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县冬小麦节水稳产栽培技术
2017-01-20郭立华王立霞徐璟琨卫计运张动军
郭立华,王立霞,徐璟琨,卫计运,张动军
(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山前平原邢台优质麦试验综合站,邢台 055350)
隆尧县冬小麦节水稳产栽培技术
郭立华,王立霞,徐璟琨,卫计运,张动军
(河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山前平原邢台优质麦试验综合站,邢台 055350)
隆尧县地处水资源缺乏和旱涝易发生的地带,人均水资源量仅为河北省人均水平的46%。水资源的匮乏成为制约隆尧县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加快发展节水农业。近几年隆尧县推广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隆尧县小麦生长的栽培技术措施。
隆尧县 冬小麦 节水稳产 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隆尧县适宜选择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好、节水稳产、中早熟品种。
2 小麦的施肥技术
根据专家研究,每生产50 kg小麦籽粒,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的量大约为2.8∶1∶2~4,单产500 kg/667 m2小麦全生育期需施纯氮12~16 kg,五氧化二磷7~9 kg,氧化钾5~7 kg,同时还应补施锌肥1~2 kg。
3 精细整地技术
推荐隔年深耕、深松技术,将精细整地作为一项关键措施来抓,改进整地技术,大力推广秸秆切碎→深耕(或深松)→旋耕→播种,深耕应达到20~25 cm。
4 足墒播种技术
足墒播种是小麦全苗、壮苗的关键,也是推广小麦节水技术的基础。若降雨量较多、墒足,可趁墒播种。底墒不足时,宁肯适当晚播,也要造墒播种,以确保一播全苗。
5 播期与播量
隆尧县小麦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在此期间播种,同等播量条件下,成穗数差别不大。播量应依据播期来确定。同时应考虑品种分蘖力、整地质量等因素。分蘖力中等以上的品种适期(10月5~10日)内播种,每667 m2最适播量为12.5~15.0 kg,超过10月15日,每晚播1 d,增加播量0.75~1.00 kg,最多增加到22.5 kg。分蘖力较弱的品种,适期播种不应低于15 kg。
6 播种技术要求
播种技术主要要求播种深度和播种样式。播种深度要求3~4 cm,播种过浅,冬季易冻死,播种过深,形成弱苗。播种样式从高产栽培的角度考虑,应缩小行距,扩大粒距,有利于使麦苗在田间均匀分布,一般采用窄行密垄,行距13~15 cm等行距播种。
7 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预防地下害虫及小麦土传、种传病害的有效措施,要根据预防病虫害的对象选择合理的药剂,主要预防对象为小麦根腐病,纹枯病,黑穗病,全蚀病,地下害虫等。
8 播后镇压
镇压是提高小麦播种质量的重要环节,镇压的目的主要是踏实土壤、提高土壤紧实度,有利于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保墒作用明显,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利于麦苗安全越冬。近年来,采用播后镇压措施已成为提高小麦播种的重要措施,一般在播后2~4 d进行,用8~12马力小拖拉机带专用镇压器镇压。
9 高产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9.1 冬前管理
9.1.1 杂草秋治
节节麦、雀麦、看麦娘等恶性禾本科杂草应在秋季防治,最佳防治时间为11月上旬。此时,杂草2~4片叶,草小,防治效果好,防治时间不宜过晚,气温过低药效降低。
9.1.2 适时浇冻水
多年实践证明,正常年份,浇冻水最为稳妥,既能确保麦苗安全过冬,又能掌握春季科学管理的主动权。浇冻水的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昼消夜冻时最为适宜。如果播期较晚(10月下旬以后),在底墒充足、整地精细、镇压踏实的情况下,可以不浇冻水。
9.2 春季管理的主要措施
春季管理要因苗、因天、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管理。重点抓好以下4项措施的落实。
9.2.1 搞好麦田的锄划镇压保墒工作
在小麦返青后,选择晴好天气进行镇压,结合锄划破除板结、弥补裂缝、踏实土壤,起到提墒保墒作用,促进根系下扎,使麦苗早发稳长。
9.2.2 抓好春季肥水分类管理
春季肥水管理主要是小麦起身至孕穗期间的肥水运筹。春季追肥的技巧性很强,尤其是第1次肥水时间,对建立合理群体结构至关重要。要根据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合理安排。
冬前麦苗偏旺、冬季冻害较重、春季有转弱趋势的麦田,应在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管理稍晚就会影响穗数,施肥量以12.5~15.0 kg尿素为宜,孕穗期前进行第2次追肥,追施尿素3.5~5.0 kg。
群体适宜,墒情较好的壮苗麦田,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一次施足尿素35~40 kg。
群体偏大,底墒较足的偏旺麦田,第1次肥水应推迟到拔节后进行,以实现控蘖防倒的目标。
9.2.3 突出抓好小麦病虫草害防治
加强对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的监测预报,及时开展科学防治。小麦返青后重点搞好红蜘蛛、根腐病、纹枯病的防治;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前适时进行麦田杂草防除;在4月下旬,重点抓好小麦吸浆虫的蛹期防治;小麦抽穗后要强化“一喷三防”技术措施的落实。
9.2.4 小麦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的主攻目标:小麦抽穗后的管理对增加穗粒数、千粒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攻目标:一是减少小花退化增粒数。二是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灌浆速度增粒重。
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1)浇足扬花灌浆水。小麦从抽穗到成熟前10 d是浇扬花灌浆水的关键期,应1次浇足。(2)综合防治病虫害。后期病虫害防治是保粒重的关键措施,主要病虫害有吸浆虫、蚜虫、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小麦开花期应重点抓好一喷综防技术措施,即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合喷雾,达到杀虫、防病、防干热风的作用。但小麦蚜虫与小麦吸浆虫发生期不同,应单独防治。(3)防御干热风。5月份常发生干热风,干热风对小麦灌浆影响很大,但提前预防难以实施。因此,主要采取2项措施:一是在小麦扬花灌浆期间浇足水;二是结合防治病虫害,加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小麦抵御高温和干热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