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分析
2017-01-21钟婧薇左爱军丰源茂
钟婧薇+左爱军+丰源茂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形势不断加剧,各个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往来也越来越密切,其中就包括金融方面的合作,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我国金融企业要想得到相应的发展,就需要加大对再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从而才能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及时的应对。而本文主要对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不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其中就表现为农业所占份额不断下降,金融行业又在不断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下,金融企业的发展情况就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金融企业要想得到相应的发展,其对于再融资风险的控制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只有加大对其内部控制,才能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要怎样才能加大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作出了以下的分析。
1 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应该遵循的原则
1.1 系统化原则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爆发经济危机都有可能对我国金融企业造成影响,就像是之前的所爆发的欧债危机,就已经给我国金融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虽然相比较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受到的影响较小,但是其对于我国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将系统化作为再融资原则之一。
1.2 有效性原则
金融企业在再融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持续化是再融资的重要点,而要想确保其有效性,就需要金融企业完善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这样在经营过程中,就能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地评估,并且及时对其进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确保其有效性,金融企业可以建立起一支较为专业的团队,对其进行考察和评估,以此来加强控制管理[1]。
1.3 经济效益化原则
金融企业要想降低再融资风险,就必须要对其内部进行有效地监督,这样才能将其风险降到最低,但是,在进行这项工作是时候,也不用过分消耗资源,毕竟金融企业资源时是有限的,如果过分重视,也会对金融企业资金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金融企业再融资过程中还要保证其经济效益化原则
2 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的措施
2.1 建立其较为完善的法人机构
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法人机构,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地控制效果。在一些发达国家金融企业,其内部都有着较为完善的法人结构,并且十分的符合自身企业的发展,就这一点上我国金融企业可以借鉴其它发达国家,毕竟一个完善的法人机构,不仅能更好地保障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的发展,还能提升企业内部员工对于再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意识。在一个企业内,如果不仅仅只有董事会,还存在外部股东作为独立的董事,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加大企业内部的监察力度,从而就能保持一个较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加大我国金融企业对再融资风险的防范
我国金融企业在进行风险内部控制过程中,应该要具体体现到相应的经济投资风险以及在融资风险部门内部,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将市场信息尽量公开、透明化,这样相应的投资者也会知道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就能防止出现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建立起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相应的监督部门,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投资者相信我国的金融企业[2]。
2.3 对金融企业风险评估制度进行完善
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要想达到较好的效果,还需要完善相应的评估制度,这样才能提升企业对金融危机的抵抗能力。在对起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风险信息进行全面收集,然后在对其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分析,以此来对风险进行初步评估,之后再按照所收集的风险信息作出较为专业的判断,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不同等级划分,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处理,这样就能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
2.4 对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
经济主体在不同的风险下,其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可以建立相应的风险责任考核制度,这样就能保证风险内部控制的效率和质量,金融企业内部员工也会承担自身相应的责任,从而就会更好的完善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金融行业的变化也是非常迅速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大多需要通过再融资来达到企业资金的流通,而本文主要是对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相应的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加强对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的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施郁梅.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14(45):12-13.
[2]邓暾. 我国金融企业再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16(21):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