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安门前留影
2017-01-19蒋铎
蒋铎
若干年前,我在昆明街头与一位修鞋的下岗女工聊天,问她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她说攒够钱去趟北京,看看天安门。
大江源头、黄土高坡、海岛渔村、草原深处、雪山脚下……每天都有祖国四面八方、成千上万、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来到天安门前,赏景、留影、漫步广场。
常有衣着朴素上了年纪的人站在金水桥前深情凝望天安门城楼……他们曾从照片、电影、电视上无数次看到过庄严的天安门,此刻自己就置身在天安门前。
最常见的是儿女陪爹娘看天安门,这是晚辈的孝心。因为风吹日晒,有的父亲满脸皱纹、皮肤黝黑,说不定昨天他们还在田间操劳。有的儿子高大魁梧,而母亲却瘦弱矮小。她们的瘦小,却更显其伟大。她们喂鸡养鸭、洗洗涮涮把孩子拉扯大,再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读书,如今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她们瘦小的身躯有着多大的能量啊。许多来自乡村的老人手上都长着老茧,关节明显突出。
留影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留影前的准备,女人心最细。除了自身,她们还要仔细打量丈夫或父母的头发乱不乱,领口是否系好,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一丝不苟。
在这儿,你能感受到时代的巨变。与老人的庄重不同,年轻情侣则以现代的方式轻松享受爱情的甜蜜。许多年轻人拿起手机自拍倩影。
有几件小事尤其令我难以忘怀:
从一些老人身上能读出耐人寻味的人生故事。一位80岁上下的母亲,三寸金莲,裹着腿,标准的缠足。从老人的衣着看来,他们应该来自祖国大西南的偏僻乡间。这是2009年的事,后来我有空还去天安门,试图继续寻找旅游者中末代缠足老人,但没有新的发现,这我料到了。八九十岁的缠足老人已然不多了,能出来旅游的更是凤毛麟角。若干年后孩子们只能从影像中认识缠足了,到那时他们肯定觉得不可思议。
一位在北京换乘火车的女士风风火火赶到天安门前,立刻放下背包,脱下外衣,花15元钱留个影,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放在背包里,才心满意足、急急忙忙赶回火车站。我算了算,她在天安门停留不过15分钟,但无论如何毕竟到了天安门,而且留下了永恒的视觉记忆。
络绎不绝的留影者中,一位中年女士抱着一幅大约10英寸的男士黑白标准像。她说,一起来首都看天安门,是丈夫生前与她的约定。没来得及问更多的情况,她已经消失在人群中,大概作为旅游团的一员,一路上都如这般匆忙吧。
留影者穿着是有讲究的,稍留心你就能看出许多老人穿的衣服是崭新的,其中肯定有不少是专门为这次北京之行添置的。有位来自成都总是笑得合不拢嘴的老婆婆,穿着亮丽的唐装,红色唐装上布满金光闪闪的福字。她女儿说妈妈90岁了,至今仍然能自己上下楼、洗衣服、做饭……老人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脸上没有多少皱纹或老年斑,90岁看上去也就60岁。是的,现代老人有时还真难以一下看出年龄。
两位中年农妇在合影留念,肤色表明她们是户外劳动者。她们表情自然,未经美化,是没有修饰的自然美。衣服是新的,但样式是传统的,绣着民间的花纹图案,色彩搭配简单,既有变化又和谐,并不单调,尽显中华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估计她们在家乡不一定穿这样的服装了,而来北京天安门,她们则非穿不可。她们要展现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一方水土、一缕风情。我正兴奋地举起相机摁动快门,不料她们摆手,示意我不要拍照。虽感意外和不理解,但我只有从命。只见她们打开背包,轻轻地取出一样东西——熠熠生辉的精美银饰,虽然不如常见的那么大,但十分精致。我明白了她们的用意。佩戴银饰是项细活,需要亲人的帮助。戴好后,她们示意我可以拍照了。银饰的确为她们增添了光彩。拍毕,她们立即摘下银饰,放回背包。银饰是她们民族珍视之物,此时佩戴足见在她们心目中,天安门前这个留影是何等庄严神圣。更何况她们面对的照相者是位并不相识的老头儿。
层出不穷的生动瞬间,显示着人与人的爱,更见证了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深情。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白领、蓝领,洋的、土的,时尚的、传统的,都市的、乡村的……在天安门前,人们就这样并肩亮相或交错出现。面对这变化莫测的瞬间,我常感觉力不从心,眼力不够,但却仍乐此不疲。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