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意义,还要有意思
2017-01-19三生石
三生石
有的餐厅贴告示“先购餐”,防止老年“相亲团”蹭座;有的年轻人责怪老年人在公共空地上跳广场舞,在公共汽车上抢座……老人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怎样得到更多理解和尊重?如何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滋有味?
笔者认为老年人应该做到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让生活除了有意义,还要有点意思。就像某位电台主持人说的: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太讲究意义,活得过于宏大,结果,就差了那么点意思。
“意思”这词很妙,就是那些能微微拨动人心弦的情绪。人过中年,可能不记得自己的高考成绩,却记得第一次走入大学校门的忐忑;可能不记得评职称搞项目的紧张,却记住孩子在晨光中的笑靥……当时觉得只是小事,之后回头再看,却件件是大事。
高寿不如高兴
很多人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和追求,每天感觉光阴虚度,心态也一天比一天颓废。如果每个老年人都能做到老有所乐,那么每天就会过得非常充实,心态也会一天比一天好,这样不仅对老年人自己,对老年人所属的家庭和整个社会都是大有好处的。
那么,到底怎么才能做到老有所乐呢?
电视剧《刘老根》 里药匣子说了这么一句顺口溜:“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何苦久久地深陷伤感之中不能自拔而徒耗更其苦短的暮年。
老年人不能只有天伦之乐,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应该让欢乐陪伴自己颐养天年。通达的老人善于通过养花弄草、习歌练舞、放情山水等转移情绪,日久便带来养情怡性的无穷乐趣。
有位老同志在欢送会上说及退休生活时,概括为“天伦之乐、知足常乐、老有所乐”。有人解析说,“天伦之乐”是一种氛围,“知足常乐”是一种心态,“老有所乐”是一种动力,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笔者觉得,上述概括和解析均很精当。至于何种乐法可各取所好,很多老人不是更喜欢扭秧歌、唱戏、放风筝、抖空竹嘛。
不妨聊发少年狂
人常说的“船靠码头车到站”,系指职业生涯而非人生道路。何况还有许多退休人员因工作需要返聘的,他们的职业“车船”尚未停靠“车站码头”。当然,对大多数没有返聘的退休人员来说,虽然不能发挥工作余热,但亦可发挥生命余热,比如练书法、习绘画、“爬格子”、上老年大学等等。
一提到“老有所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大器晚成”,进而联想到古今中外大器晚成的人物。像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80岁以后还从事科研,绘画大师毕加索90岁还在作画,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撰写《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蒲松龄古稀之年写成《聊斋志异》,恩格斯74岁编完《资本论》第三卷,德国文豪歌德81岁完成《浮士德》的创作,英国小说家丹尼尔·笛福晚年写成名著《鲁宾逊漂流记》……这些人物都是凤毛麟角,绝非普通人所能效仿,因而亦非大众化的“老有所为”标杆。
一提到“老有所为”,人们还会联想到后汉大将马援的名言“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曹孟德的名言“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等等。其实,上述名人名言只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并非真要老人老当益壮,真要老骥长途跋涉。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诗句,这“聊发”也不过是“稍为”的意思,并非鼓励老年人与《水浒传》中的“拼命三郎”石秀大比拼。倒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说得比较实在,也不会误导老人。不是吗?老人干不了农活,可以干些“点数鸡豚”之类的力所能及的活儿嘛,这才是大众化“老有所为”的真谛。
然而,大众化“老有所为”往往与“老有所学”连接在一起。
老有所学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可见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而且,学习不仅能充实头脑,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还能充实生活,使自己的心态年轻化。
学习不止于听课念书,也不止于老年大学的课堂。细心想来,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人生需要不断学习,学习并非漫无目的,而是有意识地积累。只有通过一笔一画,才能写完一个字;只有通过一句一句研读,才能读懂整篇文章;只有一点一点地学习,才能掌握生活的意思。“活到老,学到老”,不止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向上的人生态度。
有一位叫李淑芬的普通北京市民。在北京申奥成功后,年届9旬的她听说老外挺喜欢中国的剪纸,而这正是她的业余爱好,便精心剪出了20幅作品,并装订成册。她打算给每个参赛的国家或地区各赠送一份,这就意味着总共要剪出200套左右,无疑工程浩大。她还拟当面赠给外国人,于是又大啃英语,人们都被她的故事所感动。
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中有云:“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道出了古今多少人对晚景短促的迷惘和留恋。不过,也有乐天派反其意而诗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这种旷达的老年观值得称道。窃以为,只要我们调适自己的身态与心态,注重养生与保健,践行老有所乐与老有所为,我们就可以自豪而无悔地向世人宣称:“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责编:美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