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和实验课并轨后病理实验课改革新模式
2017-01-21刘怀黄旭张斌
刘怀,黄旭,张斌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2000
理论课和实验课并轨后病理实验课改革新模式
刘怀,黄旭,张斌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2000
病理学实验课在病理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专科病理学内容多,课时少,导致病理实验课课时少。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将病理理论课和实验课并轨,增加实验课课时,文中探讨如何从多方面构建并轨后实验课教学新模式。
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模式
病理学实验课在病理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实习课中学生不仅通过对病变器官、组织的形态学观察,联系其机能代谢的变化及其临床表现,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临床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病理实验教学在整个病理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医学类高职高专学制只有3年,班级人数又多,且专科病理学教学将本科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合为一本书,因此专科病理学内容多,但课时少,导致病理实验课课时不断被压缩,有些专业甚至只有16节实验课。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了改善专科病理学教学的不足,将利用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将专科病理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轨。下面就并轨后病理实验教学要从哪些方面来改革进行探讨,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1 制定新的实验教学计划
传统的病理实验教学往往比理论教学课时少,实验教学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另外专科病理学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病理解剖学这一块,病理生理学实验只有缺氧这一章,导致学生对病理实验这一块掌握的知识少且又不全面。针对理论课和实验课并轨的教学改革,需制定新的病理学实验教学计划,包括实验内容、授课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并轨后,实验课的学时将增加,理论课和实验课将各占教学时间的50%,增加病理生理学实验内容以及临床病理讨论,将病理生理学机能实验与病理学形态实验整合,新的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专业增减教学内容,实用性更强,更加体现了课程的职业性,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巩固、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达到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目的。
2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整合方法
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都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及其临床表现和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的科学,从而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为疾病预防提供理论支撑[1]。以往实验教学从属于各自的理论教学。如病理学解剖学实验教学是每个章节病理上完后静态观察已制作好的大体标本和病理组织切片,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为病理生理学内容完成后进行,主要为动物实验,内容较病理学解剖学实验抽象难懂。实验课和理论课并轨后,实验课课时增加,病理生理学实验内容增加。因此可以将部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将机能、代谢和形态变化有机结合,便于学生对疾病过程有个全面的认识。实验老师可以先进行病理生理学实验项目指标的观察,再进行病理学实验项目指标的观察,使学生对引起机体发生机能变化的组织病变到大体形态至镜下的变化一目了然,达到肉眼观察的现象与镜下形态学变化统一、内部形态学变化与外部机能变化及临床表现相结合,不仅加深学生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应用观察到的形态学与机能学的变化来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的机制,增进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联系,促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变化的意识,促进学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2]。
3 实验教师要求的提高
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融为一体,较好地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3]。但增加了病理生理学实验内容,这就要求实验教师不仅对病理解剖学具备较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还需具备对病理生理学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能力。相当于实验教师既是病理解剖实验教师,能够完成病理学大体结构和微细结构观察,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教师,能制备动物病理模型,熟练使用模拟实验系统组织教学工作。因此为了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需组织实验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从病解和病生两方面融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虚拟实验系统和网络平台更广泛的应用
高效使用数码互动教室,能有效完成病理解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并轨,避免传统形态学实验课时对理论知识的重复概括,解决大体标本不足,存放不当导致病变特点不典型、切片霉变等问题。理论课和实验课并轨后,在讲解病理生理学时,通过动物病理模型制备,然后利用虚拟实验系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病变发生的机制,如动物失血性休克模型的制备中,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两次放血模拟休克代偿期和休克失代偿期,学生能观察到动物一般情况变化,皮肤黏膜颜色,肛温,尿量,应用BL-420F系统能准确记录血压,CVP,呼吸频率,和肠系膜微循环,这种模式的教学,不枯燥,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掌握实践技能的同时,对抽象的疾病发生机制又有了整体的认识,达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掌握得快的良好效果。更广泛的利用网络平台,通过一台计算机使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更及时更详细的交流,点对点的辅导,并可以通过互联网进入病理学网,适时地接触到一些新病例,也可以与全国各地一线病理医生一起探讨,随时将新的知识补充到教学中,并对过时的内容进行修改,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4]。
5 适当的增加临床实践知识
病理学为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尤其是病理诊断具有权威性。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临床课程学习,因此在实验课我们适当的组织临床实践病例和尸体解剖案例,让学生初步接触到临床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整个病理教学质量。临床实践病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和启发性,一个好的临床实践病例应该包括一个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等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知识的全部覆盖。通过一个病例的分析,启发学生调动所学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积极思考,先从机能学方面观察器官系统的活动变化,再深入机体内部观察、辨别器官大体形态有无异常,最后再进一步观察镜下组织学变化,有助于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真正融为一体。另外在有条件和间充足的情况下,可利用一次实验课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医院病理科,学生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病例,通过全程参与病理学诊断过程,包括取材、切片、诊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样通过实验课后学生掌握的不再是“死”的知识,而是能够灵活运用和转化的“源头活水”[5],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黄萱.构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学创新导刊,2013(1):40.
[2]王新芳,李淑元,陈岩.整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2):78-79.
[3]曹冬霞.边疆卫校病理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41-242.
[4]王涛,张步彩,程汉,等.高职动物解剖虚拟实验技术与数码系统的建设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版,2014(11):117-119.
[5]张录顺,李娟,刘馨莲,等.病理学与临床实践合理链接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4):139-140.
Analysis of New Reform Model of Pathological Experimental Courses after the Theoretical Class and Experimental Class
LIU Huai,HUANG Xu,ZHANG Bin
Hu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Zhuzhou,Hunan Province,412000 China
The pathological experimental course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in the pathological teaching,and the more special pathological content and less class hour leads to the less class hour of pathological experimental class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we should combine the pathological theoretical theory with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increase the experimental class hour,and the paper studies how to establish the experimental class teaching model after combination from multiple aspects.
Pathology;Experimental class;Teaching model
R36
A
1672-5654(2017)03(a)-0073-02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07.073
2016-12-09)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金项目: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项目(项目编号:XJ20160104)。
刘怀(1979.2-),女,湖南长沙人,硕士,实验师,研究方向:高职高专学校病解病生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