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7-01-20陈玲
陈 玲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7)
“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陈 玲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7)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操作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就要求高职学院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开展物流实践教学改革,搭建起综合型的实验教学体系。文本通过对物流综合实训课程重要性的概述,提出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建设,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开展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物流;物流综合实训;任务驱动;教学体系
物流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属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需要大量物流应用型人才。从长远来看,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建立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实现物流实训基地的开放和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化,创建一个开放的、自主的学习环境,是现代高职物流专业教育的大势所趋。
一、物流实训课程价值分析
近几年,物流在国内作为新兴行业而迅速发展起来,同时物流企业对不同层次的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国内各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纷纷开展物流专业教育与培训,以满足物流行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物流企业、 港口、海关、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需要物流专业人员较多,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物流理论基础,同时要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水平。这就要求在高职物流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物流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物流专业化人才。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就承担着这一重任。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育发展在物流人才培养目标、物流课程结构等方面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还有待完善,比如物流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物流实训课程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等等。从总体上来讲,高职物流专业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其开设的主干课程包括:《物流运输管理》、《配送中心运营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基础》等,都是系统地介绍物流基本内容和基本原理的课程,教材内容枯燥,缺乏专业实用性。随着物流企业对岗位人员实践操作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在高职物流专业教育中,物流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亟待提上日程。
二、物流实训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是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的前提,合理处理物流实训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是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应该对该课程的定位进行比较明确的分析。在高职教育中,物流实践教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路径之一,高职物流专业教育应重视物流实践教学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物流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关于开展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对实用型物流人才提出培养目标和实施方案。在我国高职教育阶段,物流人才培养侧重实践应用能力,物流实训课程已经成为物流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结合物流实训课程的特征,制定完善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尤为重要。
三、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分析
物流综合实训的主体内容来自于其他物流专业课程,比如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流基础等,而物流实训课程本身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既要合理处理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也要突出实训课程自身的特点。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以物流业务流程为主线,形成项目化、模块化课程,培养学生对物流业务的操作能力。课程内容建设目标应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建立与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形成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将任务驱动结合课堂实践,物流实训课程建设与开发、物流人才培养等符合物流实训教学特点,做到可行性、动态性、整体性和有序性。
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在理论上可行,结合各院校不同的教学条件,符合物流实践教学特点,比如入库作业实训需要具备货架、货品、叉车、托盘等物流设备。教学内容体系内的模块既要重视传统的基本作业模式,也要重视物流是多学科交叉应用的特点,注重构建学生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体系,与专业课程内容相协调,实现物流实训教学培养目标。
四、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倡导以“学”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互动中,围绕共同的学习任务开展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与探索,通过完成任务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是一个十分有益的探索。以叉车实训为例,有些院校实训课程只是机械的做拉货、卸货反复练习,操作时间很短,学生兴趣不浓。如果在具体实训之前,介绍叉车作业的任务目的、任务要求、任务内容与规范等,做到安全、准确、规范、有效地操作叉车,能够考虑货物与工具之间的对应关系,提供多种类型货物实训,并建立叉车选用的考核体系,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训效果。Jane Willis在《任务驱动学习框架》中提出一个组织教学的模型,认为任务驱动教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前任务活动阶段——介绍主题和任务、任务周期——完成任务准备报告计划、语言聚焦——分析和再练习阶段。其包含五个部分:1.有一个明确的目标;2.有一个适当的环境;3.任务要考虑学习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4.任务要导向实训的产生;5.在任务完成后能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框架。 一线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训时可以按照“制定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景—布置学习任务—调解与演示—引导自主学习探究协作完成任务—总结与评价”的顺序进行实训,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具有重要价值。 例如,装卸搬运实训任务可以给出如下任务内容、任务步骤和任务要求(如表1所示)。
表1 装卸搬运任务训练
按照物品类别进行装运实训:
一是辨析物品的特征,将不同种类的物品放置在一起。介绍和了解物品的基本特征。
二是对物品进行分类。根据物品特征辨析散装货与集装货;轻货与重货;大批量与小批量货;易碎与耐压货等。将同一类型的物品摆放在一起。
三是实际码放物品。将耐压货品、重货放置在底层。将轻货、易碎货品进行包装并放置在上层。将同一批次货品应放置在一起。
搬运活性指数实训搬运活性指数分析 1.将物品散置于地上、置于托盘、置于容器、置于传送带、置于车内等不同位置。2.根据不同类型的物品放置的位置不同,判断搬运活性指数。
四是使用托盘的实训。托盘的种类识别,将不同种类的托盘放置在地面,按照材质、结构、叉车叉入方式、台面等不同种类对托盘进行分类。
托盘的装盘操作分别按照纵横交错式、旋转交错式、重叠式、正反交错式进行装盘。
五是使用托盘搬运车的实训
准备工作:托盘搬运车日常检查与维修;检查地面水平和有障碍物等情况。
托盘搬运车的使用:将托盘搬运车放置靠近托盘;在使用时将承载的货叉放入托盘孔内,不能碰撞托盘;实现托盘物品的起升和下降,确认所载物品平稳;采用人力拉动来完成搬运作业。
结束作业:卸下货物,将托盘搬运车按要求摆放到原来位置。检查和维护托盘搬运车。
六是手推电动堆高机
准备工作:检查手推电动堆高机的电压;检查电源情况;手推电动堆高机的日常检查与维修。
手推电动堆高机的使用:1.将电动堆高机手推靠近托盘,注意要低速移动。2.在使用时将承载货叉放入托盘,不能碰撞托盘。3.电动堆高机静止时,提升托盘。移动时不能提升物品。4.将物品放入货架储区,保持物品平稳。
结束作业:1.清洁与整理机器设备,做好检查和维护。2.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电。
在教学方式上通过学生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角色式学习等方式进行实训任务的开展、组织和实施。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变为以教学组织与设计、创设情景、指导和评估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采用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法。
(二)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训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是实训教学开展的基础,它是关系到能否完成实践教学内容的根本保证。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培养操作能力为主线,面向物流市场需求与变化,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衔接与有机整合,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采用“任务驱动”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另一面,开发和推广与物流行业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实训任务,将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整合。
在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中,要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注重以典型物流作业流程为主线开展,针对这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训(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以技术为导向的硬件设备实训。根据物流设施设备的作业要求,布置具体实训的目的与要求,让学生进行物流基础设施的操作实训,通过正确、规范的操作物流设施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次,以流程为导向的软件实训。根据物流软件教学,组织业务流程的初步培训,然后对不同模块的具体操作进行实践,再整合进行全流程的系统实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流知识,可以参考岗位式物流实验实训,之后进行轮岗实训,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不同岗位实践,例如,配送业务流程、入库流程、出库流程、分拣流程、退货流程、盘点流程等。最后,模拟物流综合实训。在教学条件范围内,模拟一家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操作,安排学生充当不同岗位,通过硬件设施设备和软件流程实践,开展各种物流作业实训。
图1 《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
在物流综合实训教学中,力求建立多层次的物流综合实训教学模式。让学生以学习任务为指导,以实践操作为基础,在实训中验证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化实验实践课程教学平台。
五、结束语
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物流基本理论的实训、物流基础设备与设施的实践等环节的学习,提高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要以课程体系创新为基础,以教学思想创新为核心,建立模块化内容、综合型平台式的实训培养体系,提升物流教育教学综合水平,满足现代物流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李学忠,李诗龙.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包装,2007,(03).
[2]史典义,汪洋,刘英.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J].职业圈,2007,(13).
[3]彭秋发.工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地质教育,2005,(04).
[4]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5]王成林,邬跃,张旭凤.物流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9,(02).
[6]杨慧敏,李洋,肖生苓.物流实验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森林工程,2012,(02).
[7]徐元庆.基于物流综合实训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探究[J].环球市场,2015,(15).
[8]马翔,奚道同,杜宇.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02).
[9]齐卫军,邵华.高职物流综合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03).
[10]张变亚,刘贵生,董继荣,梁婵卓,贵婷.《自动化物流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财富,2010,(24).
[11]张建军,杨艳玲.农产品物流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例[J].物流技术,2013,(17).
[12]石国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
Research on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he Cours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Logistics
CHEN Ling
(TianjinBinhaiVocationalCollege,Tianjin, 30045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in China, the demand for the logistics operation talents has been increasing, which requir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logistics talents, reform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logistics and set up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overview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urs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Logistics, the content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Logistics is proposed, and research is made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this course based on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odel.
logistics;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logistics; task-driven; teaching system
2016-09-23
陈玲(1979-),女,天津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物流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G712
A
1673-582X(2016)12-01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