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效率

2017-01-21任淑红

卷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任淑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在小学阶段,语文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应该了解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导致教学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必须在教学中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先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为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更应该重视学生的语文教学活动,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课堂缺乏新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出现,进而造成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探寻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践行新课改理念,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师生双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并且,课堂是情感归属、师生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个性健康发展的教学形态下,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的个性应得以尊重,让师生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下,共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教学方法等内容,让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更好地成长元素,实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也是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整体思路。 面对21世纪的激烈竞争,语言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语文教学可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发扬。小学语文教学作为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阶段,也是重要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与否,关系到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教学的效率是教学的关键,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激发小学生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机的同时,更能促进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2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枯燥,造成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与语文基本技能训练的脱节。固定的教学模式,更是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其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地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注重其语文个性的培养。

2.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和其工作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语文教师,缺乏相关教学方法、策略,造成对某些教学重点的忽略,更有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强调应试教育中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小学生语文情操的培养。这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明显下降。

3.小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此阶段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必要的情感交流,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积极地情感,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和教育手段的有效结合,能有效地促进现代教育目标的实现。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可见,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把现代化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坚持“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创造更加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2.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和模式比较单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节省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视听并用的理解记忆率,远远大于光看、光听的记忆率”。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还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智能的发展。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既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课外辅导,它所显示出的巨大优势,往往令常规教学望尘莫及。

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如在教《皮球掉进池塘了》一课时,先让小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小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也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3.语文教学具有涉及领域较多,知识面较广的特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丰富其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把各个教育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如远程教育资源的内容有国家配发的光盘、有卫星网播发的资源、有因特网下载的资源等。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当地教育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加工和整合,使其符合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4.创设教学情境,搞活语文课堂。有效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教学中将课堂搞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教学情境应该是具有启发性的。所以,启发性的问题教学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并且,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情境需要体现这一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整合好课程内容,将教学情境以问题为载体进行串联,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5.依托现代教学工具,创设好教学情境。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教学工具。通过多媒体让教学情境更加贴近教学需求,让枯燥的语文课堂注入活力。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PPT,创设出风雪交加的故事情景,让学生在故事情景中读懂小女孩、读懂那个梦,......这样的情感引导,势必让学生将情感以下注入到课堂之中,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改善了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尴尬教学情境。

总之,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直接影响新课标的有效实施以及小学生自身语文素质的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否,更是关系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必须努力关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及工作能力、素养的培养。只有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转变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更新其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才能把自身培养成为具有高素质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同时,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董鑫.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尝试[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3)

[2]季翠丽.小议语文课程改革[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

[3]高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J].新课程(小学),2010,(9)

[4]杨瑞芳.探究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的教学方法[J].学周刊(教育科研),2013(08)

[5]张金涛.浅谈多媒体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