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渑池县柳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及做法

2017-01-20韩建鹏王军民贾润峰渑池县水利局河南渑池472400

中国水土保持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域生态

韩建鹏 ,王军民,贾润峰(渑池县水利局,河南 渑池 472400)

渑池县柳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及做法

韩建鹏 ,王军民,贾润峰
(渑池县水利局,河南 渑池 472400)

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渑池县

渑池县柳庄小流域以水土保持生态清洁治理为核心,通过经济林营造、河道治理、清洁工程、景点工程等多措施配套,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带动了当地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和群众的脱贫致富,开创了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治理与脱贫双向共赢的良好局面,2017年3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其建设经验可概括为: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加大宣传,提高认识;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核心突出,多措并举。

2013—2016年,渑池县柳庄小流域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理念为指导,通过3年连续治理,重点实施了以经济林营造、河道治理、清洁工程、景点工程等为重点的措施,形成了以核桃、樱桃等经济林为主的绿色产业,打造了以清洁、观光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开创了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治理与脱贫双向共赢的良好局面,2017年3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柳庄小流域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东北部,流域总面积42.19 km2,水土流失面积30.58 km2,占总面积的72.48%。属土石山区,南北高、中间低。沟道大致呈东西走向,长9.85 km,沟壑密度为3.1 km/km2,常年有流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4 ℃,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偏东风,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656.9 mm,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0%左右,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

1.2 社会经济情况

流域内有仁村乡红花窝、杨河和洪阳镇柳庄3个行政村,下辖39个自然村,共718户,总人口3 161人,有耕地614.6 hm2(其中坡耕地522.41 hm2)、林地924.87 hm2、果园113.6 hm2、水域30.5 hm2、荒山荒坡1 713.98 hm2、难利用地和其他821.45 hm2。

1.3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流域内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24.61%),但由于荒山面积大(占总面积的40.63%)、坡耕地多(占总面积的12.38%),水土流失面积依然较大,加上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的降水,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3 850 t/(km2·a)。流域内自然灾害发生频繁,1982年一场大暴雨引发的洪水,将柳庄村沿河所筑近5 000 m石堤、一座石砌拱桥和近10 hm2滩地冲毁殆尽;2010年,“7·24”暴雨引发的洪水漫村而过,群众大量财物、牲畜被冲走。据不完全统计,两次洪水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 800万元。

(2)村容村貌脏乱差,水源污染严重。受传统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影响,流域内垃圾随处倾倒、固体废物随意弃放,每年约有131 t生活垃圾被堆放在村头、农家小院门前,造成了村容村貌脏乱差。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大,家禽、牲畜养殖管理无序,点、面源污染严重,对周边的河流造成了严重污染。

(3)社会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多。流域内农业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为主,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54%以上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据统计,流域内65%的农户家庭收入靠种植业,12%靠养殖业,18%靠外出务工,5%靠其他。2013年,流域内人均纯收入为2 000元左右。

2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成效

2.1 以经济林建设为重点,促进了流域经济大发展

针对区域气候、土壤、降水等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经果林的特点,充分利用大面积荒山资源,大力培育以核桃、樱桃、石榴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积极引导治理大户走现代农业之路,全力打造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形成了以名优果品生产为主、以粮食生产为辅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流域内共栽植经济林715.3 hm2,其中:以杨河、红花窝村为中心的核桃基地,共栽植核桃512.5 hm2,盛果期预计年产核桃250万kg,年收入2 500万元;以柳庄村为中心种植北欧大樱桃101.5 hm2、柿树52.1 hm2、石榴49.2 hm2,可供观光采摘,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900万元。

2.2 以河道治理和清洁工程建设为重点,实现了乡村美化

在流域治理中,通过清淤、护堤、建坝等河道整治措施,共清理沙石3.5万m3,修建拦河坝14道,修建护堤2.2 km,使河道内水位抬高、水面变宽,形成水面面积1.5万m2。

通过清洁工程,对村庄公厕、民厕、畜棚与沼气池进行了统一建设。新建公厕2座、沼气池22口,同时通过沼气利用,提高了农村能源利用率,大大减少了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为保证环境卫生整洁,统一制定了村庄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各村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组织,配备了16名垃圾收集员,购置了1辆垃圾专运车,在农户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处修建环保垃圾池(箱、筒)40个,修建垃圾处理站1座。

河道治理改变了过去河道“脏、乱、差”的旧面貌,而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象,使畛河变得更加秀美;清洁工程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显著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2016年,流域内的柳庄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和河南省“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2.3 以景点工程建设为重点,带动了旅游观光业的大发展

依托流域自然资源优势,将工程建设与精心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相结合,形成了以水土保持生态地理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生态旅游、文化展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新建旅游观光景点20余处,如娃娃鱼观赏馆、水上乐园、垂钓园等;修建文化小桥5座、观光亭台6个、休闲广场2个,设置健身器材100余套,安装LED屏两个。在景区内栽植银杏、油松、玉兰、樱花、月季等观赏型树种2万余株,建桃、梨采摘园2处,发展以“春季赏花、夏季避暑、秋季品果”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光游,打造了集“生态示范、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使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

如今的柳庄小流域,山村环境清新,放眼望去,畛河穿村而过,两侧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跨越河道的石板拱桥,以及村民的石头院墙、简朴典雅的民房,给人一种古朴清新的感觉。每当春天到来,白的樱花、红的石榴花竞相绽放,满山遍野,红艳绿翠,绚丽多彩;秋季果实累累,诱人夺目,吸引着周边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游玩。每逢周末、节假日,大批游客前来游玩。2016年, 柳庄小流域共接待游客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余万元。

2.4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流域实际,着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治理前,流域内共有贫困户395户,贫困人口1 706人。3年综合治理期间,通过发展经济林果、高效生态农业(蔬菜大棚)和开办农家乐等,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据实地调查,杨河、红花窝两村通过发展经济林、蔬菜种植,柳庄村通过发展观光旅游、乡村农家乐、生态采摘园等,农民年人均增收达2 000元左右。2016年底,柳庄村实现整村脱贫,已通过省市验收;杨河、红花窝村已被列入2017年脱贫计划,目前两村已有80%的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

3 主要经验和做法

3.1 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首先,组织水利、农业、林业、国土、园林等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实地踏勘,对整个流域地形、地貌进行全面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其次,组织设计单位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参照先进地区的成功做法,立足渑池柳庄小流域实际, 集思广益, 大胆构想,拿出总体规划设计方案。最后,在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次讨论修订的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评审, 使规划设计与园林绿化、产业结构、旅游欣赏相协调, 使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实现,保证了流域建设规划的整体性和权威性。

3.2 加大宣传,提高认识

围绕规划的组织实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发动,向群众宣讲有关流域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治理意义和治理方向,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到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要服从服务于流域治理,倡导先进的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理念,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理念,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流域治理、支持流域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3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

为确保工程顺利开展,渑池县成立了柳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项目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强化综合协调,引导民间资金、外来资金和金融信贷参与项目建设,形成了水利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项目整合布局,群众广泛参与的水土流失防治机制。柳庄小流域就是利用这种运作机制,以流域生态清洁治理为核心,坚持各类涉农项目综合投入,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叠加投入、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组织实施的。2013—2015年,在河南柳庄农业开发公司的带动下,在各部门共同参与、统一协作下,柳庄小流域共投入建设资金14 590万元,其中河南柳庄农业开发公司投入资金5 473万元,各部门整合资金9 117万元,使流域治理实现了全面统筹发展。在各部门整合的资金中,水利部门通过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山洪沟治理、提灌工程和水保造林工程先后整合资金1 445万元,用于生态观光小流域建设;财政部门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投入资金1 740万元;农业、国土、扶贫等部门累计投入5 932万元,实施了日光温室大棚、道路、扶贫搬迁等项目。

3.4 围绕核心,多措并举

(1)以水土保持生态清洁治理为核心,打造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柳庄小流域治理始终以生态清洁为核心,以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为载体,综合施策,整体推进,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果,流域治理程度累计达到90%,植被覆盖率提高到96%,减水减沙效益达到93%,实现了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成为三门峡市水土保持科技教育基地,2017年3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

(2)加强环境治理,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对村庄道路硬化、水源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使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整治,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初步实现了生态宜居环境美、富民增收生活美和乡风文明素质美,被命名为河南省“美丽乡村”。

(3)推进旅游开发,打造休闲观光新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部积极引导河南柳庄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旅游产业,聘请相关设计单位编制流域旅游总体规划,依托该流域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田园风光秀美的得天独厚条件,把流域综合治理和旅游开发结合,布设“水域景观、林果产业、复古广场、动物观赏”等景点,初步打造了集“生态示范、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使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业逐步发展起来,还获得了“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责任编辑 张培虎)

水利部印发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17—2020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的有关要求,6月初,经商财政部同意,水利部正式印发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2017—2020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实施范围涉及北京、江西、甘肃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762个县(市、旗、区),均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或重点预防区县、水土流失严重的革命老区县或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支持的贫困县。规划通过4年时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58万km2,治理崩岗1 020座。主要建设内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兼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崩岗治理。

《方案》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任务,加大地方投入,做好项目储备,规范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积极推行村民自建、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建管方式,强化监督检查、验收和信息化管理,保障方案顺利有序实施。

《方案》的实施,可充分发挥重点工程的示范带动作用,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治理水土流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力推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任务的落实。

蔡道明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S157.2

C

1000-0941(2017)08-0060-03

韩建鹏(1976—),女,河南渑池县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管理工作。

2017-04-11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流域生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生态养生”娱晚年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