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个性品质关系的初步研究

2017-01-19尹文玲

考试周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

尹文玲

摘 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高技术含量人才越来越重视,高中数学教育是人才培育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养成有着紧密联系,而良好个性品质则反作用于高中数学教育。因此,高中数学学习在高度关注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非常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养成。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育 个性品质

数学使人更聪明,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高中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后期各门基础性学科学习的奠基,良好思维方式有利于数学理论学习,有助于将理论用于实践。实践中的理论转化需要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支撑。因此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个性品质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一、高中数学教育有助于造就学生良好个性品质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是学习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是人类每一次重大进步的坚强后盾。伽利略说:“大自然是一本书,这本书是用数学写的。”离开数学,人们就无法探索大自然本质。虽然初高中学习的数学在踏入社会后,未必能被利用到自身工作中,但数学思维方式并没有改变,能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领域中。数学不仅与全人类科技进步密不可分,还与生活息息相关。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数学对学生思维和发展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个体思维关系到个体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个性本意相一致,即对人们心理及其行为产生影响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的个性品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品德和较强的大脑分析思考能力,更应该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学会观察、做事果断、勇于拼搏、敢于创新、勇于进取。这与中国提倡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只有具备这样条件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快速前进。

二、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助于高中数学教育质量提高

在各门学科学习中,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作用非常显著。大部分学生刚开始接触数学时,热情度都较高,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并没有出现明显差异,随着高中数学的学习,成绩分化问题越来越明显。针对高中数学,相关调查研究了高中每个阶段学生数学成绩发展趋势:高一,学生数学成绩相对而言集中在一个区间界限里,数学成绩的分化问题暂时未出现;高二,部分学生觉得此时数学知识较高一数学知识更容易接受,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分数更是突飞猛进,开始出现成绩分化;高三,经过几轮复习之后进行考试,发现成绩分化非常明显。

造成以上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初中与高中教材衔接问题和学生思考方式转变。初中阶段数学相对简单,概念性描述少,大部分学生数学成绩不错,导致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不过如此,过于“自我感觉良好”。其实,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而将精力集中花在解决难题上,并没有发现所谓难题的本质还是基础知识,且不能将其彻底理解和正确运用。高中数学就是各种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的融合,只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然而,对于沉浸在题海中的学生而言,再遇到类似基础知识和基础概念相互融合的题目,很难从大量知识点中找到相关知识,并且做综合类题目时感到异常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因此,这一系列衔接和变化问题导致学生高中数学成绩分化明显,乃至于极个别同学由于自信心缺失失去学习动力。最终导致部分学生在行动上缺少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在思考上欠分析,在理解上止于表面,没有自己的记忆方式,没有归纳与总结心得,陷入成绩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

纵观以上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不难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严谨的态度和优良的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有利条件,而坚毅的恒心、独立的思考、大胆的摸索、丰富的创造力同时是数学高效率、高质量学习的有力保障。高中数学中的难点主要突出表现为:步步有据,思维镇密,从抽象到具体,从特殊到一般,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系数。高中数学学习本就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因此,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是高中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对学好高中数学显得异常重要。所以,教师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良好个性品质培养对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正面推动作用。

三、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教师任务异常艰巨,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洞悉、剖析、推敲事物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个性品德。数学教育不仅是数学知识内容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学生敏锐思维能力的培育。数学思维深化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还能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学生各方面素养提升亦有利于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因此,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培养相得益彰。

此时,数学教学技巧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还原生活本质,培养学生思维;实现生活需要,促进主体发展。总之,在高中数学讲授中,要使学生懂得数学与一般生活的紧密关联,培育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察觉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教会他们如何将所学相关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数学认知,并持续竭力地提升应用综合知识解决现实疑问的才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疯狂高考.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M].

[3]罗杰.关于高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5(89):52.

[4]杜晓军.高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3):127.

[5]陈雪.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4):58.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