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与危险性评估研究

2017-01-20袁蒲李杉李凤娟杨丽付鹏钰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1期
关键词:食源性危险性预警

袁蒲,李杉,李凤娟,杨丽,付鹏钰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50016

我国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与危险性评估研究

袁蒲,李杉,李凤娟,杨丽,付鹏钰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500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地沟油、苏丹红等事件却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担忧。食品安全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一旦出现问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政府的公信力,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关卡—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予以健全和完善,近些年来,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国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食品安全预警系统以及危险性评估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对其主要内容展开探究与讨论。

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危险性评估技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跟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吃得饱”逐步转为要“吃得健康”。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地沟油、苏丹红、塑化剂、三聚氰胺牛奶等事件严重地挑战了人们的底线,使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极大的担忧,这对我国食品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较为恶劣的影响。为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目前我国应当将监管的重心由食品安全问题的事后监管逐渐转变为强化食品安全的事前监管,了解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污染水平,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和食源性疾病隐患,以利于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和监管措施。逐渐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预警技术与危险性评估技术,使其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关卡,有效从根源处监管食品安全,保障食品产业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危险性评估技术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与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的食品安全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社会的发展使我国越来越意识到加强预警技术建设与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对此展开探讨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1 危险性评估技术以及食品污染监控技术

危险性评估是用于制定食品安全技术措施的重要手段,也是用于评估食品安全技术措施有效性的技术手段。通过危险性评估,人们可以了解与健康风险相关的特定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对各种相关信息予以分析,重点进行人群暴露与健康效应评估,并选择适宜的模型对信息进行处理,根据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进行危害识别、危险性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最终根据不确定度等因素得到相对准确的推论。我国在制定关于食品安全的危险性评估体系时参考了WHO/FAO提出的基本评估原则,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对评估方法与模型予以了调整,我国的危险性评估工作以分析有关食品污染物以及食源性疾病的高危因素为重点,对健康效应以及人群暴露等项目进行评估,同时评估的数据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更新,保证数据的实时有效。在数据收集方面,我国针对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都进行了监测,并通过可疑食品暴露信息将食品与疾病联系到一起,可以及时了解食品污染的动态变化情况,如污染水平、污染时间以及污染区域等,同时将监测到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如果食品出现问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对其进行追根溯源。我国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目前覆盖到各个县区的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所有二级以上医院,下一步可能要覆盖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可以根据就诊时间、进食时间、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可疑食品暴露信息、可疑食物购买地点、就餐地点等信息将疾病与食品紧密关联起来,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和汇总分析,能够及时发现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线索。

2 化学污染物危险性评估技术

食品加工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使用一些化学物,同时食物本身也可能存在天然毒素,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需对其予以化学污染物危险性评估。化学污染物评估有助于为制定污染物限量标准提供数据,又可以为食品安全预警指引方向,为食品管理工作措施提供依据。评估的项目包括食品添加剂、农药、兽药、环境污染物、重金属以及氯丙醇、亚硝胺、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在监测中一方面要了解食物中各成分的实际水平、生物标志物发生变化的情况,另一方面应当对致病性阈值进行分析。不同的食物以及不同的食物组合均需制定不同的标准,用不同的安全预测模型进行评估。

3 生物因素危险性评估技术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及其产生的有毒物质等能够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都应当纳入到评估体系当中。从实践情况来看,影响我国食品安全与人民健康安全的、最为主要的生物因素就是微生物;而影响最为明显的则是致病性细菌,如果在存储、加工、运输或销售中,食品原料没有经过彻底的杀菌处理,或受到环境、湿度、温度、卫生条件等影响就有可能出现致病性细菌;真菌的产生与卫生性控制缺失、产品过期等因素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生物危险因素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等,我国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应当重点对这些致病菌进行评估与分析,展开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确定其人群暴露与健康效应及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

4 创新性食品安全性评价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资源被应用到食品加工业中,但是这些技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考察与评估,如转基因食品、反式脂肪酸、植物生长调节剂、藻类食品等。我国应当根据现实需求对这些资源、技术以及工艺进行考察,并利用模型进行评估,如在植物雌激素与生产调节剂相关的内分泌干扰物毒性分析中,就可以采取环境变迁模型等进行分析与评估[2]。

5 进出口食品监测技术与预警技术

进出口食品的监测与预警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会对食品进出口贸易造成巨大的冲击。对于出口商品来讲,,由于我国是食品生产大国,出口到海内外的食品尤其是农产品数量庞大,如果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会造成贸易限制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对于进口商品来讲,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出,造成社会上对我国国内食品的信任度降低,很多消费者选择相信进口食品,导致进口商品量增加,通过电商代购等渠道进入我国的食品数量日益增加,由于国内外对食品危害物的监测与预警标准不同,在食品进口时,需对其予以必要的监测,包括微量元素、食品添加剂、生物毒素、兽药与农药残留等,需要分析其各项水平是否达到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预警状态。所有的外来食品都需要交由卫生系统以及农业系统的相关实验室进行监测,合格后方可进入我国售卖;出口食品也需经过层层检验,保证其各项指标能够符合国际标准。

6 食品安全战略与技术措施

食品安全战略是我国提出的关于食品安全的系统工程,包括管理体系、标准体系、应急体系、检测体系、科技体系、法律法规体系等多个方面,从全局出发把握好食品预警与危险性评估工作[3]。为了提高预警与危险性评估的水平,我国应当对信息发布、市场准入、市场投入、产品供应以及溯源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应当在尊重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使食品安全标准与规范能够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我国国民健康与经济利益的双赢。相关部门应当对美国、欧盟等国家以及CAC等国际组织提出的食品卫生标准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探究其与我国相关标准之间的异同点,然后对我国的相关标准与制度予以完善。为了保证我国的根本利益,应当针对食品进出口环节进行风险预测,利用风险数学模型做好全面的预警工作[4]。

7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通常具有普遍性、突发性与非常规性,对社会问题以及经济发展造成较为消极的影响。因此应当做好预警与预防工作,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完善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规范与制度,我国虽然现有很多针对食品问题的法律法规,但是其预警效果不强,很多内容操作性不强,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加强重视,不断对应急反应机制进行完善,加强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的食品安全风险沟通力度,开展食物安全事件的风险评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做好监测和应急准备工作,有效防范和处置食物中毒事件,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信息管理向着透明化的方向发展。

8 结语

中国目前所建立的食品安全预警技术是建立在多个系统,没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预警预报体系,这也跟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是多个部门分段管理有关。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应当分享和交流风险信息,将各自监测平台里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信息源与其他监管部门进行通报和共享,建立一个跨部门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共享平台,联合食药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农业部门、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等进行信息的及时有效传递,使危险性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交流到其他相关领域,将风险危害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在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下,做好食品安全预警工作与危险性评估技术不仅需要食药监部门与其他技术部门的合作,还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近一步摸索更符合我国国情的预警系统[5]。在已有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系统基础上,建立技术上与国际接轨的更完善更全面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整合监测网络体系的力量,协调相关部门之间监测网络信息不通、重复建设的问题,实现技术与信息的沟通与对接,建立建全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平台。食品安全预警与危险性评估技术是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食品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两个技术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食品污染监控、化学污染物与生物因素危险性评估、创新性食品安全性评价技术、进出口食品监测与预警技术、食品安全战略以及相关的应急反应机制等。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人员应当全面做好相关工作,使食品安全预警与危险性评估技术可以有效应用到实践中,为食品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1]FF Paper Risk management and food safety.Report of a joint FAO/WTO Consultation[M].Food&Agriculture Org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1997.

[2]周续宝,金志雄.风险分析在绿色食品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世界农业,2004(5):8-11.

[3]安莹.我国地方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构建要点研究—以苏北地区为例[J].食品安全导刊,2015(8X):19-20.

[4]李宁.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实施及应用[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7(1):1-5.

[5]玄冠华,屈雪丽,林洪,等.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预报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6(3):1-5.

R15

A

1672-5654(2017)07(c)-0048-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1.048

2017-04-26)

袁蒲(1988-),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医师,研究方向:营养与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食源性危险性预警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危险性感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的控制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