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财报看,互联网巨头收割流量的时代已经来临

2017-01-19朱昂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体店社群巨头

朱昂

为什么我们看到了更多“社群电商”? 为什么大家更愿意在罗辑思维平台溢价买书?因为新的流量红利掌握在优质内容手里。

微博过去一年的业绩:营收1.769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广告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48%,利润同比增长122%至3210万美元。日活跃用户1.32亿,同比增长32%。

表面上看,我们发现微博的传播内容变了。从过去140个文字,到后来的图片,再到今天各种直播。但本质上,微博作为内容红利平台的属性没有变化,甚至在过去一年更加巩固了。

阿里,收入343亿元,同比增长55%;京东,收入607亿元,同比增长38%。从整体大电商的收入看,无论阿里还是京东都保持了很强的增长。关键一点是,这些不是靠烧钱去买的,而是实实在在能赚钱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无论电商还是线下,就看几个关键点:货架齐全,价格便宜,购物体验好。从一开始电商对于实体店的冲击上,完全反映了互联网对于传统实体店降维攻击特征。

未来真正有机会的电商是两类:

一种是社群电商,他们不再以商品分类,而是以人群分类。另一种是马云说的新零售,没有线下和线上之分,而是融合成生态圈。

而移动互联网流量分割已经结束了,掌握在几个巨头手里。要知道,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使用的APP数量从几年前的30个,下降到了大约14个。上市的互联网巨头基本上拿到了所有流量。腾讯、阿里、网易、微博这些巨头依然保持很快的利润增速。

互联网并没有结束,只是在格局稳定的前提下,巨头的壁垒越来越深,他们开始真正收割流量。

猜你喜欢

实体店社群巨头
药业巨头毁于谎言
全国宠物实体店名录连载(广州)
社群新玩法:分层和快闪
营销的最短路径
社群短命七宗罪
机会绝不仅仅属于巨头
SmartShop智能购物
小黄人“三巨头”档案 Adela
社群到底怎么玩才能黏住用户?
实体店还会强势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