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把孩子推远只能收获虚假成熟
2017-01-20王敏
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是好事。如今,一方面年轻人面对的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啃老现象依然存在。
但是,培养独立性又有一些常见的误区:对溺爱和过度保护的矫枉过正,过早撤除关爱,让孩子在心理和现实技能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孤独地面对困境。这样也许可以逼迫孩子提高现实能力,但是从心理层面来看,得不偿失,很可能形成所谓“假性独立”:看似坚强无畏,实则迷茫脆弱,同时往往伴有人际关系障碍。
真正的独立,首先要能够在心理层面走出共生,区分自己和父母,有明确、自主的人生目标;其次要有弹性的自尊,耐受挫折、克服困难;此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能力,独立不是孤独,不是不求助。独立的人,恰恰是能够表达自己的脆弱和需要、获取社会支持的人,也只有心理独立的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
真正的独立,来自父母的爱意和支持,与“推出去、不帮、不管”逼出来的假性独立有很大的差别。当一个人相信自己是被接纳、被理解、被支持的,他就敢于确立自己的目标并持续地努力,同时也可以坦诚地表达与求助。
父母对待孩子先养后育,根据孩子能力的发展逐步后撤,是帮助孩子与父母分离,走向独立的安全方式。
所谓养,是允许孩子早期对父母充分依赖。没有人能够生而独立,在孩子生长发育早期,依赖父母是天经地义的,父母越能接纳这种依赖,怀着关爱照顾孩子的需求,孩子就越能体验到自己的需要是合理的,是值得被满足的,而自己是“足够好”的、受欢迎、被认可的存在。这样的孩子不怕离开父母,因为心里知道,无论走多远,心里都装着爱和支持,这是一切内在力量的基础。
孩子早期得到的情感满足越多,就越敢于在心理上与父母分离,意识到“我是我”,从而形成自主愿望,为走向独立打下心理基础。
随着孩子的能力逐渐增长,探索世界的愿望自然增强,父母的工作重心转向“育”,帮助孩子确认并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渐进的过程,父母要随着孩子的发展逐渐调整自己的位置,尊重孩子的意愿、看见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以自己的期待来要求孩子。
“育”有点像孩子学走路的过程:当孩子不想走路时,强行让他走,对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孩子主动要走的时候,父母要先扶着孩子走,时刻观察他的能力,调整自己,既不能太早松手,也不能因为担心摔倒就去限制他。
如果父母把自己对孩子发展的期待,强加在孩子身上,首先扼杀的是独立的种子——自主愿望,孩子往往会觉得我想做什么不重要,完成权威给的任务才有意义;其次,有些操之过急的父母,可能会以“锻炼”为名,把孩子直接推出去面对困难,这样会使孩子过早体验到无助。
在无助中长大的人,会重复体验无助。他们焦虑,感觉世界充满危机,时刻准备着面对未来的困难,难以享受轻松的当下;一旦感觉自己能力不足,就很容易有毁灭感。而他人就像严厉的考官,时时苛责甚至贬低、嘲笑。因为无法开口求助,这个假设很可能不断强化,成为难以打破的心理现实,从而感觉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支持,无法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极端的情况,还可能会过于推崇强权,丧失很多情感体验。
父母急于让孩子提前“独立”,不是孩子自主意愿的发展,也难以导向真正的独立。
真正的独立,源于关爱、尊重和支持,是内心不孤单,似乎总有温暖的怀抱陪伴,能够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敢于去追求。有了这样的内心,走出父母的照顾,建立自己的生活,是发展中水到渠成的事。
王敏,北京东郁心理工作室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