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四宝
2017-01-21回声
回声
初冬,架起潮汕炉,起炭,放上玉书煨煮水,隐约闻松涛,掀盖看,正是蟹眼细涌,再煮,松涛声近,再看涌泉连珠。取来孟臣罐,填茶,倒水,静置润茶。举壶,冲淋若琛瓯,而后注入茶水,杯薄如纸,白似雪,小口慢品,不失人间一乐。
玉书煨:噗噗唤人来泡茶
“玉书煨”,又名“砂铫”,功夫茶烹茶四宝之一。
玉书煨这个名字极雅,听起来像一片玉做的茶具,不为实用,只为风雅。其实正好相反,玉书煨相当实用,它就是烧开水的壶。当然,不是所有烧水壶都能叫玉书煨。
它赤色、扁形、薄瓷质,容水量不过250ml。闽南、粤东称瓷质水壶为“煨”,能耐冷热急变、保温、不易生水垢,且便于观察煮水过程。相传,此壶是古时有一位叫“玉书”的枫溪老艺人所做,所以后人尊为玉书煨。另一种说法更雅致,据说这种壶出水的时候宛如玉液输出,故名“玉输”。但“输”字不好听,取其谐音得名“玉书”。
烧水时,置于炉上急火烧之。水沸时,煨盖开阖,“噗噗”作响,好似唤人来泡茶。煮好的水,清洌、甜软,特别适合泡茶。
过去,玉书煨以潮州百年老字号“陶圣居”做得最好。即便隆冬十分,拿出炉外许久,煨中开水依然保温。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玉书煨了。一般的茶艺馆,都是用不锈钢电水壶煮水。讲究一些的,也是南瓜形壶或东坡提梁壶,少了一分精致。
潮汕炉:红泥小炉铺白炭
“潮汕炉”,又名“潮汕风炉”,是功夫茶煮水的燃具。
潮汕炉样式十分好看,外形如鼎,通红古朴。即便不喝茶,放家里也是温暖的角落。在唐宋时已经很有名,白居易有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何等风雅。
这种炉多取粤东优质高岭土精工烧制而成,高约一尺(约合33厘米),置炭的炉心既深又小,如此使得火势均匀,通风性好,还省炭。奇妙的是,每只炉只有一个合适的炉门,换个炉门就盖不严实了。因为制作潮汕炉是先捏成一个整体,再用刀将炉门切下来。所以,炉门只此一个。不用时,炉门一关,节约又方便。
不过,它也有缺点,太重且易损坏,不方便携带至远处。所以后来又有了白铁皮的,只是,不如陶的有质感。
潮汕炉和玉书煨是配套的器具,炉口大小和煨底相称。过去,两者形影相随,为潮汕人家必备之物。如今,潮汕炉逐渐出现在风雅茶人家中,寒冬时分,红泥小炉,煮水饮茶,一大快事。
用潮汕炉烧水,炭是有讲究的。一般用白炭,讲究的茶友用橄榄核炭。炭不同,烧出来的水便各有滋味。潮汕炉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即便水溢炉中,火也不会灭,有“火犹燃,炉不裂”之称。可见旧时茶人,为了这一口清香,倾注了多少心血。
孟臣罐:枫溪孟臣三山平
“孟臣罐”,也称“冲罐””或“苏罐”,是泡茶的茶壶。宜兴紫砂壶为主,以小为贵,一般容量在300ml以下。
罐要小,小则精美,大了就不是功夫茶。要浅,浅能酿味,能留香,不蓄水,蓄水则茶涩。用孟臣罐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暑夏不变馊。且泡茶越频越久,壶壁长的茶锈越厚,即使空壶注入沸水也有茶香茶色。茶锈厚的孟臣罐,是茶人炫耀“茶龄长”的物证。
当然,不是所有紫砂茶壶都能叫“孟臣罐”。孟臣罐是明末制壶名家惠孟臣所制的小罐,底部钤记“孟臣”二字的朱文小印。在明代,宜兴制壶名家时大彬、供春等名声更大,但孟臣罐最适合潮汕功夫茶,所以在潮汕地区,惠孟臣名气更大。
时人评惠氏制壶“大者浑朴,小者精妙”。清人《海珠边琐》中记述:“潮州人饮之小壶,故粤中伪造孟臣逸公小壶,触目皆是。孟臣壶以竹刀刻款,盖内有‘永林篆书小印者为最精。”可见,当日茶风之盛,饮者也多追求名家之作。
其实,后来的孟臣罐早已根据功夫茶的需要改造过了。民国初,小罐集中生产地枫溪,孟臣罐为当地吴姓人家祖传技艺。它用手工在土轮车上精工制作,造型美观,釉面红润,光滑晶亮。好的孟臣罐其罐口、出水口、罐耳上部,三点成一直线,倒扣时,口、嘴、耳顶,全部着地,平稳非常,俗谓“三山平”。
枫溪吴姓制作的小罐,其罐底也同样钤记“孟臣”小印。行内人一上手,好坏立判。吴氏名声大噪,人称其“吴孟臣”。其时,茶客只知吴孟臣,而不知惠氏了。后来,“孟臣”便在枫溪落户,改姓为吴,流传至今。
在枫溪,流传着一个老吴头卖罐的故事。老吴头制作的孟臣罐,一把卖一个银元,一天只卖一把。一次,一个外地人寻上门来,老吴头不在家,老伴见如此好价,一下子卖给他20把。那人喜不自胜,忙往布袋里装。恰巧老吴头回来了,见状,他不嗔不怒,蹲下去说“这个废品”“这个无用”,边说边砸。那外地人回过神来,苦苦相求,好说歹说才破例拿走5把。老伴埋怨他到手的钱不收,老吴朝她瞪眼大吼。原来,他每卖出一把,就偷偷沉一把到井底。日后,这些捞起来就是钱!很有几分“经济头脑”,不但懂得物以稀为贵,更明白将来成为绝活的价值。
若琛瓯:色白质薄若琛藏
“若琛瓯”是喝功夫茶的杯子。《厦门志》曰:“俗好啜茶,器具精小,壶必孟臣壶,杯必若琛杯。”
若琛瓯为白色翻口小杯,杯沿常有花纹,杯身有山水字画。有“小、浅、薄、白”一说,小则一口而尽;浅则水不留底;色白如玉可衬托茶色;质薄如纸更能起茶香。若琛瓯究竟多小呢,大概只有半个乒乓球大小,只能装10ml水,3只小杯叠起来可含于口内而不露。
现在有两种若琛瓯,一种是白瓷杯,另一种是紫砂杯,内壁贴白瓷。也有纯粹的紫砂杯,不过不利于显茶色。
在古代,正宗的若琛瓯产于景德镇,杯底有“若琛珍藏”字样。相传是清代景德镇烧瓷名匠若琛所制。清代张心泰《粤游小识》:“若琛所制茶杯,高寸余,约三四器,匀斟之。”茶谚云:“茶三酒四玩二。”品饮以二三人为宜,三杯如“品”字。因清代景德镇仍有仿定窑制作,故若琛瓯有“纯白定瓯”之称。
如今,杯底有“若琛珍藏”字样的十分罕见。景德镇和枫溪出品的白瓷小杯,都可算若琛瓯。
深谙功夫茶的连横在其《茗谈》中写道:“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由此可见,此杯在功夫茶中的重要性。不过,他认为许多人把“若深”误作 “若琛”。细究下,发现康熙年间古陶瓷专著《杯史》,书中明确记载:“本朝器……抹红碗、若深杯、雕龙杯”。民国年间,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云:“若深珍藏为康熙制品……若深以小品茶杯为多,或谓制者乃一嗜茶雅士也。”
而1899年刊行的《粤游小识》记录:“潮郡尤嗜茶……乃取若琛所制茶杯。”“若琛”一词疑肇始于此。其后,茶书都沿用了“若琛杯”。
“深琛之辨”一节,原因大概三点:其一,古代陶瓷产品书款者,多属工匠,偶将三点水写错,或笔写太满,烧成后像“琛”字;其二,是仿制品错了,后仿者照搬,导致以讹传讹;其三,“若深”名气大,造假者故意用形近字“琛”鱼目混珠。
若琛瓯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清代景德镇烧瓷名匠若琛,以制茶具而闻名。可这也引起同行嫉妒,请了巫师来对付,巫师念了一道咒,所有茶具全部毁坏。要解开咒语,需要有人以身投炉。若琛不忍心血俱毁,只得投入烈火。咒语解开,茶具恢复。为了纪念他,茶人都会将第一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功夫茶具虽多,茶人们心中,只有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瓯这“四宝”不可或缺。说起来不过是烧水的壶、煮水的炉子、泡茶的壶和喝茶的杯子,却能做到如此风雅,可见古人对茶之一事,情深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