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法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2017-01-20郭小溪本溪市中心医院东兴分院辽宁本溪117000
郭小溪 本溪市中心医院东兴分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针刺法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郭小溪 本溪市中心医院东兴分院 (辽宁 本溪 117000)
目的:分析针刺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有效性。方法:对2015年11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结果:观察组饮水试验评分和吞咽障碍评分以及最终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针刺法与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经验证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脑出血 吞咽障碍 针刺法 吞咽障碍治疗仪
从临床实践来看,在各类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吞咽障碍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该病症会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乃至预后造成直接性的影响[1];关于脑血管疾病有效治疗方法,临床上也给与了足够的重视;研究将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患者进行研究,以分析针刺法与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应用的有效性,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作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5年11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排除认知障碍、心脏疾病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者[2]。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包括男性11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57.9±3.9)岁,平均病程(19.2±3.1)d;对照组(n=20),男性12例、女性8例,患者平均年龄(58.0±4.0)岁,平均病程(18.7±4.0)d。护理资料统计,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针刺治疗,方法为:选取通里穴、水沟穴、咽后壁穴、玉液穴、金津穴、廉泉穴、翳风穴、风池穴为施针穴位,操作方法为:翳风穴、风池穴针向喉结,震颤徐入2寸,实施捻转补法,以患者咽喉部出现麻胀感为宜;上廉泉穴针向舌根,斜入1.5寸;玉液穴、金津穴以三棱针点刺出血;通里穴、水沟穴则运用泻法;除去咽后壁穴、玉液穴、金津穴外,其余穴位均要求留针[3]。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运用吞咽障碍仪进行治疗,方法为:选取美国Chattanooga集团生产的吞咽障碍治疗仪,频率80Hz、波幅25mA、电荷1000Ω、波宽700ms,将电极置于患者皮肤上,放置电极时旁侧的位置不可过远,同时不能距离胸锁乳突肌过近,以免对患者的局部肌群造成过大的刺激,在治疗过程中根据电流强度的控制以患者适应并出现吞咽动作为宜,两种治疗方法均以30min/次,1次/d,并持续治疗14d。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另采用吞咽困难亚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吞咽障碍程度。
1.4 疗效评估标准
研究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体分为三个级别:(1)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吞咽障碍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吞咽能力1~2分;(2)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吞咽障碍有所改善,吞咽能力3~5分;(3)显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吞咽障碍大幅度改善,吞咽能力>5分。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并应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饮水试验及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资料汇总提示,观察组治疗后饮水试验评分(3.3±0.5)分,对照组治疗后饮水试验评分(2.4±0.7)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4.6789,P=0.0000)。
观察组吞咽障碍评分(8.2±1.4)分,对照组吞咽障碍评分(6.4±1.2)分,观察组评分更高,数据比较有意义(t=4.3656,P=0.0001)。
2.2 两组患者疗效评估
观察组疗效为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疗效为显效14例、有效3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疗效占优,数据比较有意义(χ2=5.5556,P=0.0184)。
3.讨论
吞咽障碍是脑出血患者相对较为常见的一类并发症,严重时将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中医理论将吞咽障碍归结为“中风病”、“喉痹”、“舌本病”的范畴[4],本次研究所使用的针刺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脑血管管径的收缩功能,进而大幅度改善其脑微循环;而参照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针刺还具有调节咽部神经功能的作用,进而加快吞咽反射的重建。此外,本次研究中我们还对患者加入了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通过对神经肌肉的刺激,协调肌肉收缩进而从根本上恢复患者肌肉刺激的功能。两种治疗方法也提示了在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中,多是通过对患者的咽喉部进行刺激,进而改善其局部肌群的运动障碍,最终实现吞咽反射的重建及修复[5]。
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患者在疗效及相应的功能评分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也从侧面提示了针刺法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与文献资料的基本相符[6]。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采用针刺法与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经验证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借鉴并推广。
[1] 李宝栋,白晶,刘涛,等.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脑出血后吞咽障碍62例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0(6):812-815.
[2] 马金娜,熊杰,宁丽娜,等.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7(2):374-376.
[3] 陈媛.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76例临床分析[J].四川中医,2015,9(2):168-169.
[4] 张宝珍,张洪来,张凯,等.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4(8):161-162.
[5] 覃木秀,欧海荣.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后吞咽障碍57例[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5(3):277-279.
[6] 张盘德,姚红,周慧嫦,等.针刺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2(11):989-990.
1006-6586(2017)16-0034-01
R246.6
A
2017-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