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实践与研究

2017-01-20孙广荣

治淮 2017年5期
关键词:江都管理处泵站

孙广荣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实践与研究

孙广荣

江都水利枢纽工程既是江苏治淮工程的重要节点,也是江苏江水北调和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源头工程。该工程主要由4座大型电力抽水站、12座大中型水闸以及输变电等配套工程组成,具有抽江北送、自流引江、抽排涝水、分泄洪水、余水发电、保障航运、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功能。建成50多年来,为促进苏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多年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需要引进和探索适应当今时代要求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倍受企业和社会广泛关注与重视。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以下简称管理处)以创新为驱动,积极探索实践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化水平处于江苏乃至全国水利同行前列,并先后高分通过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考核、水利安全标准化一级单位评审。

一、紧扣实际,创新思维,切实引入精细管理理念

江苏省水利厅于2013年初批复《江苏省江都水利枢纽管理现代化规划》(2011~2020),标志着管理处全面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为了打破惯性思维、突破管理瓶颈,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改变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管理手段较为传统、岗位管理不够规范、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现象,解决目标要求不高、考核评价不严、执行不够精细、落实不够到位等问题,在多年规范化管理实践基础上,管理处切实引入并践行精细化管理,并以此作为解决当前诸多问题的突破口。

管理处遵循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论,根据水利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及相关要求,科学借鉴水利同行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编写出版《江都水利枢纽泵站精细化管理》《江都水利枢纽水闸精细化管理》,细分闸站工程制度管理、标准管理、技术管理、流程管理、岗位管理、考核管理等六大管理,明确精细化管理的推进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力求精细化管理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为本单位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同时,参与编写《全省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承担全省水利工程管理技术干部培训班精细化管理相关知识授课任务。

在此基础上,管理处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先导,转变思维,先行先试,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锲而不舍,追求卓越,推动水利工程管理驶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

二、精益求精,秉承科学,逐步健全制度管理体系

管理处坚持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经过50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且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为顺应水利现代化发展新形势,体现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新要求,管理处结合工作实际,全方位修订完善《泵站技术管理细则》《水闸技术管理细则》及各项工作制度,从而提高系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使之更加规范科学,体现依法治水要求,彰显源头工程特色,提高管理执行能力。

管理处编写《江都水利枢纽精细化管理——规章制度》,涵盖党务工作、行政工作、工程管理、财务工作、综合经营、人事工作、职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80项工作制度;站闸工程管理单位修订完善运行管理规程、设备管理与检修制度、检查观测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综合管理制度及各项技术规程,做到制度全覆盖,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较为形象准确的立体坐标体系,切实保证各项工作规范有方、管理有章、执行有据。

2016年,结合水利安全标准化一级单位创建,专门成立标准化资料编制小组,对全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在修订过程中,严格执行制度修订程序,准确把握预案评审的要素,确保编制成果符合行业相关导则要求。其中,新编制度8项、修订6项,修订综合预案1篇、专项预案25篇、现场处置方案19篇,并对修订的应急预案进行了专项评估。

充分发挥在大中型泵站、水闸管理与检修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编写,近几年先后参与编写水利部、国调办组织的泵站管理与检修相关规程3部,水利部泵站运行工试题集1部,江苏省水闸、泵站运行管理与检修相关规程、规范6部,并参与多项江苏省乃至全国水利技术规范规程的编写工作。

制度建设体现管理者的品质,重在落实,贵在坚持。目前,管理处将制度汇编成册下发至每位职工,并对照执行。全处职工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将规章制度作为刚性约束与行动指南,严谨务实,凝心聚力,各项工作章法有序,工程管理规范运作。

三、准确定位,明晰坐标,统一划定标准管理要求

立足自身实际,建立健全较为系统、全面、规范、量化的管理标准化体系,做到全处同类工作标准一致、同类图表格式一致、同类标识设置—致。

管理处对照国家标淮、水利行业标准及相关规定要求,区分不同工程类型和工程特点,明晰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控制运用、安全生产、经费使用、工程场所管理、环境绿化养护、标牌标识等工作标准。对各类管理资料、技术图表以及位置设定均作相对统一的规定。

在推进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管理处注重从标识化管理入手,参照规范规程要求,对建筑物、机电设备、管理设施、工作场所等统一设置必要的提示性、警示性标识标牌,对泵站和水闸各类工程检查、控制运用、安全管理等基础资料的记录要求和表式,并统一印刷成册,下发各工程单位规范填写。组织编写了《江都水利枢纽设备编号手册》,全处各闸站工程每个设备对应唯一的编号,并在设备本体进行了标识。同时,将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融为一体,对主要机电设备、消防器材等运用二维码查询系统,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实时查询设备编号、型号、参数、评级结果、制造、修试、责任人等信息,还配有设施照片,实现了设备设施技术参数的动态管理,有利于安全高效地开展维修养护,提升设备标准管理水平。

四、细致入微,规范作业,注重打磨流程管理细节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总体要求,管理处强化过程控制,推行流程化管理,对典型性、规律性较强的工作,分别制定工作流程和作业指导手册。已先后组织编写了泵站、水闸工程的控制运用、工程检查与设备评级、工程观测、维修养护、以及泵站主机组大修等典型作业指导手册。2016年,在原有基础上,整合各闸站工程特点,编写出版《江都水利枢纽精细化管理——泵站典型作业指导手册》《江都水利枢纽精细化管理——水闸典型作业指导手册》,进一步明确各专项工作的工作内容、标准要求、方法步骤、工作流程、注意事项、资料格式等,更加有效指导和规范具体工作,从开始到结束确保全过程连贯性闭环式管理。

管理处贯彻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运行调度精准化的理念,着力构建涵盖运行调度、工程管理、工程监控、河湖管理、水文信息、科技档案及办公自动化等综合功能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应用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调度管理系统及高邮湖邵伯湖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建立工程信息展播系统,筹建水利工程和水政执法移动巡查系统,初步实现站闸技术管理、水政执法管理、河湖管理的数字化,及时反映了工程及河湖管理动态和管理现状。同时注重将流程管理要素贯穿于应用软件研发之中,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同步提升过程控制水平,让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辅相成,从而达到管理标准统一、工作流程清楚、过程控制规范的预定目标。

五、严格考评,量化指标,持续完善考核管理手段

在完善目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管理处健全精细化考核评价机制。按照精细化要求,完善考核办法,量化考核细则,逐级分解落实责任,每年签订工程管理、目标管理、安全生产、党建工作、廉政建设、文明创建、经营管理及党风廉政承诺等“四状四书”。同时,采用“一年四考、一考三评”考核方式,通过自评、他评、考核小组综合评价,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强化过程控制,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到位、奖惩有据,检验精细化管理的执行成效,促进精细化管理落地生根。

管理处积极倡导精益求精的管理要求、精准高效的管理手段、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注重平时考核、量化评价、持续改进,将管理责任具体化、分工到人明确化、考核评价公开化、绩效奖惩透明化,真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切实保证管理精细高效,富有执行力、创新力。

同时以精细化、标准化为导向,强化多部门合作联动,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修订完善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构建对标动态指标考核机制和流程优化体系,将指标体系纳入到流程管理的范畴,以指标提升为目标,以流程优化和持续改进为手段,通过加强过程控制,实现了指标管理与流程管理的相互融合和提升。同时以量化的指标变化来研究流程的优化,通过流程的优化来实现指标的提升,从而达到持续改进和指标提升的双重目的。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是升级规范化、助推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管理处贯彻“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核心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试点推广,抓好方案落地,完善考核机制,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推广辐射到水文测报、接待服务、财务管理、河湖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广覆盖。目前,管理处精细化管理、信息化建设、水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已成为管理创新的三大亮点和看点,并为高分通过国家级水管单位、安全标准化一级单位考核验收起到关键作用。

精细化管理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总结,持续渐进。管理处将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前行,保证水利工程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 225200)

(专栏编辑:顾 梅)

猜你喜欢

江都管理处泵站
扬州江都区三个强化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扬州江都区 “三聚焦”办好民生实事
枕戈待旦 令出必行 扬州江都区毫不松懈保春节安全
扬州江都区开展“五个一”专项行动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泵站数量
全省已建成泵站数量
河南省2014年已建成泵站数量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公告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