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7-01-19任双娅

考试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语篇词汇

任双娅

在外语学习中,阅读扮演着多重角色,它既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和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又是学习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还是学习者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都将阅读能力的要求放在“语言技能”中的“读”部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具体到初中各年级分别是:七年级(三级)——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问题的简单书面材料,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八年级(四级)——能读懂常见文体的小短文和相应水平的英文报刊文章,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九年级(五级)——能读懂相应水平的读物和报纸、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1]。具体到中招考试,阅读占50%。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必须立足于课堂。

然而,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以下现象普遍存在,如:对文本的理解不到位,内容把握有偏颇、曲解甚至是错误理解,教师只关注词汇和语法,过分强调所谓的考点,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文本解读技能教学,有效激活课堂。

预测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不可忽略,教师应在低年级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预测的能力和习惯,之后便不必每节课都花时间在预测活动上。当学生养成习惯或形成一定能力后,教师就可以将此布置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完成。

从文章的标题、图片入手,预测文章内容。标题反映文章主题,可以帮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图片形象生动、信息量大、表意直观,是创设情境的好方法,也是辅助语篇教学的重要资源。举例说明:仁爱版教材九年级Unit 2 Topic 1 Section C,Pre-reading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为阅读做好准备。读前激发兴趣,感知新词汇,链接“旧”词汇。1a要求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联想各种可能造成噪音的事物,激活学生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做好话题准备。结合课本上的两幅图片让学生展开讨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1b要求学生在阅读前试着完成连线活动,猜测词义(尽管是生词,学生通过词根、词性及日常阅读的积累仍然能够进行猜词,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这只是猜词活动,之后将会通过阅读在语境中检测猜测是否正确),然后通过阅读来检测和修正,以加深对新单词的记忆和理解。学生完成后,通过预测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预测能力。完成1b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结合两幅图,以及1a和1b活动内容,对阅读文段进行预测。进行读前预测,主要预测阅读文段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举手说出各种预测及理由,最后引导学生总结预测时可用的各种线索,如图片、关键词等。这样在读前阶段,教师利用图片创设语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围绕阅读主题,引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扫除阅读中的一些障碍,使深层次的语篇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兴趣。

阅读教学应以整体篇章为基本单位,首先分析篇章结构,其次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语义的连贯,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略读、理解大意、寻读、理解细节、猜测词义、推断等),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和细节上把握全篇,培养学生掌握主题、通览全篇、欣赏语言的能力。阅读教学环节应教会学生针对不同语篇类型分析内在的语篇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理解,以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准确度。

读中循环深入。还是以Section C为例,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遍,检测读前预测并找出topic sentences,即概括语篇大意的主题句。学生阅读第二遍,教师要引导学生揣摩理解词汇,通过对“字里行间”(between lines)和“言外之意”(behind lines)的理解对目标词汇进行循环[4],同时设计多样化的活动进行词汇的再循环等,检测1b中词义猜测的正误。这一遍的阅读是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猜测词义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班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阅读的层次、梯度设计最大限度地适合学生,理解语篇结构、逻辑关系,并进行推断,最终目的帮助学生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种阅读技能目标,以及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为他们成为高效的阅读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读后巩固提升。“阅读可提供写作所需的输入”,阅读教学最终成效体现于学生能否围绕文本主题交流讨论和有效写作。教师应在课内外通过设计阅读和写作学案、交流学后感悟等方法,贯通阅读与写作,在两者的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中实现知识的输入和输出。

总之,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解读文本。为了实现该目标,教师就要设计各种任务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障碍,理解文本,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从而真正让英语阅读课堂鲜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高夕照,陈静波.江苏省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分析及高三复习教学建议[J].考试周刊,2007(8).

[4]薛海燕.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习得.江苏教育研究,2016.1A:77-79。

[5][美]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M].李玉梅,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5-19。

[6]陈卫兵.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微技能.中学外语教与学,2016(8).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语篇词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