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4)手工编织是多层次、多功能的健身活动。在编织过程中两个手指及臂肘所有关节、骨骼、肌肉、筋腱等都参加了活动,既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又增强了上肢各关节的活动和大脑的神经功能。编织时手持毛线、毛衣针等工具不停地进行穿拉、缠绕,就会以摩擦等方式不断刺激手部各个穴位,可以达到祛热、利咽、醒脑、明目、安神养心的养生保健目的。

4 满足女性照顾家庭、就地就近就业的意愿

手工编织制品的特点,可以满足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需求;产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市场潜力很大,产业很有发展前途,是一个朝阳产业。当前,发展手工编织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得到国务院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和帮助。刘延东委员、陈至立副委员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多次作出批示,高度重视手工编织业以及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问题。手工编织制品具有投资少、风险小、绿色环保、工作地点和就业方式灵活的特点,可以在不离乡不离土、不出门不出户的条件下实现就业。是下岗失业失地妇女特别是“4050”人员、残疾妇女、贫困妇女和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灵活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最好选择。而作为有文化、懂网络的大学生来讲,一副针、一团线、一台电脑,就能够实现不摆摊,不愁销路的淘宝经营。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对于提高妇女劳动技能,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社会和谐程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势所趋、大局所需、家庭所愿、妇女所长。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缓解学业压力。手工编织课程的开设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淑女气质,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和生活情趣。手工承载着无法言说的温暖和柔情,是任何变乱都无法打破的固执坚守的宁静。一枚钩针,一条缠绵的线,一个安坐的女子,就可以培养出沉默淡定的温柔气质。当下的女性学生,大部分已经被手机和电脑捆绑,从中解脱,拿起针线,不失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在编织的过程中,编织者积极开动脑筋,反复琢磨编织工艺技术,使头脑反应快,灵敏度增强,双手在编织中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越用越灵活自如。学生还可凭自己的意志,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去发挥,去创新,手工作品带来的成就感极强,可缓解在学业、感情等方面受到的压抑。

参考文献

①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②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③任光辉,吴慧荣.论当代手工编织艺术的文化价值取向,时代文学,2011(7):228-231

④沈淑济,对发展妇女手工编织业促进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几点思考,http://fl.zhuxi.gov.cn/E_ReadNews.asp?NewsId=538,2013年4月28日

⑤崔玉环.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手工编织课中的应用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32)84-85

作者简介

彭英姿(1971-),女,汉族,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