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渭县发展旱作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探索

2017-01-20董禄信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7期
关键词:通渭县旱作轮作

董禄信

(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通渭 743300)

通渭县发展旱作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探索

董禄信

(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通渭 743300)

旱作生态农业;水土流失;生态建设;通渭县

立足于通渭县旱作农业的生产实际,分析了目前旱作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多年来发展旱作农业的科技成果及经验,提出发展旱作生态农业必须要健全政府引导及保障机制、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健全轮作休闲制度、培肥地力、推广应用环保型生物降解地膜、开展技术培训等具体措施。

1 基本概况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辖6镇12乡,共332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4.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40万人,占总人口的90.4%。现有耕地12.20万hm2,其中旱地11.74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96.23%。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水热同季,海拔1 410~2 521 m,年均太阳辐射量554.4 kJ/cm2,年均日照时数2 079.8 h,多年平均气温7.0 ℃,≥0 ℃平均积温3 097 ℃,平均无霜期146 d,多年平均降水量400 mm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1 356.2 mm,蒸发量约为降水量的3.4倍,平均干燥度1.28。土壤类型以山地黄绵土和山地黑垆土为主,91%以上的土地都属于山坡台地,坡度15°以上的山地占总土地面积的46%,山秃坡陡、植被稀疏,川台地宜于耕作,但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马铃薯及小杂粮等。

2 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渭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旱作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为摆脱“十年十旱、十旱十灾”的困境,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发展方向。按照生态型农业建设的要求,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全县的经济效益。加强了第一产业,种养业上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压夏扩秋、压粮扩经、退耕还林(草),提高了林牧业的比例,实现了优质高效。改造提升了第二产业,把发展重点调整到马铃薯、中药材等深加工上来,延长产业链,逐步向规模化、高科技化方向迈进。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使之与第一、二产业相适应,奠定了农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础。随着旱作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农业生产经历了“白色革命”,地膜覆盖(半膜覆盖)的大面积推广,使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玉米平均产量提高2 500 kg/hm2以上,农民种植效益迅速提高。2004年以来,以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引进与大面积示范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总结完善了旱作农业综合集成技术。目前,全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达到6万hm2,平均产量达到9 750 kg/hm2左右,改变了以前被动抗旱的生产局面,保障了全县粮食生产安全。但在旱作农业生产中还存在支柱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生产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难度大,轻视休闲、轮作,以掠夺式的生产为主,各流域综合治理程度不平衡,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缺乏高素质的农民科技服务骨干等问题。要实现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分析存在的实际问题,创新旱作农业新技术,走环保、循环型的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3 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

走发展生态农业之路是通渭县旱作农业生产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可以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渭现有农业资源十分薄弱,建立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制度,以生态农业引领农业发展,调整区域性农业生产布局和经营方式,健全“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意义重大。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用最小的经济成本和资源消耗,来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改变农业生产“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率”的做法及粗放的经营方式,提升生产水平、生产规模、社会化程度,促进工业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有效结合,从而整合和优化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突出集约化生产经营,减轻资源环境承载的压力,加快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确保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地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壮大农村经济,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更好地创建文明、生态、和谐的农村环境。

4 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4.1 强化政府对耕地质量的监督管理及保障制度

耕地质量监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农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健全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耕地肥力及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可以为耕地质量监督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撑。耕地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随着建设生态农业进程的推进,分析通渭县耕地资源及其利用现状,针对耕地质量不高,局部地区持续下降的突出问题,需要建立适合县情的耕地质量政府监督管理及保障制度。耕地对农业生产、群众增收与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且不可替代。农民重施化肥、轻施农家肥,重用轻养,导致耕地质量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为解决耕地质量退化等问题,县农技中心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项目有效增加了农家肥的施用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提升了耕地有机质的含量,逐步改善了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同时耕地质量的建设与保护应有长效管理及保障机制,以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1],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4.2 加快梯田建设,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多年来,农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2]。通渭县水土流失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水土流失是限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力建设,促进农业稳产增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1世纪以来,通渭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方针,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为契机,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梯田建设工程,同步推进农村地区的沼气建设,把农村地区沼气建设作为解决农村能源短缺、林草植被破坏严重问题的根本之策。目前,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 903.4 km2,兴修梯田7.76万 hm2,修建中小型蓄水塘坝40余处,打造庭院集雨水窖9.08万眼,营造水保林639.8 hm2,人工种饲草632.3 hm2,这些工程在调节小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沙漠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通渭生态农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提高土地承载能力,今后必须按照《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的要求,继续努力加快梯田建设,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2016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又下发了《关于做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期评估的通知》,要求“十三五”期间,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在资金投入上要引入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在资金使用上统筹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合力建设,在建设主体上财政资金采取投资补助、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自主规划建设,国家惠民政策对通渭县的生态农业建设起到了支持、保障作用。

4.3 发挥区域优势,培育特色支柱产业

发挥区域优势,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是发展旱作生态农业的重要内涵。通渭县地形东南部低、西北部高,自然资源环境条件不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雏形。据调查,西北冷凉地区的马营、华岭、三铺、什川、北城等乡(镇)种植以荞麦、燕麦、豌豆、蚕豆为主的小杂粮面积占粮田面积的41.8%,建立了小杂粮产业标准化种植基地2 000 hm2;马营镇华川、油坊村的蚕豆,华岭乡世歌尧、善马村的燕麦,鸡川镇司川、牛坡村的苹果等支柱产业也初具规模。地方资源具有的区域优势为特色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且种植基地连片集中,出现了一些种植大户及合作社,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发展模式。但这些特色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距市场经济和县情发展需求差距甚远,因此,培育壮大特色支柱产业要进一步扩大标准化种植基地,健全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打造名优产品,完善市场营销,全面促进地方特色支柱产业的标准化、科技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稳步推动旱作生态农业的发展。

4.4 大力发展畜牧产业,走“以农养牧、以牧促农”之路

畜牧产业是旱作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畜牧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必须调整畜牧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目前,全县年生产各类作物秸秆和饲草180万 t,秸秆和饲草的饲料化利用率为60.9%,其中,秸秆的青贮氨化利用率不足20%,剩余的大部分被农户就地堆放或丢弃,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要加大饲草料的开发利用,扩大优质牧草紫花苜蓿和红豆草的种植面积,以优质牧草及秸秆资源充分利用为切入点,积极推行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方式,加快构建新型畜牧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牧草饲料化利用率,促进旱作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

4.5 健全轮作休闲制度,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土地的用养结合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要健全轮作休闲制度,二是要增施有机肥。

20世纪,通渭县典型的轮作模式为豆类—小麦—玉米(或马铃薯)—胡麻[3],轮作年限较长。21世纪以来,由于豆类、小麦播种面积缩小,玉米播种面积扩大,轮作模式变为玉米—马铃薯(或小麦)—胡麻,轮作年限变短。轮作模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地的再生产能力,为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必须引导农民创新轮作方式,采用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经济作物与豆类、绿肥作物间套复种及轮作倒茬,在新的轮作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免耕休闲,建立合理的轮作休闲制度,以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均衡利用和病、虫、草害的防治,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及结构,调节土壤保肥能力,降低化肥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有机肥营养成分全面,在农业生产中增施有机肥,既可为农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又可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从而可提高耕地质量。有机肥的应用也解决了农村人畜粪便等有机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机肥和化肥按比例配合施用既能显著提高土壤耕层贮水量,又能有效提高作物在各生育期对无机化肥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因此,在配方施肥应用中,用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是培肥地力、创建节约型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

4.6 推广应用环保型生物降解地膜,保护土壤资源

随着全县旱作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成为旱作区农业抗旱节水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全覆膜玉米播种面积的逐年扩大,玉米近年播种面积达6万hm2左右,普通地膜近年来年使用量达3 150 t。普通地膜的大量使用,使土壤被残膜污染,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土壤结构是维持土壤基本功能的基础[4],因此,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的,做到土壤无污染、农产品无公害尤为重要。为了保护土壤,减轻残膜污染程度,县农技中心开展了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降解地膜的主要原料为生物降解母料与塑料粒子,通过利用光的照射作用使其分解变成有机物与二氧化碳等无害物质,减轻残膜污染程度。

4.7 开展技术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通渭县旱作生态农业建设的技术支撑力量相对薄弱,应大力宣传建设旱作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认识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旱作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在今后的农业发展历程中,科技工作者应多深入基层,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应用培训,提高乡、村基层科技服务队伍的业务素质,同时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逐步提升广大群众发展旱作生态农业的能力。

5 结 语

旱作生态农业是通渭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向,是目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形式[5]。旱作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基本原理,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创新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用最优的生态模式和先进实用的技术装备农业生产。应利用地方区域优势,把农业环境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 田有国.关于构建我国耕地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5(6):39-41.

[2] 姚进忠.对甘肃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5(3):1-2.

[3] 段禳全,王凤山,姬长合,等.通渭县耕地质量评价[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4-16.

[4] 罗珠珠,黄高宝,辛平,等.陇中旱地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表层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比较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4):53-58.

[5] 陈怀录,张继武,刘立军,等.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地区为例[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204-208.

(责任编辑 徐素霞)

S157.2

C

1000-0941(2017)07-0063-03

董禄信(1963—),男,甘肃通渭县人,高级农艺师,学士,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016-10-15

猜你喜欢

通渭县旱作轮作
三个好朋友
让“有机旱作·晋品”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有机旱作落地生根 实用技术推广见效
李鹏鹏书法作品
在『有机旱作』上做出特色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崔莉摄影作品欣赏(二)
研究表明:玉米-大豆轮作磷肥两年施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