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宁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验初探

2017-01-20张文丽

山西水利 2016年4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全县工程

张文丽

(大宁县水利局,山西 大宁 042300)

大宁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验初探

张文丽

(大宁县水利局,山西 大宁 042300)

在大宁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中,针对地域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出以大流域为依托,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一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二是以天然林为依托,坚持以封为主,封造结合,逐步构建起生态经济圈;三是以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促进退耕还林还草,探索出在黄土高原地区改善生态,促进经济的成功之路,为全面治理树立有效示范,并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管并重;大宁县

1 水土流失现状

大宁县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南端,临汾市西北,总面积967km2,辖6个乡镇,总人口6.5万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境内沟壑纵横,地形复杂,素有“三川十垣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之称。全县水土流失面积804km2,占总面积的83.8%,土壤侵蚀模数为10384t/km2,沟壑密度5.58km/km2,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加上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均占有粮食仅498kg,人均纯收入2690元,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2 水土流失原因

2.1 自然因素

一是土质疏松。大宁县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黄土,深厚的黄土土层与其明显的垂直节理性,遇水易崩解,抗冲、抗蚀性能弱,沟道崩塌、滑塌、泻溜等混合侵蚀异常活跃。大面积严重的水土流失与黄土的深厚松软直接有关。

二是地形破碎。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受长期内外应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该县属暖温带半干旱气候,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且主要集中在7—9月,使得地形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极易形成大规模的水土流失。

三是降水因素。该县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年均降水量一般在523mm,但分布极不均匀,汛期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75%。据测定,每次强降雨所产生的侵蚀量一般在500t/km2,因此降雨形成的径流是水土流失不断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人为因素

一是陡坡开荒、私采乱伐。大宁县自然地理条件差,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长期以来,盲目毁林毁草垦荒,陡坡耕种,导致土地生产力逐年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过度的樵采使大片森林遭到砍伐,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植物群落迅速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

二是过度放牧。过度放牧不仅毁坏林草植被,而且增加地表粗糙度,造成土壤易被冲蚀,导致水土流失,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农户散养牲畜,破坏林草植被较为严重。

3 主要做法

为改变水土流失严重这一现状,近年来,大宁县依托国债项目、昕水河流域生态环境项目、天然林保持等水土保持项目工程,把治山治水、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来抓。全县水利建设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林果富民、生态立县”的主导产业目标,确定了“山垣沟因害设防,水土林综合治理,农林牧协调发展”的治理方针,在治理规模、速度、效益上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实行规模化治理,产业化开发,给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截至2015年底,全县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350km2,初步实现了垣面梯田化,缓坡条带化,沟底川台化,道路循环化。

第一,在垣面和缓坡以机修梯田为主,抓住骨干田,改造垣平地,同时配套旱井集雨节灌工程,重点发展粮食和水果业。大宁县现有坡耕地18120hm2,发展机修梯田潜力很大。目前,全县已完成机修梯田13733.33hm2,垣平地达到3733.33hm2。建成旱井集雨节灌工程900处,8333.33hm2优质苹果基地,已进入挂果期,年产苹果达0.6亿kg。

第二,在陡坡和荒坡以开挖条带、鱼鳞坑为主,重点发展木材林和干果业,抓住潜力田。大宁县沟壑纵横,小流域“四荒”面积35066.67hm2,占全县总面积的36.27%。按照《大宁县治理开发“四荒”地资源的实施方案》,目前全县共营造水保林1333.33hm2,发展水保治理大户41户,承包治理面积9200hm2,形成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局面。

第三,在沟底建设骨干坝和淤地坝,配套人字闸工程,以打坝造地为主,同时改善川水地,抓住保命田。目前,全县共建设骨干坝70座,淤地坝200座,人字闸工程20处,增加小型水利设施30处,配套流动机泵150台,使全县的水浇地面积由546.67hm2增加到733.33hm2,基本农田面积达到8000hm2。建设设施蔬菜大棚2800座,年产蔬菜可达2700万kg。

第四,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大宁县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过程中,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形成了水土保持建设与发展生产融为一体的模式,严把工程规划、质量标准和资金使用三个关口,坚持项目法人制、重点工程招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促进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发展。

一是落实组织机构,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领导变,水土保持规划不能变,任务不能变,目标不能变的“一变三不变”要求,要求各级领导要搞好接力赛。县四大班子领导每人包好一个乡镇,抓好一个重点工程,同时对资金筹措、工程建设和管护等工作进行周密安排,县委、县政府成立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水利局长担任,成员由项目区各乡镇长及水利技术人员组成,领导组下设项目股,负责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验收、档案整理等工作。领导组成员任务明确,协调配合,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严格管理,制定了完善可行的制度办法。首先,根据省水保局制定的《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该县出台了《大宁县关于加强昕水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区放牧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的管理办法,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操作依据。其次,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四专”,即“专账、专户、专用、专人”进行管理,在资金使用上,按照“科学规划、精心设计、执行批复、公开招标、签订合同、精心施工、严格验收、精确保障、准予付款、留有保证金”一条线运行,同时建立了定期审计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从而使财务真正承担起工程建设的后盾和保障。工程资金采用分期分批报账制,即工程开工时,拨付部分材料费及生活费,施工过程中,视工程质量与进度拨付部分预付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付款总额达到工程决算总额的70%,验收一年后若无质量问题拨付剩余资金。

三是创新机制,实行“三制”管理。按工程总体规划要求,逐步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的“三制”管理,对有条件的重点工程,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要求投标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土建资质证书,并具有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经领导组项目部对施工队伍的资质审核后,把工程任务以合同的形式签订。工程建设中实行监理制,聘请中游局监理人员常年对工程进度、质量、投资进行跟踪控制。“三制”在该县重点工程建设中的推广,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锻炼了管理队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工程管理注入了活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生态保障,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目前,“绿我黄土坡,富我大宁人”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信念和自觉行动,为建设山川秀美、富裕文明的新大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S157.2 [

]C [

]1004-7042(2016)04-0029-02

张文丽(1977-),女,2002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助理工程师。

2016-02-21;

2016-03-28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全县工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水土保持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