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与肿瘤微创介入病房危急值制度的落实及报告流程管理
2017-01-20郑颖楠张小凤甄津鹤王春雷邢秀亚
郑颖楠,张小凤,甄津鹤,王春雷,邢秀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100069
肝病与肿瘤微创介入病房危急值制度的落实及报告流程管理
郑颖楠,张小凤,甄津鹤,王春雷,邢秀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 100069
目的总结肝病与肿瘤介入病房危急值制度的落实与报告流程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实施体会。方法2012年开始该院开始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通过培训,临床医护人员逐渐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危急值的内容。在临床工作中,责任护士自觉主动关注危急值,并且与其他辅助科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使得危急值报告制度能够切实落实到临床的实际工作中。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患者发生的疾病异常情况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结论临床医护人员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以及危急值的内容,提高危急值意识,由被动关注转变为自觉主动关注,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护理水平。
危急值;危急值报告制度;危重患者;危急值报告流程
危急值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得到检验信息后,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危急值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检验危急值应用的规范性、制度性而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以此提高患者抢救的时效性,提升医疗水平和患者医疗安全[2]。该科是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病房,所有住院患者均为肿瘤患者,病人病情较重,责任护士及医生在获得危急值时,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抢救治疗措施及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医疗护理水平,减少了医院的医疗纠纷。现将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实施及管理报道如下。
1 危急值的建立
1.1 医、护、技全员培训
中国医院协会在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提出了检验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以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切实提高患者就医质量[2]。2012年该院开始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并且将血液检验项目纳入到该院的血液危急值的检验项目中,医务部和护理部对全院临床医生及护士和辅助检查检验等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以及危急值内容的培训;教学护士长在科内对全科护理人员再次进行培训,每天早晨或下午交班会后,利用10 min时间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内容,强化培训,组织进行书面考核,对于比较生疏的危急值项目进行反复学习并提问,督促每一位护士熟练掌握危急值的制度和危急值中检查和检验的相关内容。对于新来的护士,进行单独培训和自主学习,教学护士长进行监督考试。
1.2 落实危急值制度及流程
将危急值登记本放在护士站固定的位置,便于每位护士查阅;教学护士长每天早晨在交班会后,提问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当患者的检验及检查出现异常时,相关科室用电话报告检查或检验报告的结果,值班护士接到电话,认真记录报告内容,并复述一遍进行核对,然后立即向值班医生报告危急值。值班医生将患者的危急值结果与电脑上的结果进行核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核实清楚,立即开出治疗医嘱。护士接到治疗医嘱,立即核对并执行医嘱,增加对患者的巡视,加强病情观察。通过立即报告危急值、立即开出治疗医嘱和立即执行“3个立即”工作内容的执行,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病情得到控制,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和理解,提高了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不断提高,减少了医患纠纷。每天科护士长检查危急值登记表,并且追踪处理结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科室中组织讨论,并拟定出整改措施,使危急值制度确实落实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并不断完善。
1.3 坚持强化培训
该科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提高值班护士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的重视程度。对于危急值的正常结果与异常结果进行提问考试,不断巩固,加强记忆。组织科内护士讲课,对于执行制度和流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护士对危急值化验及检查的关注度,增加工作责任心,不断完善危急值的报告制度,执行制度,以及危急值的管理制度。
2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各级职责
2.1 医院统一危急值报告流程
该院全院统一危急值报告流程,当检验(检查)者发现有危急值时,立即与电脑报告结果进行核对,并电话通知患者所属的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做好危急值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危急值项目及数值、报告科室、报告人、接收人、接收报告时间、接收方式、医生姓名、备注(记录内容是给予何种治疗方式或其他)。护士记录完成后要复述一遍,得到报告人确认无误,在危急值登记本上签字。之后与电脑进行核对,核对无误之后向值班医生汇报,并让值班医生签字确认。值班医生再次与电脑上的结果进行核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分析,随即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2.2 转变观念,被动关注变主动关注
该院在未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之前,值班护士和医生在有需要化验及检查的时候,只是等待结果的回报,这样容易造成病情的延误,失去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机。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后,临床医生和护士,会主动联系检查及检验的科室,询问结果,尽早知道结果,抓住抢救的时机,使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变被动关注为主动关注,增加主动关注的责任性。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牵动着医院内的各个临床科室,以及其他辅助检查及检验科室,共同创造良好的沟通渠道,才能使医疗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沟通。
2.3 默契配合
临床医生和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以后,按照流程操作,互相配合,共同分析患者的化验及检查结果是否与患者的临床症状相符。当结果与患者临床症状不相符时,医生和护士共同分析可能存在哪些因素,是否需要重新采集标本,护士应排除干扰因素,积极配合。对于情况紧急的,接电话护士第一时间通知值班医生,同时通知患者的责任护士,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配合医生共同抢救患者。
2.4 质量控制
该院行政科室和临床医技科室都设立质量控制小组。临床科室内以科主任为主要负责人,其他成员包括主治医师、科护士长、各病区护士长组成质量控制小组。我科每月由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于危急值报告的记录和处理情况进行检查。每季度由医务处和护理部对科室的危急值报告记录和处理情况进行抽查,监督危急值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改革与绩效管理办公室进行绩效奖惩。每年还要由医务处和护理部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质控分析,督导持续改进工作,并将分析报告递交改革与绩效管理办公室。
3 结果
2012年以前,该院未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当住院患者经临床医师巡诊或主管护士巡视观察,发现患者有异常临床症状时,立即进行血液检验及检查等项目急查,异常的检查或检验结果只能等待相关科室电话通知,结果回报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有的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因此,个别的会发生延误抢救治疗,导致不良后果。2012年该院实施危急值报告制度以后,当患者出现异常病情变化时,医生和护士按照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直接就可以通过院内联网的电脑查看到检查及检验的结果,缩短了结果报告的时间,直接查看检查和检验的结果,还可以减少报告和记录可能发生错误的误差,及时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医疗护理的满意度。
4 讨论
①在危急值制度落实的整个流程中,临床医生,护士,其他检验科和检查辅助科室,都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哪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护士在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责任护士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获得患者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并且把患者的有效信息及时传递给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与医生一起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找出护理问题,制定出符合患者病情需要的护理措施。检验标本的采集均由护士进行,这就要求临床护士需要有高度责任心,检验标本的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检验的结果。当患者需要进行辅助检查时,值班医生及时与辅助检查科室进行联系,并告知患者病情,护士负责联系服务大队带患者去检查,并且联系电梯运行人员等待患者,缩短患者到达检验科室的时间。辅助检查科室对患者进行检查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检查结果反馈给主管医生,强化危急值制度,提高了辅助科室的危急值意识,加强了责任心。危急值制度的切实落实,临床护士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检查检验科室,以及医生和患者,临床护士四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才可以使得危急值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
②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建立实现了对医疗过程中的细节化管理,临床规范化、制度化地使用临床检验危急值,不仅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3]。危急值报告制度执行过程中,我院多科室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通过医护技的共同努力,为患者的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加强护士对危急值的关注度,增加责任心,加强与医生和患者,以及其他辅助科室的沟通与协调,提高了护士在危急抢救时刻的应变能力,充分体现了护士在整个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通过全院护士的积极努力,各个临床科室以及检查和检验等辅助科室的联动机制得到提高,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该院的医疗风险,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医疗护理水平。
[1]王姝,巩丽颖,吴洁.危急值检验标本的护理质量控制[J].护理学杂志,2008,23(3):19.
[2]孙伟峰,蔡锡雅,张健,等.危急值报告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43.
[3]周英.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J].当代护士旬刊,2012(11):180.
R473.5
A
1672-5654(2017)04(b)-0083-03
2017-01-16)
郑颖楠(1982-),女,北京人,大专,护师,研究方向:肝癌护理。
邢秀亚(1964-),女,北京人,本科,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肿瘤微创护理,E-mail:13552185235@163.com。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1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