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明党的纪律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

2017-01-19梁仲明

党政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党的纪律党章法规

梁仲明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的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深刻论述了严明党的纪律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新时期严明党的纪律的新思路,创新发展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的思想理论,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习近平;党的纪律;全面从严治党;十八届六中全会;四个意识

〔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7)01-0017-0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出发,发表了大量关于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论述,明确回答了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中普遍关心的许多重大问题,创新发展了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理论,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同志关于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严明党的纪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1980年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副书记黄克诚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指出,抗战时期,毛主席用电台指挥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工作,“嘀嗒、嘀嗒”就是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同志都无条件地执行。在风雨如晦的艰苦岁月,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全党全军众志成城,坚定自觉地执行延安发出来的指令。电台的“嘀嗒、嘀嗒”声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就是因为我们的广大党员和革命军人及人民群众有着崇高的信仰、强烈的纪律意识和号令意识。强烈的纪律意识和号令意识,使全党“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如同一块坚固的钢铁一样”,自觉向党中央看齐,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指令,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蒋介石败退台湾后痛思国共成败缘由,曾感慨道:“共产党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由此可见,纪律是我们党保持旺盛生机的动力源泉,是我们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必须严格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则办事。

早在2013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就向在座与会领导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你们都知道温水煮青蛙的故事吧?”“杭州雷峰塔是怎么倒掉的?”这充分表明作为新一届党的领导人的习近平,在新的历史挑战面前,对党的前途命运的深切忧患意识,表明决心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担当。

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严明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有八千五百多万党员,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大国执政,如果不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就会大大削弱。”〔1〕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我们提出那么多要求,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来落实,光靠觉悟不够,必须有刚性约束、强制推动,这就是纪律。”〔2〕

2015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尖锐指出:“我们当前主要的挑战是党的领导弱化和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从一些腐败分子的“忏悔录”中可以发现,“破法”无不从“破纪”开始。在中央狠抓作风的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对纪律规定还置若罔闻,搞“四风”毫无顾忌,搞腐败心存侥幸。“不改变这种局面,就会削弱党的执政能力,动摇党的执政基础,甚至会断送我们党和人民的美好未来。”因此,“全面从严治党,重在加强纪律建设,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扎紧党规党纪的笼子,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心上”。〔3〕

二、严明党的纪律的基本要求

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在党的纪律体系中,处于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因此,严明党的纪律首先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遵守政治规矩。

习近平指出,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4〕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在党的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实际上你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都是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因此,讲政治、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

习近平同志认为,强调政治纪律不是无的放矢,是针对党纪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近年来查处的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案件看,破坏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非常严重,务必引起重视。习近平同志列举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种种表现,使全党警醒。比如:有的政治野心膨胀,背着党组织搞政治阴谋活动,搞破坏分裂党的政治勾当;有的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把党派他去主政的地方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有的乱评乱议、口无遮拦,一些所谓“铁杆朋友”聚在一起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有的在涉及党的领导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不敢亮剑、耍滑头;有的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等。他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要求全党时刻保持警惕,经常对照检查。

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习近平同志严厉批评了那种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就可以忽略不计”的观点。他明确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不能松。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在政治问题上,任何人同样不能越过红线,越过了就要严肃追究其政治责任。有些事情在政治上是绝不能做的,做了就要付出代价,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

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是一个空洞口号,而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在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是全面的,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全方位向党中央看齐,做到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必须是具体的,不能光口头讲讲,要落实在各个方面、各项工作上;必须是坚定的,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做到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点要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即: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维护党的团结,决不允许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擅权干政、谋取私利等。习近平同志强调: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严守政治纪律,守好政治规矩,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5〕

其次,严明党的纪律还要突出增强党的组织纪律性。习近平同志在深刻分析我们党的党内生活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2013年6月28日,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要发扬党内民主,营造民主讨论的良好氛围,鼓励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允许不同意见碰撞和争论,同时善于进行正确集中,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习近平同志强调,执行民主集中制,一把手以身作则很关键。2013年9月23日,他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讲话中指出:“这些年来,各级领导班子都有不少议事规则,领导干部也大都懂得民主集中制的基本道理和要求,但家长制、一言堂的现象和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在一些班子屡屡出现。有的领导干部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严重,只讲民主不讲集中,班子讨论问题时没有采纳自己的意见就很不高兴,或者脑袋长在屁股上,为了自己的那点权力争得不可开交。有的一把手只讲集中不讲民主,习惯于逢事先定调,重大问题不经班子成员充分酝酿和讨论就拍板,甚至对多数人的意见也置之不理。”为此,他认为,要推动各级一把手自觉坚持集体领导,带头发扬党内民主,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坚决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要正确认识组织意图和领导个人意图的联系与区别,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自觉防止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6〕

请示报告是必须遵守的规矩,也是检验一名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和强调这个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是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工作机制,也是组织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领导干部要有组织观念、程序观念,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决不能我行我素,决不能遮遮掩掩甚至隐瞒不报,要少些“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少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他指出:请示报告不是小事,不要满不在乎。该请示报告的不请示报告,或者不如实请示报告,那就是违纪,那就要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就不能当领导干部。

再次,严明党的纪律必须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习近平同志尖锐地指出,“党内生活松一寸,党员队伍就散一尺”。〔7〕因此,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强化组织意识。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既是党最基本的组织原则,也是最基本的组织纪律。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组织,对党组织忠诚老实。要把相信组织、服从组织视为生命,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是组织的一员,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严明党的纪律的基本要求,明确指出:“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对党忠诚老实、光明磊落,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如实向党反映和报告情况,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反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反对隐瞒实情、报喜不报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党内不准搞拉拉扯扯、吹吹拍拍、阿谀奉承。对领导人的宣传要实事求是,禁止吹捧。党的各级组织必须担负起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责任,坚决防止和纠正执行纪律宽松软的问题。”〔8〕

三、严明党的纪律的新思路

俄罗斯著名学者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挑战是在实践中把中国革命斗争传统中党的纪律和追求快速盈利的市场经济固有特征结合起来”①。在新的条件下,严明党的纪律,既要赓续我们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又要适应新时期的新特点、新挑战,不断开创新路径。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思维下,逐步摸索出了一整套把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首先,创新党内法规制度,把各项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建好笼子。”〔9〕法规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只有建好制度、立好规矩,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力各个方面,发挥法规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才能筑起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堤坝”,才能推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制定新的法规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规制度、废止不适应的法规制度,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反腐倡廉要坚持标本兼治。

建立健全党内制度体系,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总规矩,是党的根本大法。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尊崇党章。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用严明的纪律维护党章权威。要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习近平同志指出: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突出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全面梳理了党章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廉洁自律要求,是对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要求的具体化。〔10〕要认真执行这两项法规,把党章权威树起来、立起来。

坚持以改革思路推进工作,加强制度创新。产生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体制机制存在漏洞。牛栏关猫是不行的。党内法规制度的修订完善,就是要把这些漏洞堵起来。针对过去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提出一系列要求。他强调:要坚持宏观思考、总体规划,既要注意体现党章的基本原则和精神,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也要同其他方面法规制度相衔接,提升法规制度整体效应。要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把反腐倡廉法规制度的笼子扎细扎密扎牢。要责任明确、奖惩严明,既有激励性,又有惩戒性,还要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要坚持高标准与守底线相结合,廉洁自律准则坚持正面倡导,重在立德,是高标准;纪律处分条例围绕党纪戒尺要求,重在立规,是不可触碰的底线。

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修订《准则》和《条例》时着重强调的。他说: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党章等党规对党员的要求比法律要求更高,党员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严格遵守党章等党规,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过去存在纪法不分问题,把公民不能违反的法律底线作为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底线,降低了对党员要求,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阶下囚”。〔11〕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是制度创新的又一实践结晶。

其次,要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度一经形成,就要严格遵守,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是制度真正成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硬约束,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行动。”〔12〕他指出,现在我们有法规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问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法规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有了好的制度如果不抓落实,只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锁在抽屉里,就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形成“破窗效应”,不仅不能产生应有作用,反而会损害法规制度的公信力。因此,要下大气力建制度、立规矩,更要下大气力抓落实、抓执行,坚决纠正随意变通、恶意规避、无视制度等现象。

第一,提高制度执行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对干部要求严一点,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改进作风、管理队伍的基本着眼点。习近平同志强调,现在的主要倾向不是严了,而是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存在严过头的问题。这些年,我们在干部管理上不可谓不重视,也出台了不少制度规定。为什么还存在那么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讲“认真”不够。必须严明党的纪律,党的各项纪律都要严。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而不能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第二,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存在。对违反制度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要零容忍,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纪国法的红线不能逾越。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没有免罪的“丹书铁券”,也没有“铁帽子王”。

第三,开展法规制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懂法纪、明规矩,知敬畏、存戒惧。一些人在腐败泥坑中越陷越深,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其身上出现的一些违法违纪的小错,党组织提醒不够,批评教育不力。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各级组织要积极探索纪律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途径,多做提提领子、扯扯袖子的工作,使党员、干部真正懂得,党的纪律是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纪律是做合格党员、干部的基本条件。

再次,管好高级干部,使“关键少数”真正严守规矩,以上率下。习近平同志指出,越是领导干部,越是主要领导干部,越要自觉增强法规制度意识,尤其要善于依法规制度谋事、依法规制度管人、依法规制度用权,自觉维护法规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要让干部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两股道上跑的车。

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以上率下,起带头作用。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人抓起,从人做起,也就是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上面没有先做到,要求下边就没有说服力和号召力。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尤其是中央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高级领导干部要强化带头意识,时时处处严要求、作表率。全党看着中央政治局,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政治局首先要做到。中央委员会的同志要带好头、作好表率。

必须用刚性制度把“一把手”管住。从大量案件看,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大多发生在担任一把手期间。一把手位高权重,一旦出问题,最容易带坏班子、搞乱风纪。要严格纪律约束,保证一把手正确用权、廉洁用权。习近平同志专门对县委书记提出要求。他说:县委书记是一班之长,要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不能把“班长”当成“家长”。“羊群走路靠头羊”。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带头依法办事,带头廉洁自律,带头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高级干部要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高级干部一旦犯错误,造成的危害大,对党的形象和威信损害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清醒认识高级干部岗位对党和国家的特殊重要性,自觉按党提出的标准要求自己、磨练自己、提高自己。职位越高,越要夙兴夜寐工作,越要毫无私心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越要按规则正确用权、谨慎用权、干净用权,越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名节和操守。必须时刻警醒自己,位高不能擅权,权重不能谋私。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遵守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工作和生活待遇等方面的规定。要教育家属、子女不搞特殊化。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十提“高级干部”,反复强调“关键少数”要“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重点”、“关键”和“特别”鲜明地传递一个重要信号,即突出加强中央领导层的政治生活建设,这在改革开放30多年历史上尚属首次,充分显示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钢铁意志和坚强决心。

最后,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

第一,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党要管党,首先是党委要管、党委书记要管。要在思想认识、责任担当、方法措施上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增强管党治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各级党委要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坚决防止“一手硬、一手软”。各级党的工作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按照分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管党治党任务落到实处。

第二,要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党委能否落实好主体责任直接关系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各级党委(党组)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分内之事、应尽之责,真正把担子担起来。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必须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常研究、常部署,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种好自己的责任田。

第三,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强化执纪问责。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要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和纪委的监督,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落到实处,实现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监督执纪问责是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根本职责。要找准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职能定位,强化监督执纪,加大问责力度。要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法规制度执行强大推动力。问责既要对事、也要对人,要问到具体人头上,不仅要严肃查处直接责任人,而且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人员的责任。〔13〕

〔参考文献〕

〔1〕〔2〕〔3〕〔4〕〔5〕〔6〕〔7〕〔9〕〔11〕〔12〕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16.5,3,9,7,27,36,45,53,71,71.

〔8〕〔1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6-10-28.

〔10〕习近平.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6-11-3.

【责任编辑:刘彦武】

猜你喜欢

党的纪律党章法规
党的纪律发展历程简表
爷爷是个“党章迷”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纪律的重要性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修改党章确立“行动指南”?
党章的历次重大修改
如何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
不准“妄议中央”≠压制党内民主
理论热词·尊崇党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