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论语》
2017-01-19萧惑之
萧惑之
“腹有诗书气自华”。习总书记提倡阅读“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唯其如是,才能吸纳丰厚的理论营养,博采各类知识精华,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
爱默生享誉“美国的孔子”只因其作品之魂写作风格继承《论语》之精华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公认为近代“美国文艺复兴”的伟大精神领袖,被林肯誉为“美国的孔子”、“美国的文明之父”。约翰逊则说,“爱默生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就像雨果对于法国或是托尔斯泰对于俄国,爱默生确立了美国模式”。爱默生还是欧洲浪漫主义波及在美国“超验主义”的代言人,为美国的思想运动指明前进方向。他的最重要的著作诸如《论文集》、《爱默生随笔》和《诗集》等,是思想的结晶,信念的张扬,理想的坚持。一百多年来,爱默生的作品,传遍全球,影响世界。据说,《论自立》的美文是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中国作家张爱玲说,“爱默生的作品即使在今日看来,也仍旧没有失去时效,这一点最使我们感到骄傲”。温家宝总理在《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文章中深有感悟,“爱默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爱默生的思想不仅没有失去时效,反而在当下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坚强有力而难能可贵”。可以说“在19世纪,没有任何散文比爱默生的影响更大”。
爱默生的作品大气磅礴,思想深邃,“独具特色,注重思想内容,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攻心超强”。因之有人感到爱默生的“短章碎句”多是“警句名言”。这一点上更像“孔子的《论语》和培根的随笔”。如果细读过后,不得不承认,爱默生的文字更具激情而气势恢弘。一位美国作家感悟更深刻——“读爱默生的著作,你不需要任何先在的知识,也不必了解什么术语。他的解释清清楚楚,经得起数学般的细查,其真心实意可令读者的灵魂获得新生,甚至常常飞升入云霄”。
我案头的这两本著作《爱默生随笔》和《生活的准则》都是在白塔寺街口一家“新书尾货”小店购得的,一是价钱便宜,不论厚薄大小,一律10元;二是正版,没有胡编滥造之虞。愚以为,在信息爆炸、低头刷手机、娱乐疯狂吸引眼球心痒痒的浮躁时代,静下心来读几本经典,也不失为一种“闻思修”的养身怡心方法。
《爱默生随笔》至今闪烁着美利坚的智慧鼓舞我们特立独行创造人间奇迹
《爱默生随笔》是怎样的一部著作呢?资深翻译家蒲隆先生在书的“前言”中说“爱默生最大的成就是散文”。——他的散文与培根的一样,警句格言层见迭出。愚以为,其实更像中国的孔子先师,“一句话能顶一万句”,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时俱进,作出不同的诠释和解读。
蒲隆先生认为:爱默生的随笔还是有很多方面与培根大相庭径,它不像培根随笔那样短小严密,而是像密西西比河水滚滚而来,有一发不可收拾的磅礴气势,使人想起惠特曼的诗歌。他的文章大有吐尽自己一切观点的架势,因之就顾及不到段落的衔接过渡和层次的井然有序。如果将爱默生与孔子相比,除却语录体的箴言警句相似外,在其它方面更是存在很大很大的不同。
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对儒学之《论语》有精准的评价,称之为“中国文化‘心魂”之所在。儒学和《论语》很像西方基督教的《圣经》一书。儒学具有“半宗教”“半哲学”的鲜明特色,“儒释道”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孔子、老子、释迦摩尼三大神圣和平共处、友好相处,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宗教战争,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李泽厚说,“黑格尔曾嘲笑孔子的《论语》不过是‘处世格言而已,表面看来也像。但是这些‘处世格言却有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至今为止,中国那一代的“牧民者”治国理政没用过孔子的思想?“半部论语治天下”不完全是比喻之词。更何况,孔子先师要早于爱默生2300多年,至今为止,任何人,任何学说,哪个能跟孔子相提并论呢?哪种学说,哪位名人,经过时间长河的大浪淘沙而得以存在呢?如觅答案,只能暂付阙如。一位美国学者说的中肯,“一个人如果没读过孔子,就不能说他真正受过教育”。一位日本学者则说,“孔子用最平凡的日常态度来揭示人性的奥秘”。另一位美国当代学者又说,“孔子的远见是一种哲学的理想,甚至是一种宗教的远见。它揭示了人性的神圣和神奇的一面,这一面存在于人类的社会之中,而社群又植根于人类所继承的生活方式之中”。
我们之所以把爱默生视为“美国的孔子”,把他的著作比喻为“美国的论语”,意在他的思想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需要“思想市场”。爱默生是当之无愧的“思想市场”的佼佼者。尽管爱默生持有“有神论”唯心主义的世界观,竭力赞美鼓吹个人主义,可是不可否定他是19世纪美国的精神领袖。爱默生在《论自然》中笃信的“超验主义”,蒲隆先生归结的主要内涵是——“所有的人的灵魂都是神圣的,相同的,我们都有同样的本能和欲望,每个人身上都有永恒的火花,内心具有获取一切知识的手段”。爱默生还认为,自然只不过是上帝的另一面,“是上帝投在我们感官上的巨大影子”。每一个自然法则在人的脑海里都有一个对应物,所以自然法则与思想法则完全是对应的。
因之,“文明史和自然史,艺术史和文学史,都必须从个人历史的角度来解释,否则就是空话”。“每一个真正的人就是一个起因,一个国家,一个时代,他需要无限的空间,人数和时间完成他的构想——而子孙后代就像一串随从紧紧追赶他的脚步”。“所以要做人,决不做一个顺民”。“坚持自己,千万不要模仿”。
爱默生随笔中的“超历史观”——“创造万物的灵魂,心目中大小不分;所到之处万物生,五洲四海留行踪”。“我拥有整个儿地球,也把七星和太阳年占有,还有凯撒的手和柏拉图的头脑,基督的心和莎士比亚的诗稿”。
爱默生的思想倡导“自助自强自信”——“孩子扔到石头上,教他吮咂母狼奶,冬天鹰狐来护养,手定强壮脚必快”。“人总是胆小怕事,内疚于心,他再也没有刚强正直的气质了;他不敢说‘我认为,我就是,而是一个劲儿地援引圣贤之言”。“坚持你自己,千万不要模仿。你自己的天赋你随时可以用终生修养的积蓄力量表现出来;然而,选取的别人的才华只能一时地部分占用”。
爱默生心中的“超灵”实际上是“大自然”——“大千世界蔚然可观,扑朔迷离妙不可言”。壮观的风景向我们频频招手,一切记忆又被大风吹去。古往今来,对错误的最高批评家,对必然出现的事物的唯一预言家,就是那大自然。我们在其中休息,就像大地躺在大气柔软的怀抱里一样。就是那“统一”,那“超灵”,每个人独特的存在包含在其间”。古语说的“上帝不敲钟就来看我们”,恰恰表明我们和大自然之间没有隔膜,灵魂只认识灵魂,大自然的神秘是“超灵”待解的时间和空间的课题。
爱默生认知的艺术是灵魂的升华——因为灵魂是前进的,所以它从来不重复自己,而是在每一个行为中力图推出一种新的更加美好的整体,不是模仿而是创造。“一切伟大的行动都是淳朴的,一切伟大的艺术品也是这样”。诗人不过是一个喜怒无常聪明绝顶的小孩,追随猎物眼里闪烁快乐的光彩。……向星球、种族、界限、时光飞越过去,看见了和谐的秩序和优美的韵律。
我们不能不承认,爱默生随笔,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激情洋溢四射,催人特立独行,这正是美国“思想市场”里的精品。
《生活的准则》是一部有志者认识自我实现自我造福社会的经典箴言集萃
《生活的准则》是爱默生“论语”中偏重“生活”方面的集萃。我们感谢两位翻译家史士本和牛雅芳先生的选材精当,译文畅达,读起来更容易理解。这本只有10万字的“小册子”,探讨了人类应该如何对待命运,怎样实现理想,走向成功,如何寻求精神与现实的和谐。
在“命运之门”中,爱默生强调“力量和环境”。“环境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你一切行动需要遵循的法则”。“自然之书便是命运之书”。“自然界尊敬每一物种,而且不使其混杂。每个物种都有它自己的栖息地”。“人生中的限制因素可以锤炼人们的灵魂,使其更洁净,但是必然性的圈子却如同高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力斯之剑”。“鼓起生命中的勇气是命运的最佳用途”。爱默生的一句——“快乐的生活是依靠共同生活的人,而不是依靠工作或居所,生活不是狂喜或大悲”——似乎就是昨天对今天现实生活的箴言。
在“生命中的力量”中,爱默生告诉我们,“所有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信仰因果规律的人”。“事物发展都是凭规律,而不是运气”。“要成就非凡的功业,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健康是第一财富”,然而“不做任何事的时候,体力没有价值”。在爱默生的笔下,“没有人民的前进”“你会走进黑夜”。“他们或许没有深谋远虑,但他们的直觉总是带着他们走向真正的利益”。“对青年而言,没有一块宝石能像他们的事业那样,散出如此灿烂的光芒”。
爱默生的“财富价值”观至今仍是至理名言。“真正的财富在于对自己拥有的事物的使用。只有对大自然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加以运用,才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大自然是富饶的,人类的可用之物很多,如火、植物、动物、矿藏等,如果人类善待这些资源,加以充分地利用,就可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反之,只会损害人类自己”。“经济问题与人类的道德紧密相关,认识到这一点会直接决定一个人能否独立自处。如果暴富会损坏一个人的道德,那么贫穷也会使人堕落”。
爱默生尤其重视“文化的意义”。“当整个世界的人们都在疯狂追权逐利时,文化修正了成功理论的内涵”。“文化往往借助于对抗居于统治地位的权力,或借助于富有吸引力的社会地位的力量,来削弱人们对权力的这种狂热”。“文化来自某种大智慧的建议”,往往权力的主宰者对“大智慧”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斥之为“妄议”。“政治是一种善后工作”,“迟早有一天用教育取代政治”,“我们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起步,这就是从教育起步”。一切有大作为的政治家,“都是善于阅读的,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并且都智慧过人,从不轻视任何书籍”,因之也绝不会“焚书坑儒”。“据说,伦敦和纽约惩罚说废话的人”,这一条尤其有借鉴意义,时下的“党八股”和“无病呻吟”的游戏文字充满载体,近于信息垃圾
爱默生对“崇拜和怀疑主义”有独到的见解。“如果我们过多地抨击时代的弊端,又过分地吹捧凡俗之辈,就会表现出过激的观点,结果是无法自圆其说”。“一个公正的思想家将容忍怀疑主义者的态度,并将它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们生来是忠诚的”,“我们天生拥有自己的信仰”,“感谢上苍,让我们血管中流动着道德的血液”!“道德决定健康的程度”。“时代的进步促进了个人主义的发展”,“灵魂的拯救并非温饱生活所能衍生的”,“越是野性的人性就越是具有美德”。“荒山僻野中往往育出天才”。
爱默生给我们一点启示:“追求美的生活”绝然离不开“生活中的幻想”。“一切崇高的美都在自身中包含某种道德因子。美永远同思想深度成正比。粗俗和低贱不管怎样伪装,也仍然显不出美,而高贵的品格无须修饰却可以赋予青春以光彩,赋予沧桑面孔以神韵”。“具有伟大品格的人,不管多么难看,我们都会热爱他”。爱默生所谓“生活中的幻想”其实就是他理想的最高境界,是奋斗的目标。“生活仿佛是一连串的梦幻,在梦幻中一样能够做到惩恶劝善。好人的幻想是好的,恶的思想和恶的命运所鞭笞策的正是散漫的意志。如果我们违反了自然法则就会迷失方向”。
爱默生送给青年朋友的箴言是——“宁做美德的傻瓜,切勿做罪恶的弄臣”。“宇宙没有偶然,只有必然,一切都自成体系。年轻人走入社会,很少能宁静独处,安于孤独。但新的变化时刻在发生,不久他也会加以变化,很快就融入社会,融入群体,空气变得清澈,云彩逐渐消散,一切变得和谐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