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教版(八上)思品期中复习练习课教学设计及其思考

2017-01-19袁永平

考试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品教学思考人教版

袁永平

摘 要: 本文包括教学设计及其对相关模块的思考两部分,意在探究如何科学设计综合考试前的练习课。“教学设计”部分力求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以突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教师课堂主导作用为指导,“一点思考”部分主要是对每一模块设计思路的阐述。

关键词: 人教版(八上)思品 复习练习课 教学设计 教学思考

一、制定学习目标的依据

(一)《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关于亲子交往、同学交往、师生交往、世界文化交流的相关课程内容。

(二)学情:学生课前完成单选题的正误率和简答题解题方法的掌握现状。

一点思考:《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规定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是制定学习目标的根本依据。

教师为学生服务,教为学服务,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等影响制约学习的开展和深入,学情应该成为制定学习目标的直接依据。

二、学习目标

(一)90%的学生对复习讲义上的12道单选题能纠错过关,突出错误率高的第3、4、9题。

(二)体悟思品简答题的解题方法,70%的学生能基本掌握。

一点思考:“学习目标”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聚焦学生学习行为。而传统的“教学目标”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聚焦教师的教学行为,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体现了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变,顺应了教学改革的趋势和要求。

90%、70%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表现程度的描述,力求使得学习目标明确、可测、可评,教师应据此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并据此评价测量教学效果,从而真正发挥学习目标应有的作用。

三、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体悟思品简答题的解题方法。

(二)难点:掌握思品简答题的解题方法。

(三)重难点确定依据:相当部分学生简答题的解题思路不清,解题能力欠缺。

一点思考:简答题一般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构成,往往要求学生用相关学科知识对材料进行分析,是思品学科主观题的基本题型之一。简答题的解题方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直观体现,但刚上八年级的学生不易理解、不易掌握,相当数量的学生感到困难,教师要着力通过各种有效办法加以突破。

四、教学方法

(一)学生小组合作纠错:单选题错题。

(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简答题解题思路与答案。

(三)教师逐步指导示范:简答题解题思路。

一点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已逐渐成为主流学习方式,《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学习金字塔”理论表明,讨论、教授给他人等主动学习方式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要远高于听讲这种被动学习方式。在切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点拨等作用,为学生的学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既不越位又不缺位。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学习内容: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与全班单选题答题情况。

2.教师活动:PPT呈现:本节课学习目标、优秀学生名单与错误率高的习题题号。

3.学生活动:观看PPT,红笔☆标注错误率高的习题题号。

(二)任务一

1.学习内容:单选题小组合作纠错。

2教师活动:(1)PPT呈现:小组讨论规则和纠错步骤:①限时6分钟。②12道单选题,每人2题,按小组内平时发言顺序讲,只需讲题号、关键词、答案,每人不超过1分钟。③错误率高的第3、4、9题请陈述选择的理由。④一人讲完后,其他同学如有不同意见,请当即提出讨论。⑤形成共识且无疑问的,请当即红笔订正。(2)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巡视指导。(3)邀请1个小组全体组员登台展示1—6题,另1个小组全体组员登台展示7—12题,按题号顺序每人讲1题,只需报题号、关键词、答案。第3、4、9题另需陈述选择的理由。教师加分激励。(4)组织其他小组质疑。教师加分激励。(5)PPT呈现第3、4、9题,进行习题归类和错误归因,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排除法解组合式单选题。(6)督促学生及时红笔订正。

3.学生活动:(1)按规则进行小组讨论。人人讲,按序讲,同步红笔订正。(2)两个小组全体组员分别登台展示。(3)有疑问的小组代表质疑。(4)及时红笔订正。

(三)任务二

1.学习内容:简答题练习与解题方法合作探究。

2.教师活动:(1)PPT逐步呈现:①1道简答题及其解题步骤、自主完成时间。②小组讨论规则:Ⅰ限时6分钟。Ⅱ6个层次,每人讲1个层次(材料+连接词+知识点),按小组内平时发言顺序讲,人人讲。Ⅲ一人讲完后,其他同学如有不同意见,请当即提出讨论。Ⅳ达成共识且无疑问的,请当即红笔订正。(2)学生答题时红笔巡批、个别指导。(3)学生小组讨论时巡视指导。(4)邀请1个小组全体组员登台,按小组平时发言顺序展示。教师加分激励。(5)组织其他小组质疑。教师加分激励。(6)按照解题步骤,教师过程性解题示范。(7)督促学生及时红笔订正。

3.学生活动:(1)按步骤10分钟内独立完成1道简答题。(2)6人小组按规则讨论交流简答题答案。(3)1个小组6名组员登台展示。(4)有疑问的小组代表质疑。(5)及时红笔订正。

(四)任务三

1.学习内容:达标检测:按照前述步骤解剖1道简答题。

2.教师活动:(1)PPT按序呈现:①1道简答题及其答案。②解剖步骤及其要求。③登台展示要求:从3个小组随机各找一人,登台解剖设问、材料、答案。解剖正确则视为达标检测过关,所在小组全体组员每人加分,错误则无分。(2)学生答题时红笔巡批、个别指导。(3)邀请3个小组代表登台展示。(4)学生展示时同步点拨并加分激励。

3.学生活动:(1)按步骤4分钟内自主完成。(2)3个小组被抽中代表逐一登台解剖设问、材料、答案。

(五)本课小结

1.学习内容:明晰基本解题方法。

2.教师活动:PPT呈现单选题与简答题核心解题方法。

3.学生活动:观看领会。

一点思考:设计上述教学流程时,主要考虑这样几条:(1)生进师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学过程正逐步被学习过程所取代”,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始终以学为中心,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通过教师授课时间做减法,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做加法,保证学生有相对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并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适宜空间,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宁要鸭子塘,不要死水塘”。(2)生学师导。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引导者,是学生探究知识的伙伴。教师的任务是导学,即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教师须力戒越俎代庖、包办代替。学生自己自主学习能会的、学生小组间互助学习能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不能急不可耐的告知学生结果。同时要避免引而不导、放任自流。在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合作探究时,教师须及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学生不能解决且小组合作也不能解决的难点和疑点问题,教师要予以点拨。(3)任务引领。任务其实是对课堂学习目标的有机分解,课堂学习目标直接表现为由适量任务组成的“任务串”。学生自主学习须基于明确的任务,指向任务的解决,教师的教学活动须紧紧围绕帮助学生解决任务而展开,课堂学习目标通过任务的逐一解决得以实现。(4)突出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小组合作与展示离不开明晰的规则。学生小组任务明确后,教师要彰显小组合作必须遵循的规则,规则催生有序,有序才会有效。否则,很可能因为无序混乱而流于形式,徒然热闹,实无收获。小组合作规则要涵盖讨论内容、讨论时长、每个组员任务、讨论顺序、展示要求、小组评价等方面。(5)即时矫正。矫正就是纠正错误和弥补认识偏差,是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印证,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学生对自身所暴露问题的反思。矫正形式多样,包括错题订正、错误归因、变式训练、达标检测等。矫正贵在即时,教师要“趁热打铁”,引导、督促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完成,由此深化学习,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6)激活思维。本教学设计力求“为思维而学”、“为思维而教”,体现“基于脑的学习”,立足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纵观本设计,任务二和任务三意在引导学生掌握思维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内化程序性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意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批判精神和探究精神。激活学生思维离不开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说话的权利、每个学生的观点和见解、每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

六、作业布置

略。

七、板书设计

略。

猜你喜欢

思品教学思考人教版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