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
2017-01-21杨沁
杨沁
摘 要:国有资产在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国有资产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我国社会稳定的保障,因此,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国有企业;防止;措施
1国有资产流失的定义及特征
(一)定义
国有资产流失是指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责任或者管理的个人或者单位,在实施其职责的过程中,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以致国有资产的财产权遭受损失的现象。
(二)特征
1.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是“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责任或者管理权力的个人或者单位”
只有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责任或管理权力的个人或者单位,才具备致使国有资产流失的主体资格,而其他个人或单位则不具备这样的资格,即国有资产的流失通常只出现于对国有资产负有经营职能和管理职能的个人或者单位,是由于这一群体在实际的管理经营中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所造成的。
2.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必须是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国有资产有保值和增值的可能性,也存在其贬值或者受损的可能性,因此,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也有着风险,但合法的管理经营未必都能使国有资产保值或增值,因此,由于意外因素所造成的国有资产损失不能归为国有资产流失的范围,而只有在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行使其职责过程中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所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损失才属于国有资产流失。
3.国有资产流失的实质是国有资产财产权的灭失
从表面上看来,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国有资产物的流失,如私自瓜分、侵占或者损毁国有资产,但从实际上看,是资产权益的流失,即国有资产产权的流失,包括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的依法所具有的权益的灭失。所以,我们要辨别国有资产的流失和非流失,是主要取决与国有资产的财产权是否灭失。
2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必要性
(一)理论依据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强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我国宪法第六条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第七条明确指出:“国有经济,及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而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就根本而言是为了确保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二)现实依据
据有关部门统计,自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正以快速增长的形式流失,国有资产每年至少流失800到1000亿元。国有资产的快速流失,已经成为了阻碍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日益严峻的问题。我们也应该看到,国有资产的流失会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危害。首先,国有资产的流失会加大社会的贫富差距。其次,国有资产的流失会加剧政府负担。再者,国有资产的流失导致了国有资产的私有化。最后,国有资产的流失会引发腐败。
3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
(一)缺乏健全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如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不合理、不完善、不健全的现状依旧存在于相当一部分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之中,不适宜企业发展的旧的经营、管理及领导体制仍然有着生命力,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企业法人的结构中还没有建立起责权统一、运转平衡及监督有效的管理机制,而由此所造成的国企的资源不合理配置,经济效益低下,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
我国先下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还缺乏新体制环境下所要求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规范,造成国有资产在监督和运营过程中的许多漏洞出现。与此同时,现有法律的操作性低,不够具体,如在国有资产出现权属纠纷及流失的状况下,无法向司法机构进行诉告。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条件下人们对国有资产的保护的法制观念虽在不断增强,但在现实地掌握和运用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权时会不自觉地缺乏对违法违规行为所可能带来的影响认识。
(三)缺乏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长期以来,许多国有企业仍存有重投资而轻管理的情况,在管理方面,很多企业出现无章可循甚至有章不循的状况,由此导致的企业生产效率及整体组织效率低下,造成的企业亏损或破产,这些都使得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四)缺乏对权利的制约及监督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并存在一定的漏洞,造成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一部分领导中饱私囊、挥霍浪费等现象频发,从而导致对国有资产的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同时企业内部与外部缺乏有效的权利制约机制和监督,也是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4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措施
(一)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为了促进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把解决企业自负盈亏和自我发展提上议事日程。
由于明确了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明确政府对国有企业只负有限责任,因而有可能把企业经营的财产和国家的其他财产严格分开,使企业对盈亏完全负责。同时,还要建立起必要的制度,使企业经营好坏与企业全体成员(包括所有者、经营者、职工)的当前及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
第二,坚持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实现政企分开的要求。当前要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的经营范围和内容,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增强整个国有经济的活力,发挥其主导作用,并为政企分开创造条件。
第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形成促进政企分开的合力。
(二)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权力制衡制度
为了完善国企公司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法人的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治理结构的效率和水平,对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改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以防止股份权力由于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权力垄断;其次,强化董事的责任和义务,追究违法董事的法律责任以及独立董事、增加外部董事,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监事会的权威性;最后,建立和完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
(三)完善企业内审计制度,加强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及管理
正确理解监督对于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与作用,并要完善企业的内审制度,在监督过程上主要通过检查与审核两种方式进行。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与管理。有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降低风险,同时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通过立法,把国有资产法律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立法工作要提高速度,制定或完善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增强对社会舆论和法律的有效监督,培养形成企业家阶层,改善国有企业的领导机制,促进国有资产管理运营者的主观能动性的提高。在各政府部门中,要确立对国有资产流失案件的主要负责单位和查处单位,形成科学的国有资产流失查处体制,这是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有效防止,以及对国家所有者权益维护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春艳.国有企业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财经界.2013.(4).21-22
[2]李文生.浅谈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J].丹东师专学报.2009.(3).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