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儿子旅行收获孝心
2017-01-19天放
天放
2016年7月,高铭远的《带着儿子旅行》 一书出版。这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教育的书。
久病床前,儿子成了“熊孩子”
2007年12月,大庆油田子弟小学教师高铭远到医院检查身体,被告知得了肝硬化。2008年9月,高铭远的病情到了肝硬化晚期,而且由于大剂量用药,肾脏也出了问题。
2009年6月,高铭远来到医院复查,结果判断晚期肝硬化的指标都有所下降,高铭远非常高兴,买了一些当地特产带回了家。可他没想到的是,儿子的表现却令他深感失望。
见父亲回来了,高薪皓兴奋地扑过来。高铭远以为儿子会关切地询问他的病情。孰料,高薪皓直接扑向了他刚刚放下的行囊:“爸,你带回来啥好吃的了?快拿出来。”边说边打开包裹,将里面的食品掏出来,拿回自己的小屋。
见此一幕,高铭远陷入了沉思。儿子和许多独生子女一样,没经历过挫折,不懂得什么叫感恩,养成了很多毛病,经常是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扑在电脑旁,如果家长话说重了,他就和家长顶嘴……想到儿子种种顽劣表现,高铭远的心不由得沉重起来……
作为父亲,高铭远希望能传承给儿子一种勇气和精神,教儿子学会生存、学会解决问题的本领。可是,儿子只往来于家和学校之间,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他的眼界和胸怀岂能宽广?高铭远心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趁自己目前病情稳定,带儿子来一次全国自助旅游,让儿子在社会和大自然中经受挫折,锻炼成长。同时,他要借这个机会,调养身体。
2009年8月9日,高铭远带着休学的儿子,驾车从大庆出发了。
一路感恩教育
8月13日,父子俩赶往长白山。半路上,车忽然抛锚了。父子俩下车检查车况。原来,车漏油了。
“爸,这可怎么办啊?”高薪皓急得团团转。高铭远说:“儿子,沉住气,我们想办法。”这时,一辆军车停在了他们身旁,下来一位军官,问明情况后,热情地对高铭远说:“前面有个汽修厂,我带你们去修车吧。”说完,军官找出绳索,将高铭远抛锚的汽车拖到了修配厂。
汽车修好了,高薪皓对父亲说:“这个解放军叔叔真好。”高铭远说:“儿子,这个世界上好心人很多,你要记住别人给予我们的帮助,等你有能力了,也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高薪皓不住地点头。
为让儿子能够更多地了解祖国灿烂文化,每到一地,高铭远必带着高薪皓游览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名胜古迹。
在开封包公祠,高铭远带儿子向包公像行叩拜大礼。高薪皓问父亲:“爸,开封这么多寺庙,咱们谁都没拜,干吗非得拜包公啊?”高铭远语重心长地说:“包公虽然只在汴梁做了一年多的京官,但他一生抑强扶弱,让人间正气长存,就凭这一点,就该拜他。”到了武汉,高铭远带儿子参观了武汉孙中山革命纪念馆,对儿子讲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的历史功勋。在重庆,高铭远带儿子去了歌乐山,让儿子感受红岩精神。这对高薪皓来说,又是一次不平凡的精神洗礼。
渐渐地,高薪皓真的变得体谅父亲和乐于帮父亲做事了。高铭远说脖子累,高薪皓就会帮他揉脖子,说腰疼,高薪皓就会帮他揉腰。如果高铭远开车累了,儿子马上就会说:“把车靠边停下,你休息一下。”一天晚上,父子俩刚找到小旅店休息,高薪皓就出去了。不一会儿,他端着盆热水回来了,乐呵呵地喊父亲:“爸,该泡脚了。”说着,将水盆放在了高铭远脚下,蹲下身替父亲脱下鞋子。儿子懂事了,高铭远心里比吃蜜还甜。
生死线上收获真情
4月下旬,父子俩来到广西南宁,当地报纸对高铭远和高薪皓进行了报道。
第二天,高铭远父子离开南宁,驱车赶到了凭祥。刚到凭祥,高铭远接到了南宁上林县打来的的电话,说他女儿今年刚24岁,得了肝癌。他在报纸上看到高铭远的事迹,感觉看到了希望,想问高铭远吃的什么药?怎么控制住病情的?高铭远觉得电话说不清楚,就问儿子:“那女孩才24岁,太年轻了,咱们怎么办?”高薪皓不假思索地说:“咱们去帮助她一下吧。”
凭祥距南宁近200公里,而上林县城距南宁128公里。当父子俩一路风尘赶到女孩住的医院时,天色已经暗了。见到高铭远,女孩的父亲感动得泪流满面。高铭远详细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7月2日,父子俩从格尔木出发,前往拉萨。为应对高原反应,高铭远准备了两袋氧气,如果路途顺利,完全够用。孰料,由于车辆发生拥堵,高铭远被迫停留了一个半小时。
此时,高铭远的氧气吸完了,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同样出现高原反应的高薪皓立即将吸氧管从自己鼻孔里拔出来,迅速塞进父亲的鼻孔,以命令的口吻说:“爸,你必须吸我的氧,这样我们才能安全翻越唐古拉山。”
靠着儿子让给自己的半袋氧气,高铭远熬了过来。在前往那曲的路上,高铭远的眼泪一直在流。儿子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能把氧气让给他,这让他在感动的同时,也备感欣慰。
2010年7月12日下午,高铭远、高薪皓父子历时11个月,走完28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行程5.1万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拉萨。在布达拉宫脚下,父子俩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
一年后,父子俩回到了大庆。亲人们发现高薪皓变得成熟理性了。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