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与创造教育的融合
2017-01-19沈晓萍
沈晓萍
许多教育名家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是民族文化中的精髓。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创造性,多给学生创造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讨论、操作、分析、归纳和整理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总结并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营造氛围,保护创造能力
小学生创造性的萌芽是极其稚嫩的。有的是自然的流露,有的是经历错误或怪异答案后的自省,但更多的是在自由空间中智慧的迸发。这就需要我们营造和谐、平等和融洽的教学氛围,营造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应以友好的态度热爱、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造。
要营造和谐、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必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量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如“谁想说一说……”“谁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等。这些语句虽然简单,但足以说明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这样建立起的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同时教师还应当关心、信任、尊重、热爱每一个学生,真诚地和他们交朋友,从而构建平等、融洽、友好、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二、设疑变难,培养创造性能力
设疑辩难是创造性能力培养的开始,也是创造性教育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拥有它,老师就能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还会比以往学得更有信心。如果学生在自学或听课过程中没有产生疑难,可能表明孩子存在消极被动的情绪与不会创造,更反映教师治教无方,不能引导创造性教学。
1.鼓励质疑
问题既是激发创造的原动力,又能鼓励学生设疑并培养创造性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尤其创造性想象力,更能提高学生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有学生提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a+b)h÷2;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a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问题一提出,立刻引来同学们的议论。这时教师应及时表扬该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正确与否,最终达成共同意见:这种做法是合理的。这样的数学课堂引导学生生疑、议疑、释疑,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启迪引导
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离不开教师指导,教师要探索“引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为“教学做合一”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中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应给学生充足时间让他们先自己思考,教师切勿急于点拨;如果学生思路不对,钻牛角尖,这时不能放任不管,要适时、适度地加以点拨,这样学生就不会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当学生在教学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教师要善于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其思考,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使孩子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如:如“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到B地要2小时,乙从B地到A地要3小时,经过几小时后两人相遇?”学生利用行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受阻,不知道从哪儿入手,用什么知识去想、去做,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使学生明确知识的生长点。教师只要旁敲侧击地说:“一段路、一堆煤、一项工程……”学生立刻领悟出用“工程问题”的思路解答,把一段路看做单位“1”,甲的工作效率是1/2,乙的工作效率是1/3,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新课程处处体现教学过程中的人性化。而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在立足点要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上联是中山先生的意思,下联是我自己的意思。”当学生不会用语言表达时,教师需要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情引导。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不强,有些知识即使理解了,也表达不出,这是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的情况,这时如果教师让学生呆站在那里,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教师要用恰当的方式“激励、启迪、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地叙述下去,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3.拓展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还要培养、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大胆尝试、勇于创造。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能力。
例如,教学应用题“行程问题”时,有一道题目:甲乙两地相距1020千米,一列火车5小时行驶34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还需要多少小时?许多学生这样列式:1020÷(340÷5)-5,我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看谁能找出其他简便方法,学生经过思考后又提出三种做法:(1)先求出行1020千米的路程一共需要多少小时,再减去已行的5小时:5×(1020÷340)-5;(2)要求剩下的路程还需要多少小时,可以分别求出剩下的路程是多少和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020-340)÷(340÷5);(3)把5小时行的340千米看做1份,再求剩余路程里包含了多少个1份:5×(1020-340)÷340。这样教学,既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联系实际,强化创造能力
1.加强操作
科学家认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是在不断探索、尝试、操作中完成的。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才能领会,创新思维才能更符合现实、更具有实际效果。所以,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一次又一次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总结经验,不断拓展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其实质是一种创造性迹象。而且学生在动手操作、反复尝试过程中常常会获得成功,激发动手热情,使他们的创造潜力得以更大地发挥。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分小组动手操作,把圆剪、拼转化成其他图形,看谁拼得好,拼出的图形多。
(1)操作引导:A、剪——怎样剪?剪成几份?B、拼——怎样拼?拼成什么?
(2)学生展示并交流方法,选出最合理的剪法。
(3)拼成后的图形是个近似长方形,和三年级学过的长方形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能不能把边变得更直一点?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平均分成64份、128份、256份……又会是什么情形?
让学生亲自动手剪分拼,使他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圆越来越接近长方体,从中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创造”新知,深刻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2.引导联想
联想是创造的翅膀,要有所创造就必须提出、解决和众人“没想到”的问题,它包含在很多平常现象中,只有那些善于联想的人才能想到、得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常常会探索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如应用题教学中,可以进行补充条件的应用题训练:某班有男生25人,?摇?摇?摇 ?摇?摇,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思考后补充出很多条件,如是女生人数的四分之五;女生比男生人数少五分之一;比女生多四分之一;占全班人数的九分之五等,一题多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要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中,使其与之融合,让它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获得真实有用的数学能力。因此,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要认真组织教学,善于抓住时机,充分引导、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主动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才能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发展和培养,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