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优727
2017-01-21本刊辑
泸优727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6024
品种名称:泸优727
申 请 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育 种 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品种来源:泸06A×成恢72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7.6 d,比对照Ⅱ优838长1.9 d。株高111.6 cm,穗长24.0 cm,每667 m2有效穗数15.3万穗,每穗总粒数186.6粒,结实率80.3%,千粒重29.2 g。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9、3.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表现为敏感;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6%,长宽比3.0,垩白粒率35%,垩白度5.6%,胶稠度73 mm,直链淀粉含量21.1%。
产量表现:2013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634.2 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2%;2014年续试,平均每667 m2产620.8 kg,比Ⅱ优838增产9.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667 m2产627.5 kg,比Ⅱ优838增产8.9%。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 m2产623.0 kg,比Ⅱ优838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稀播,培育多蘖壮秧:本田每667 m2用种量1~1.20 kg。(2)适时早栽,合理密植:秧龄35~40 d,每667 m2插1万~1.5万穴,每穴2~3粒谷,每667 m2基本苗5万~6万。(3)施肥原则:科学配方施肥,重底早追,氮、磷、钾配合施用,科学管水;提倡施用水稻专用复合肥或有机肥。(4)根据植保预测预报综合防治病虫害,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和贵州(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重庆(武陵山区除外)海拔800 m以下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