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转型的思考

2017-01-20李轶慧

中国煤炭 2017年8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经营

李轶慧

(北京嘉元恒基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100089)

★ 经济管理 ★

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转型的思考

李轶慧

(北京嘉元恒基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100089)

介绍了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煤炭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积极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利用,多措并举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链,同时全方位加强煤炭国际合作,推动煤炭企业“走出去”。

煤炭企业 生产经营管理 转型升级

1 新常态下煤炭企业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企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前几十年中被社会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以及煤炭企业的高速发展所掩盖。在煤炭开发和利用方面,煤炭企业盲目追求开采量,且生产效率低下,机械化程度低,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科研投入低、创新能力弱,缺少对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同时,煤炭企业在开采过程中不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造成水资源、土壤和空气的严重污染,与煤炭共伴生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煤炭利用方式粗放,主要作为燃料使用,终端消费比例高,加工转化的比例低,导致综合利用效率低。在经营管理方面,煤炭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程序,各种项目盲目上马。企业中存在大量低效无效资产和设备,生产经营成本高企。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能源形势的变化,煤炭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些新的挑战。目前,互联网理念、先进信息技术正在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传统行业正在形成以智能化和 “互联网+”为基础的新模式、新业态。煤炭企业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合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是其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近些年来,世界能源格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大规模推广使用廉价的天然气代替煤炭,使得其对煤炭的需求不断下降。相反,一些中亚、南亚和西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对煤炭的需求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支持国内过剩产能“走出去”。在此背景下,煤炭企业如何开拓海外市场,成为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2 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开发与利用

2.1 推行煤炭高效、绿色开采

煤炭开发的问题在煤炭企业中长期存在,并且饱受诟病,也是煤炭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煤炭的开采量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同时参考企业的人力、物力和矿区资源情况。煤炭企业要建立相机决策的生产组织体系,根据市场需求精准组织生产和运输。要大力提高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和掘进机械化程度,优化生产系统,降低生产能耗。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同时坚持科技创新,对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装备进行研究攻关,提高人均开采效率,实现煤炭生产的集约化、高效化。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炭企业也要充分考虑矿区环境的承载能力,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企业在煤矿设计、建设、生产等环节,都应该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环保标准,针对矿区不同的地理特征采用不同的绿色开采技术,例如保水开采、充填开采和矸石不升井技术,减少对高硫、高灰煤矿的开采。煤炭企业在采煤的同时也要促进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矿区循环经济,力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中,煤矸石既可以用于回填因采煤而产生的土地沉陷区,也可以与粉煤灰共同使用制备建筑材料;煤炭中含有镓、锗等金属元素,企业可以对其进行分离、回收,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矿井水经过处理,也可以进行产业化利用。

2.2 发展煤炭洗选加工和深加工

煤炭洗选加工和深加工是我国未来煤炭产业的发展方向,它一方面提高了煤炭产品的使用效率和附加值,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煤炭产业摆脱生态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煤炭洗选可以有效去除煤炭中所含有的硫分、灰分和有害元素,提高煤炭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例如:电煤灰分每降低1%,发热量将提高200~360 J/g,且每度电的标准煤耗减少2~5 g;工业锅炉和窑炉用洗选煤,热效率可提高3%~8%,节约煤炭10%~15%,同时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显著减少。因此,煤炭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提高原煤洗选比例。煤炭企业要在煤矿附近设计、建造选煤厂,直接将开采出来的煤炭进行洗选和分质分级。在此基础上,不断降低煤炭洗选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高效分选,提高煤炭质量,增加煤炭品种。

煤炭企业应该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努力推动煤炭由单一燃料向燃料和化工原料并重方向发展,提高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例如,神华宁煤集团主动适应国家的煤炭产业发展导向,建成400万t/a煤炭间接液化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可以生产油品405万t/a,是目前世界上单套装置最大、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因此,煤炭企业应该以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为示范,快速推进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化学品等生产制备项目。同时,加强煤炭深加工产业的技术开发投入和推广应用力度,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3 精细化管理,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煤炭的生产、经营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性、系统性过程,煤炭企业应该建立一整套从生产、经营到管理的管控体系,推动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神华集团积极探索出了一种“轻资产”的经营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煤炭企业的转型提供了借鉴。2016年神华集团实现产煤单位生产成本108.9元/t,比2015年同比下降8.9%。“轻资产”经营模式的核心就是将固定成本控制在较少的范围,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在经济研究中,总成本是由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两部分构成。长久以来,固定成本被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不随着业务量变化而变化。因此,相对于变动成本来说,固定成本的管理一直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尤其对于煤炭行业而言,固定资产投入相对较高,流动资产投入相对较少。因此,有效降低固定资产的投入比例,既可以降低单位产品所摊销的固定成本从而提高利润,又可以使企业能够灵活应对煤炭行业的周期性变化。

具体来说,首先,煤炭企业应该对现有的庞大资产、项目和业务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将一些辅助性资产和业务通过混合所有制或外委的方式逐步转移出去,将有限的资金聚集到核心业务和关键技术相关的核心设备上来。其次,严格控制项目,避免盲目上项目,凡是工程建设、专项资金计划都应遵守“无论证不立项、无立项不计划、无计划不资金”的原则,使成本管控贯穿于工程设计、生产运营、系统改造的各个方面。然后,积极盘活低效资产,采取多种方式对闲置、废旧资产进行处置,比如拍卖、网上挂牌交易以及回收承包等。最后,对于一些大型设备,特别是使用效率不高的设备,可以采取租赁经营的形式获取,按运行时间或者使用次数向供应商支付租赁费用。

除此之外,煤炭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应该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制,完善成本责任制度,并且按季度对成本利润指标进行考核。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运用资本运作和财务杠杆优化资本和债务结构,加强对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的管理,降低财务成本。加强物资管理,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则,降低吨煤配件材料消耗。

4 融合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能源”管理模式

在煤炭消费强度降低、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必须依靠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强大动力改造提升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促进煤炭企业快速发展,为煤炭企业注入创新力。首先,煤炭企业要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种硬件投入,并逐步提高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的比例。其次,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完善生产监测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工作面图像监测系统,同时加入数据管理系统和专家决策系统对煤炭的生产进行管理。采用先进技术如物联网技术对矿井的状态(如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气压、温度)和各种机电设备进行监测,实现全面的感知,确保煤矿开采的高产高效,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最后,在煤炭的销售过程中,煤炭企业应该积极开拓线上业务,推进煤炭销售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提高经营效率。煤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发布煤炭价格、物流服务、供求信息等,实现与用户直接交易,降低销售层级和成本。

5 适应国家战略,全方位加强煤炭国际合作

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通过与沿线国家合作投资,支持其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支持国内制造业走出国门,支持国内产能过剩的行业到这些具有巨大需求的国家建立生产基地,推动国内过剩钢铁、煤炭和水泥等的消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煤炭企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寻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具体来说,煤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同主要煤炭消费国和资源国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贸易伙伴关系,进口国内比较缺乏的优质煤炭和炼焦煤,同时出口过剩的动力煤、褐煤等;二是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国外企业合作进行境外的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和运营;三是承包境外煤炭工程项目,同时出口成套设备、先进的技术服务和管理经验。

煤炭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注意国际化的经营风险。在开展国际贸易时,要对供应商和客户进行资信调查;在合作进行资源开发或者项目承包时,要加强投资决策前信息的分析研究工作,做好境外项目资源评价、项目评估,确保经济可行性。同时,煤炭企业要积极培育和引进复合型人才,为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保障。

6 结语

新常态背景下,煤炭行业已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格局,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煤炭行业升级转型、提质增效更加迫切。煤炭企业必须积极改进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积极推动煤炭的高效清洁开发和利用,多措并举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煤炭产业,全方位加强煤炭国际合作。只有这样,我国煤炭企业才能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实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跨越。

[1] 牛克洪.未来我国煤炭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方略[J]. 中国煤炭,2014(10)[2] 赵志国,张东晨,闵凡飞.我国选煤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煤炭清洁利用的影响[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1(3)

[3] 张熙霖,柳妮.煤炭企业“三去一降一补”的实践与策略研究——以神华集团为例[J].煤炭经济研究,2017(1)

[4] 张科利,王建文,张少龙.去产能形势下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策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6(6)

[5] 常利忠,韩德明.“一带一路”给煤炭产业带来的出路与挑战[J].露天采矿技术,2015(11)

(责任编辑 宋潇潇)

Reflectionontransformationofprodu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incoalenterprisesunderthenewnormaleconomy

Li Yihui

(Beijing Jiayuanhengji Machinery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Haidian, Beijing 100089, China)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coal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y were introduced. It was proposed that coal companies should change convent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actively promote clean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y all means,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hains, an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coal in all aspects to promote coal enterprises "developing abroad".

coal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李轶慧.经济新常态下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转型的思考[J].中国煤炭,2017,43(8):39-41. Li Yihui. Reflection on transformation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in coal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y [J]. China Coal,2017,43(8):39-41.

TD-9

A

李轶慧(1975-),女,山西大同人,本科,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煤炭产业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煤炭经营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