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区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的分析及应用

2017-01-19刘中勇

中华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蓄积雨水人工

刘中勇

建筑区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的分析及应用

刘中勇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事业发展迅速。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需要做好施工环节中的每个步骤。同时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需要做好建筑施工中的节能环保工作,绿色建筑的概念由此产生。在建筑施工区,设计的面积比较大,一到下雨的天气,雨水不但造成施工现场的破坏,同时也污染了水质。因此,构建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该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当前使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

一、前言

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但是面临的资源危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注意到环保的重要意义。我们都知道水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通过对雨水的开发利用,使得水资源充裕起来,减少河流干涸和污染情况的出现。因此,雨水的蓄积工作需要重视起来。建筑区的雨水是最难蓄积的,利用雨水人工渗蓄系统对建筑区的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通过发现操作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更好的加以应用。

二、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的分类标准

现场条件不同选用的雨水人工渗蓄设施也就不尽相同,按照进水方式和功能的差异可以对其作出不同的分类。

1.根据形式差异的分类

根据形式的差异,雨水的人工渗蓄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渗蓄干井、渗蓄沟和渗蓄塘等,有时也包含植被浅沟和雨水花园。这其中渗蓄的干井较常用于建筑屋面雨水,蓄水池因为其较大的规模,所以一般被广泛的用于城郊新开发的区域或者是新建成的小区,包含较为充足的地面区域;而在建筑区的各个区域都可以广泛的应用渗蓄的管渠,较常见的是在上面铺设一定的透水性的铺装,可以更好的用于停车场和车流量相对较小的建筑路面;除此之外,如果可以在建筑物的附近建造雨水花园,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该区域的雨水情况,而且可以帮助美化周围的环境。

2.根据进水方式差异的分类

按照进水方式的不同,一般而言可以将雨水的人工渗蓄系统分成地表分散进水和地下集中进水这两种,地表的分散进水系统主要的方法是将雨水直接引入到被缓冲的区域或者是塘中等待预处理之后,然后通过地表漫流的方式将其收到装置中暂时保存然后逐步下渗。地下集中的进水则直接借助管渠进行收集,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预处理完成之后,进入蓄水的设施设备进行暂存和下渗。两种方式进行比较之后发现,采用地表的分散进水系统更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比较适合用在污染程度相对较轻的地区。地下的雨水人工渗透比较适合用在城市建筑区域绿化面积相对较小的,可以利用的空间少的情况下,但是要注意的地方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选择要尽可能的合理,布水系统也要和工程实际相符。

3.根据功能的差异的分类

按照功能上的差异,雨水的人工渗蓄系统主要分为:水质渗蓄系统、全渗蓄和部分渗蓄系统。全渗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调节洪峰的流量,在设计阶段可以考虑适当的进行增加,规模相对来说较大;部分渗蓄则一般是在透水铺装之下的,建有相应的地下透水管渠系统,通过地下集中和地表漫水两种方式对下渗重现期小于两年的雨水径流进行收集,如果实际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大于等于两年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通过管渠直接实现雨水的排放;从功能上看,水质的渗蓄系统一般只是暂时保存下渗初期的雨水,一旦流量过大超过了其可以蓄水的最大值,就会直接输到下游的设施设备中去。由此可见,虽然雨水的渗蓄系统不能完全实现水量控制,但是可以一定程度的减少设施设备的规模和资金的投入。

虽然雨水的人工渗蓄系统是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的,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密切联系着的。就依地下集中的进水渗蓄系统为例,形式上可能是属于雨水渗蓄沟,功能上其实是全渗蓄的系统,但是从进水方式上看属于地下的进水系统。

三、现状分析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已经有了大量的建筑区域采用雨水人工渗蓄系统的案例。在选择雨水渗蓄的填料过程中,较多选用的是高分子的聚合物的材料,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之后形成一个初具规模、较强抗压能力的多空结构的模块。主要的特点包括质量轻、运输和安装较为便捷;较广的使用范围,不仅可以安装在运动场,也适用于住宅区;填料的空隙大于百分之九十,能够保证足够的蓄水空间,而且装置的体积也被大大的削减,空间的可利用率大大提高,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的,只需要定期的进行维护就可以了。比如说利用树叶分离装置就可以考虑安装在滤管上,较大的垃圾和树叶就可以借助该装置进行有效的清理,该装置的使用和维护都相当的便捷,可以考虑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四、分析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在建筑区构建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虽然耗费的成本比较大,但是从经济效益的总体来看,还是利于发展的。但是在实际的使用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需要及时的解决,否则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的构建不但没有积极的意义,反而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雨水渗蓄系统容易发生堵塞及缓解措施

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的严重,使得雨水中掺杂的重金属等大颗粒的物质增多,长期的使用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就会造成系统的堵塞,而没有办法持续的运行,影响了使用的效果。针对使用环节中出现的这一现象,需要采取一定的缓解措施。例如,可以利用沉降的方法来实现。将最初的雨水通过沉淀一段时间,将沉淀物清除,还可以利用植被作用将雨水中的杂质清除,再流入到河流中去,主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环境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2.渗蓄的雨水质量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改进措施

雨水在进行渗蓄的过程中,水质中含有的杂质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可能存在一些重金属离子,还有一些没有办法被分解的有机物,如果直接被土壤吸收,就会使得土壤被污染,从而造成植被的破坏,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环境。面对这一情况,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的采取措施。

雨水中的重金属和不可分解的有机物通过一般的方法是没有办法实现去除的,所以需要一定的措施。将雨水通过沉淀池进行初步的过滤,然后添加天然沸石或者是活性炭等来将水中的物质去除掉,这样蓄积的水就不会对大自然产生危害了。

3.雨水渗蓄系统设计缺乏科学性及改进方法

对于现存的建筑区的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基本上是从一些基本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缺乏一定科学理论的支持。这种状况就会使得该系统没有办法广泛的使用,随着环境的变化,系统可能发挥的效果就会大大的改变、因此,从科学化的角度构建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在对当地地理环境进行分析之后,通过理论知识的支持,设计合理的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满足建筑区雨水蓄积的需要。对于科学化的设计还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讨论,不断将雨水蓄积的过程进行优化,使得雨水蓄积系统能够被广泛的应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区的雨水蓄积工作是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建筑工程的使用对于资源的消耗原本就比较大,通过构建雨水人工渗蓄利用系统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实现对雨水的开放利用。雨水蓄积,同时也有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发展,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河南省纺织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蓄积雨水人工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人工,天然,合成
农事 雨水
人工“美颜”
从人工到大数据+AI:“一张网”稽核加速中
海伦市护林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孙吴县沿江林场资源结构及特点