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与演进

2017-01-19

流行色 2016年7期
关键词:壁挂包豪斯肌理

我们对美和自然的需要与追求从未有过些许的停止和改变,这种信念成为我们创造和欣赏的内驱力,新材料、新技术、新观念的不断产生衍化,也使得我们将纤维艺术这一极具艺术魅力的形式和当下的时代特色相联系,不断地进行研究学习、实践思考。纤维艺术始于古老的手工纺织由早期的模拟绘画,逐渐发展为利用各种纤维材料,运用编织技巧或采用综合表现手段,并融入艺术家的观念的艺术形式,远远超出了工艺的范畴,成为趋于纯艺术边缘的一种手段。

从发展之初包豪斯对纤维艺术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包豪斯被誉为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者。包豪斯学校首次将纤维编织艺术纳入正式的学院教育。学校设有专门供师生们进行纤维材料研究、编织技艺研究的纤维艺术研究所。可以说,最早对纤维艺术以现代理念进行探索就是从这里开始的。1921年作坊主任伊顿任命乔治-牟赫(George Much)作为形式大师建立并主持编织作坊。1922年,包豪斯114位在校生中有22位女生在编织作坊学习。保罗·克利时任编织作坊色彩和形式语言的大师。在1923年的首届包豪斯展览上,编织作坊制作的新颖别致、具有现代感的家居纺织面料和壁挂作品受到瞩目。

1962年,在法国现代壁挂艺术的创始人让·吕尔萨(JEANLURCAT现代壁挂艺术之父)的倡导下,由瑞士洛桑政府、洛桑古代博物馆和法国文化部共同建立了瑞士洛桑“国际古代和现代壁挂艺术中心”,次年创办了第一个向世界公开展示的国际壁挂双年展,从此推动了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

中国现代纤维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年轻门类,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产生过一定的影响。1984年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专题性的壁挂作品展览——《首届中国壁挂艺术展》。1985年,保加利亚功勋艺术家万曼先生(Maryn Varbanov,1932-1987)来华访问,通过与“北京艺术壁挂中心”合作,将西方先进纤维艺术的创作理念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王志惠老师介绍:

“当时我在北京艺术壁毯中心工作,有幸在万曼先生的指导下、将万曼先生的作品放大成生产的工艺稿。1987年在上海举办了以万曼研究所作品为主的《中国壁挂艺术展》。步入90年代,1990年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美术学院教授、原苏联功勋艺术家基维·堪达雷(Jivi Kandareli)来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授课,我当时的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夕映》也幸运地得到基维教授的指导,可以说是自己见证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中国的纤维艺术经过90年代的沉寂与反思,进人21世纪以后,中国现代纤维艺术开始复苏并重新崛起,展事的频繁以及多元化的新材料与新工艺的运用,揭开了中国现代纤维艺术运动的崭新一页。对中国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历程进行脉络梳理与前景展望,将对这个有着极大拓展空间的造型门类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现代纤维艺术“美”的意蕴是材料和工艺的表现语言,手工编织作为纤维艺术的主导,作为一种文化,自始至终都展现了人类的智慧、情感和创造的精神,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功用也是最大的,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相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了健康的成长。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她平衡了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纤维艺术独特的质感、多样的形式、丰富的肌理,更是润泽了工业时代里干涸了的心灵。不管是棉、麻、丝、毛还是纸,纤维艺术家们在改变其形状的同时也改变了它的原始作用从而赋予它的新的意义。纤维艺术的肌理表现或称外观表现,是一种具有新颖而独特效果美的形式,也是构成纤维艺术的重要内容和有别于其它艺术种类的特殊标志。纤维艺术的肌理美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材质,一是织造工艺,由于具有极大随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一向为现代纤维艺术家的出奇创新的突破点。不同的肌理表现给人的心理感觉也不是相同的,在人们津津乐道高楼大厦的雄伟壮观之后,又渐渐地感到了这些高楼大厦的冷漠。从而导致现代都市文明给人们带来的一种失重感。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渐渐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烦闷和压抑,纤维艺术以它特有的温暖肌理表现在人们生活里悄然展现它独有的魅力。从而治愈了现代建筑冷漠机械的弊病,重新感受到自然给予人们的温情之感。

纤维是人类使用最早的材料之一。从纤维材料出发,作品的材质和色彩是提升观者艺术感受力的特有方式,不同艺术方式的选择都与不同材质的肌理语言密切相关。执著的纤维艺术家们致力于探索纤维自身的艺术美感,追求个性、风格的表现。2016年6月27日——2016年7月2日,《创意与演进——纤维艺术的创意与表现》展览在北京服装学院BIFT PARK展出。这个展览,力求探索现代纤维艺术借助传统纤维艺术的技术、技巧,演绎现代艺术的观念,并与现代生活方式和多种传统的、现代的工艺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视觉传达方式。本次展览展出114件作品,是由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王志惠副教授及她所指导的研究生所创作。针对教学上的薄弱环节在材料的挖掘和技法的表现等方面加强探索与实践,展出的这些作品表达出现代纤维艺术远离了传统纤维艺术在实用功能性上的观照,具有强烈的观念性、创造性、实验性、参与性和综合性,将现代的审美特征融入其中。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编织塑造着“情感物化的纤维艺术肌理美”,表现出一个质朴自然的气息与温柔洋溢的天堂。

猜你喜欢

壁挂包豪斯肌理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壁挂微波炉
壁挂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百年包豪斯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启示
与创意壁挂美丽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