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堤顶防汛道路维修养护管理措施
2017-01-20江付平
江付平
浅议加强堤顶防汛道路维修养护管理措施
江付平
近年来,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加大堤顶防汛道路建设力度,防汛道路的规模和里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极大地推动了淮河现代化规划建设步伐,为沿岸百姓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堤容、堤貌也得到巨大改变。但另一方面,防汛道路的维修养护工程管理问题逐步显现。如何延长堤顶道路改造周期、节约经费,是河道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现就此问题谈一点认识。
一、堤顶防汛道路维修养护的现状
经过2007年省淮河河道管理系统体制改革,由条块结合管理调整到条条管理,基本理顺了河道管理体制,有力保证了堤顶道路管理的有序开展,但淮河河道管理单位“重建轻养”的认识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各河道单位专业技术力量缺乏、维修意识差,已建成的堤顶道路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导致路面破损严重、路况差等,对日常防汛巡查和物资转运等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1.维修养护管理意识差
近几年来,省财政每年安排一千多万元用于省淮河局所辖堤顶道路的改造建设,各河道管理单位积极重视堤顶道路工程建设工作,新建堤顶防汛道路对日常管理工作的促进见效也很快,但对正常的维修养护重视程度却远远不够。当地农民群众对防汛道路的专业用途认知低,在平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意无意破坏了道路设施,如占用道路进行打场晒粮等农作活动、堆放废弃物、破坏道路限位设施等。
2.维修养护资金及专业人员短缺
堤顶防汛道路维修养护管理最大的掣肘是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每年省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堤顶道路和其他工程设施的翻新改造方面,在道路维修养护方面河道管理单位没有充裕的资金投入,一些局部的、损坏不严重的路面得不到及时维修,由于地方发展经济之需,大量超重车辆频繁行驶,损毁路面在雨水的侵蚀下,小损毁变成大损毁,本应局部维修的最后变成大范围的重新建设,致使防汛道路使用寿命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同时各河道管理单位堤顶道路维修养护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很多技术人员重于工程管理,轻于具体维修养护,不能及时提出和制定维修养护办法,在时间上和工程措施上也错过了维修养护的最佳时期。
3.维修养护技术措施不规范
各河道管理单位对堤顶道路日常的维修养护工作大部分仅仅是清洁以及填充修补破损洼坑面碎石,养护人员只能掌握基本的日常养护知识,涉及到较为专业的维修养护操作,如路面快速检测、预防性养护、大面积受损路面维修等很难进行,专业技术和维修设备的缺乏严重制约道路维修养护工作,落后而低效的养护方式跟不上河道管理现代化建设步伐。
二、加强堤顶防汛道路维修养护管理措施
堤顶防汛道路维修养护管理措施主要有日常养护,保持路面清洁、路基路面相关设施完好,及时修复路面问题,保障行车通畅安全;定期或周期性养护,预防各类问题发生,延长道路寿命;完善道路设施,及时改善道路缺陷,及时处理突发灾害;加强管理,治理超限超载,避免破坏;完善道路周边环境建设,美化环境等几个方面。结合淮河河道管理单位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浅析加强工程管理维修养护措施。
1.建立上下一体的维修养护管理制度
维修养护管理制度旨在将管理机构、管理资源、管理方式高效结合,建立有规可循、层层推进的管理体系。防汛道路维修养护管理应坚持以“省局为主导、专业部门负责、多渠道筹资、因地制宜维护、长效高效保障”的原则,明确层级责任,上下一体,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体系。
河道管理单位加强对道路设施管理,严格依法进行,拆除违规建筑,规范道路标志标识设置,严惩破坏道路及附属设施、影响防汛道路安全畅通的行为,合理设置限宽、限高设施,避免人为车辆破坏。加强维修养护工程的监督评价制度建设,保证维修养护工作做到实处,可通过人员巡查、定期量检、施工日志等措施监督维修养护过程,既能提高人员效率、保证进度,又能及时了解维修养护结果,便于及时决策和调整。
防汛道路多在农村,群众参与重视是必不可少的,各河道管理单位加强宣传防汛道路的重要性,提升农民群众保护防汛道路意识势在必行。
2.完善资金渠道
资金是维修养护工作的保障,拓宽筹资渠道和加强资金管理尤为必要。首先省淮河局要加大寻求公共财政专项资金补助、财政拨款的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为维修养护长远发展奠定资金基础;其次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通过自筹渠道筹集维修养护专项资金;最后要加强维修养护专项资金管理,严格规范资金使用程序,加大资金审计监督,保证专款专用。
3.科学进行养护及维修
科学进行道路维修养护是管理的重点。养护的方式通常有维修式养护和预防性养护两种,维修式养护即出现问题修复问题,保证道路正常通行,而预防性养护则是一种新的更先进的养护方式,在问题发生的初始阶段,还没有造成道路大面积的损害,不影响正常通行时,便进行预防性养护,延缓破坏进一步深度发生,避免结构性的损坏,能够起到最佳的养护效果,具有最佳成本效益,这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最佳方式。
维修养护的内容一般包括日常维修养护、专业维修养护和应急维修养护三种。日常维修养护主要包括清扫、清除杂物,清除路面障碍、积水积雪,维修排水设施、路肩、便道,绿化维护等。专业维修养护主要是路面问题维修,如龟裂、坑槽、沉陷、断板等维修,相关设施维护,如标识标志牌、减速带、挡墙、限位墩等维护;应急维护是指面临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导致道路破坏不畅通时,需要及时抢修,制定专门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以便及时高效处理,避免更大损害。
4.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养护方式
防汛道路里程广、战线长,因此维修养护管理不可能只照搬某些固定模式,应当参照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维修养护方式方法,将专业维护和非专业人员辅助维护有机结合。在维护方法上,可采用管理段所日常巡查、辅助维护等方式,保证维护的可靠性和持续性。维护管理可以实现市场化运作,实行维护承包责任制,签订维护合同,规范维护流程,监督维护过程,可面向市场公开招标,引入市场专业化养护团队,采取类似管养分离的办法。
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管理的淮北大堤圈堤防汛道路总长564km,2009年淮北大堤加固结束后,堤顶道路作为防汛抢险交通线建成并投入运行至今,由于当初建设时期设计标准偏低,经过多年运行,部分路面开始出现损坏,《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届时要确保堤顶道路完善通畅,要实现这个目标,任务大、责任重,因此需要河道管理单位在争取资金新建的同时,要更加重视平常的维修养护管理,延长道路使用周期,为防汛抢险和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233000)
(专栏编辑:顾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